那时中秋

2021-09-06 14:48孔强新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食品厂苏式鲜肉

孔强新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在海门县城外婆家。中秋前一天,县食品厂在体育场一角,搭了临时围棚。到了中秋节,只见那里彩旗飘飘,人头攒动,镇上居民,邻近乡民,纷纷赶来购买月饼。食品厂烘焙的都是苏式月饼,用油纸包装,十只一卷,当地人叫翻烧,品种只有百果和细沙。

后來,我回到申城,年年在父母身边过中秋节。我家住在徐家汇附近。那儿一带食品店不多,市百六店对过的衡山食品商店门面最大,华山路同仁街口的稻香村是老店,往北靠近广元路也有南货食品店,中秋节前都早早供应月饼。月饼有广式、苏式和潮式三种。印象中,广式金腿三角五分一只,百果三角二分,椒盐和玫瑰豆沙便宜些。苏式和潮式一般不超过二角钱。其他诸如奶黄椰蓉莲蓉咸蛋黄开洋干贝冰皮之类闻所未闻。那时人们嗜好甜食,市面上鲜肉月饼罕见,大约进入20世纪80年代,襄阳路上的乔家栅才烘焙鲜肉月饼。

中秋佳节,除了品尝月饼外,家家户户喜食鸭子、芋艿煮青毛豆,这个老祖宗传下的习俗,至今不衰。我母亲当年喜欢煮八宝鸭,将酱油精盐味精拌好的糯米、红枣、栗子、白果、桂圆肉之类作馅,塞进鸭肚,用线缝好,放入大锅煮熟。汤鲜肉香馅美,真是一道中秋节的美味佳肴。

猜你喜欢
食品厂苏式鲜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食品厂低温区域排烟风管冷凝水问题探讨
即将开启!独墅湖边的“新苏式”工作
明代苏式家具设计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综合应用
“苏式”与“教育”
“哈氏”食品甜蜜的味道 温馨的回忆
进击鲜肉
鲜肉长得对还不如穿得对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贷款人违约使用贷款 担保人不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