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稻轮作区水稻蘖肥穗肥配比试验研究

2021-09-07 08:01太自华许小林肖石江
云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穗肥亩产量施用量

太自华,许小林,高 森,肖石江

(1.陆良县三岔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3;

2.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陆良 655600)

2018年陆良县水稻种植面积8086.7 hm2,平均产量9104.85 kg/hm2,总产73628 t,占本县粮食总产的18.6%。近年来,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作物使用氮、磷、钾肥养分比例日趋合理,但水稻施肥受旧习惯影响,大都一次性基施或基、蘖肥结合早施,不重视穗肥施用,导致早期施肥量偏大,后期肥力不足,水稻产量难提高。水稻的蘖肥和穗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重要的施肥节点,蘖肥用量影响水稻前期群体营养生长量和有效穗,穗肥直接影响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过多或过少施用蘖肥、穗肥都会影响水稻产量。因此,适时适量施用蘖肥、穗肥,有利于水稻优质高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安排在陆良县三岔河镇清河村委会3组大新圩周常生承包田,前作蔬菜,面积3300 m2,为冲积母质淹育型水稻土胶泥田,土壤质地为粘壤土,0~20 cm耕层有机质48.4 g/kg、全氮3.56 g/kg、碱解氮203 mg/kg、有效磷28.1 mg/kg、速效钾210 mg/kg、pH值7.1,肥力较高。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楚粳29号;供试肥料为普通过磷酸钙(P2O516%)、沾化尿素(N 46.4%)和国产硫酸钾(K2O 50%)。

1.3 试验设计

试验磷钾施用量固定(P2O5120 kg/hm2、K2O 90 kg/hm2),为当地推荐施肥水平,蘖肥和穗肥纯氮施用量均设4个水平,分别为0 kg/hm2、60 kg/hm2、90 kg/hm2、120 kg/hm2,共16个处理(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方案表(kg/hm2)

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共48个小区;小区为长方形,长5 m,宽3 m,小区面积15 m2,试验区四周设置保护行。

蘖肥于移栽后15 d施入,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入,促花肥在倒4叶刚刚抽出叶尖时施入,保花肥在倒2叶刚刚抽出叶尖时施入(促花肥与保花肥施用比为1∶1)。

1.4 试验过程

采用大棚旱地育秧,2018年4月4日播种,5月17日移栽,秧龄43 d。栽植规格用等行距定点移栽,行距26 cm,株距12 cm,密度约为32万丛/hm2,基本苗93.15万苗/hm2。磷钾肥一次性作底肥施用,氮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3次施用。每小区选定20丛定期调查生育时期、经济性状等,认真做好观察记载。选择一个重复进行水稻叶龄标记,根据叶龄情况追施氮肥。全生育期未发生影响水稻产量的病虫害,未喷施任何农药,试验于2018年10月18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分析

各处理在分蘖初期生长一致,生育期无明显差异,分蘖盛期至成熟期开始分化,其中处理1生育期最短,为171 d,处理16生育期最长,为175 d。各处理生育期随着蘖肥、穗肥用量不同而异,随蘖肥、穗肥增加,生育期推迟。

2.2 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由表2可知,处理14有效穗、茎蘖数最高,每亩为32.41万穗、36.9万蘖,最低的处理3为23.33万穗、27.2万蘖;成穗率以处理7最高,达91.69%,处理16最低,仅为84.46%;处理16穗长最长,为18. 5 cm,处理1最短16.13 cm;各处理实粒数有极显著差异,由高到低前5依次为处理11、16、5、7、4,最少的是处理1;结实率和粒重差别不大;理论亩产626.26~927.74 kg,产量最高的是处理7,最低的是处理1,说明蘖肥施用纯氮60 kg/hm2、穗肥施用纯氮90 kg/hm2为最佳处理,此外,处理11、10、8的理论亩产量也超过了850 kg,共同点是这几个处理纯氮的施用量相对均衡,亩产量较低的处理1、13(626 kg和639.93kg),处理1没有施用蘖、肥穗,处理13蘖肥虽施得最多,但没有施用穗肥,产量与不施蘖肥差别不大,说明了适时适量施用穗肥至关重要。

表2 试验主要性状比较表

各处理株高在105.80~119.43 cm,株高最高的是处理16,最低的是处理1,在一定施氮水平下,随着氮肥用量增加,株高增加(详见图1)。

图1 蔬菜-水稻轮作区水稻蘖、穗肥(纯氮)配比试验各处理株高折线图

2.3 产量结果分析

2.3.1 各处理小区产量比较(表3)

表3 各小区产量比较表

各处理亩产量在692.45~869.93 kg,处理7亩产量最高,为869.93 kg,亩产量最低为处理1(对照),为692.45 kg。各处理均比处理1增产,增幅1.45%~22.33%。

2.3.2 各处理产量方差分析(表4)

表4 试验小区产量方差分析表

实测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重复间无显著差异。

2.3.3 各处理产量平均数LSR法显著性分析(表5)

表5 试验小区产量差异性比较表

各处理实收小区产量LSR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处理7(60 kg/hm2×90 kg/hm2)、处理15(120 kg/hm2×90 kg/hm2)、处理12(90 kg/hm2×120 kg/hm2)、处理8(60 kg/hm2×120 kg/hm2)4个处理实收产量较高,与处理1、9、13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处理7与处理5、3产量差异显著;处理1、9、13、5产量偏低,共同点都是不施穗肥(见表5)。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1)水稻株高随氮肥用量增高,生育期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推迟。

(2)不施穗肥只施蘖肥的处理(处理5、9、13),平均亩产量为732.3 kg,只施穗肥不施蘖肥的处理(处理2、3、4),平均亩产量为797.6kg,由此可见施用穗肥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蘖肥;处理7蘖、穗肥施用量都不是最多的,但产量最高,为最优处理组合;处理16蘖、穗肥施用量都是最多的,但产量居于中偏下,说明肥效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处理13,在不施穗肥的情况下,多施的蘖肥并没有起到增产效果,白白浪费;总的来说,高肥力条件下穗肥的作用比蘖肥明显,应在水稻栽培中重视适时适量施用穗肥,适当少施蘖肥,降低用肥成本。

(3)在蔬菜-水稻轮作模式下,磷钾施肥水平固定条件下(P2O5120 kg/hm2、K2O 90 kg/hm2)总氮在150~210 kg/hm2,穗肥用量90~120 kg/ hm2最为合理(处理7、15、12、8)。

陆良县水稻壮秧培育

3.2 讨 论

(1)试验小区采用塑料隔板隔离,有效防止水肥串换,各小区施肥做到了精确管控,排除了水肥串换引起的试验误差。

(2)试验除施肥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未出现因病虫害或管理不当导致的减产,试验田块肥力均衡,重复间产量差异不明显,试验可信度较高。

(3)试验田块典型的种植制度为蚕豆水稻轮作,5年前水改旱种植露地蔬菜,因肥水管理较优,土壤肥力较高,无氮条件下亩产量达692.45 kg,高于当地平均水平,试验产量整体较高。

猜你喜欢
穗肥亩产量施用量
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谈山西蒲县烟草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磷肥不同施用量对辣椒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
膜下滴灌水稻不同穗肥运筹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钵体旱育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