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减量施肥增效技术模式

2021-09-07 08:01武广云何春良罗恒兰王学刚邹世莲
云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施肥量钾肥普洱

田 永,武广云,杨 峥,何春良,罗恒兰 ,王学刚,邹世莲

(1.普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普洱 665000;2.思茅区农技推广中心,云南普洱 665000;3.镇沅县农技推广中心,云南镇沅 665100;4.孟连县农技推广中心,云南孟连 665800)

普洱市是著名的“普洱茶之都”,生产的普洱茶响誉海内外,茶叶是普洱市高原特色农业建设作力打造的优势产业之一,种植覆盖全市10县(区),至2016年种植面积近12万hm2,年产量达10.31万t。按照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要求,在茶叶主产区思茅区、镇沅县完成“化肥零增长行动节肥试验”2组,在思茅区、宁洱县、孟连县完成“2 + X”试验3组,采用高效新型肥料作为对比处理,以考察在同等配方下,采用或增加高效新型肥料后,分别减少10%和20%氮、磷、钾施用量后的节肥效果,为普洱市茶叶优势产区提供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为金沙江牌尿素(纯N 46%)、过磷酸钙(P2O512%)、硫酸钾(K2O 50%)、“金满田”复合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0.2亿/g)、“红曙光”牌高活性硅钙钾镁肥(中微量元素肥,K2O≥4.5%,Mg≥7%,Ca≥15%,Si≥32%)、常规施肥比例缓释肥(由昆明农家乐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供试茶叶品种为云南大叶茶实生苗(思茅区、镇沅县)、云抗10号(宁洱县、孟连县)。

1.2 试验设计

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保护行2 m以上。化肥零增长行动节肥试验设8处理,“2+X”试验设5处理,肥料用量宁洱县最高N∶P2O5∶K2O = 25∶10∶10,镇沅县最低N∶P2O5∶K2O = 14∶5∶4,各试验点各处理施肥量见表1和表2。

表1 化肥零增长行动节肥试验亩施肥量(kg)

表2 “2+X”试验亩施肥量(kg)

1.3 试验地基本情况

选择中肥力不同土壤类型的茶地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节肥试验”和“2 + X”试验,思茅区土壤类型为红壤-石英岩类发育的黄红壤-黄香面土,茶树树龄29年(1988年定植);镇沅县为紫色土-紫色岩类发育的酸性紫色土-酸羊肝土,茶树树龄35年(1982年定植);宁洱县为赤红壤-砂页岩发育的黄色赤红壤-黄红土,树龄16年(2001年定植);孟连县为赤红壤-碳酸盐岩发育的黄色赤红壤-灰黄土,树龄20年(1997年定植)。试验地地势平缓,修剪、清园、中耕、品种、病虫草防治等丰产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面积种植方法一致。

1.4 试验过程

1.4.1 施肥与采摘时间

磷、钾肥、缓释配方肥、微生物肥料、中微量肥料全部作基肥施用;氮肥40%作基肥于当年11~12月施入,30%作第一次追肥翌年4~5月底雨水来时施用,30%作第二次追肥翌年6~8月施用;施基肥时在茶叶滴水线处开深沟20 cm、追肥开沟深5~10 cm施后覆土。

表3 施肥时间与采摘次数表

1.4.2 病虫害防治

各试验区用球孢白僵菌喷雾防绿叶蝉、蚇螋3次,用茶镖喷雾防虫1次。

2 结果分析

2.1 生物学性状调查(表4)

表4 茶叶生物学特性调查比较表

生物学特性调查结果显示,两试验处理8(推荐施肥量 + 中微量元素肥)无论是100芽重、 0.25㎡萌发芽数、萌芽长度均比其他处理要好,常规推荐施肥量减20 % + 微生物肥料(处理4)在调查各性状指标中均表现较差。

2.2 产量结果(表5、表6)

表5 茶叶试验产量结果表

(续上表)

表6 处理平均数多重比较结果表

由于茶叶树龄与采摘新梢芽龄的不同,鲜叶产量差异很大。将5组试验产量按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分别统计得到,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产量,普通推荐施肥+微生物肥料或者中微量元素肥量(处理2、8)>普通推荐施肥(处理1)>普通推荐施肥减10% + 微生物肥料(处理3)>普通推荐施肥减20% + 微生物肥料(处理4);同等比例缓释肥产量低于普通推荐施肥产量甚至减量10% 或者20%普通推荐施肥 + 微生物肥。

按试验采摘类型小区产量平均后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的结果,无论是一芽一叶还是一芽二叶均表现出各处理间没有差异。多重比较各处理间采摘类型一芽一叶产量推荐施肥量 + 中微量元素肥、普通推荐施肥量、推荐施肥量+微生物肥料、推荐施肥量减量10% + 中微量元素肥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这几个处理与缓释肥施肥量、缓释肥施肥量减10%、缓释肥施肥量减20%处理间均达到5%显著差异水平。一芽二叶产量推荐施肥量 + 微生物肥料与缓释肥施肥量减20%处理间均达到5%显著差异水平,其它各处理间比较没有差异。

2.3 经济效益分析(表7)

表7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分析表(一) (单位:元)

表7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分析表(二) (单位:元)

8个处理亩产值在4436.0~5600.2元,其产值排序为处理6(缓释肥推荐施肥量减10%)>处理7(缓释肥推荐施肥量减20%)>处理5(缓释肥推荐施肥量)>处理3(推荐施肥量减10% + 微生物肥料)>处理1(推荐施肥量)>处理8(推荐施肥量+中微量元素肥)>处理2(推荐施肥量+微生物肥料)>处理4(推荐施肥量减20%+微生物肥)。

亩投入在967.9~1421.9元,其投入排序为处理8>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6>处理5>处理7>处理1。

亩纯收益在2206.9~2580.9元,收益排序为处理4>处理3>处理8 >处理2>处理1>处理7>处理6>处理5。

投入产出比排序为处理6>处理7>处理1>处理5>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8。

2.4 茶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分析

普洱市2015年进行的茶叶“化肥零增长行动节肥试验”和“2 + X”试验,初步设计出普洱市茶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为普洱市各茶叶主产区施肥水平、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为开展茶叶化肥减量增效和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叶生产模式建设提供了参考。

2.4.1 基本要求

茶园生产条件相对较好,位于茶叶主产区,土壤肥力中等以上,以壤土、黏土台地为主,施肥水平较高,种植大户能因地制宜。以推荐配方(亩施纯N 14~25 kg、P2O55~10 kg、K2O 4~10 kg,以下简称“配方”)施肥为基础,配合施用高效新型肥料、中微量肥、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10 %或20%,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控肥增产增收、节肥保产增收的效果。

2.4.2 施肥模式

(1)施用“配方”肥条件下,采用缓控释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茶叶稳肥增产。

(2)施用“配方”肥条件下,采用缓控释肥,亩减少10%的氮、磷、钾施用量后,提高肥料利用率及肥料用量,实现茶叶节肥增产增收。

(3)施用“配方”肥条件下,亩增施微生物肥80 kg,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茶叶稳肥增产。

(4)施用“配方”肥条件下,减少10% 氮、磷、钾施用量,亩增施微生物肥80 kg,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茶叶节肥稳产增收。

(5)施用“配方”肥条件下,亩增施中微肥200 kg,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茶叶稳肥增产。

2.4.3 技术措施

台地茶园以“配方”肥为基础,不同模式采用相应配套技术措施。

(1)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配方”肥 + 缓控释肥100 kg,挖沟深施覆土。

(2)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配方”肥 + 缓控释肥90 kg,挖沟深施覆土。

(3)参照“配方”氮磷钾肥比例施用常规单质化肥,亩增施微生物肥80 kg。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氮肥40%、磷肥全部、钾肥40%、微生物肥料作基肥施用;来年5月雨水来临时氮肥30%、钾肥30%作第一次追肥施用;7-8月氮肥30%、钾肥30%作第二次追肥施用,挖沟深施覆土。

(4)参照“配方”,减少10% 的氮、磷、钾施用量,亩增施微生物肥80 kg。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氮肥40%、磷肥全部、钾肥40%、微生物肥料作基肥施用;来年5月,氮肥30%、钾肥30%作第一次追肥施用;7-8月氮肥30%、钾肥30%作第二次追肥施用,挖沟深施覆土。

(5)参照“配方”氮磷钾肥比例施用常规单质化肥,亩增施中微量元素肥200 kg。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氮肥40%、磷肥全部、钾肥40%、中微生物肥料作基肥施用;来年5月,氮肥30%、钾肥30%作第一次追肥施用;7-8月氮肥30%、钾肥30%作第二次追肥施用,挖沟深施覆土。

3 结 论

普洱市中等肥力以上茶园,采用同等量缓控释配方肥、常规推荐配方施肥减少10% 化肥 + 微生物肥、常规推荐配方施肥 + 微生物肥、常规配方施肥+ 中微量肥可保证茶叶稳产增产;减少10% 缓控释配方肥料,实现增产增收是最好的一种施肥模式。

3.1 产量增效

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均表现推荐施肥量 + 中微量元素肥或者微生物肥料的产量较单独施用普通推荐施肥量及减量施用10%或者20%高,它们之间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普通推荐施肥量类型与缓释肥类型之间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原因茶叶收获部分是叶片,氮肥对叶片的产量影响很大,常规推荐施肥氮肥的分期施用满足了茶叶叶片对氮素吸收的需要,同时茶叶生长期长,缓释肥氮素的释放与茶叶对氮素的要求存在差异,缓释肥作底肥一次施用满足不了茶叶年生长期的需要。

3.2 投入产出增效

缓释肥比普通推荐施肥量经济合算,缓释肥虽然产量上不及普通推荐施肥量,但施用缓释肥性价比高,当今农村劳动力短缺,减少2次追肥用工,达到省工增效。

3.3 减肥增效

无论常规推荐施肥还是缓释肥减肥10%或20%均存在减产,但各处理之内减肥进行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从而满足了减少化肥使用量,维护生态环境的试验要求。

3.4 减量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施中微量元素肥对比

有机肥用量不大,对产量影响不是很大;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增加使茶叶叶片亮度增加,品质有一定改善;使用商品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使肥料成本上升,价格投入产出比降低。

猜你喜欢
施肥量钾肥普洱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紫泥田早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普洱”音义考
东农42大豆高产高效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