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需要“委婉语”

2021-09-07 03:36沈杰群
企业文化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话术委婉语闺蜜

文|沈杰群

短短一周内,玉希已经六次和客户、同事发生言语争执。组长经过玉希的工位恰巧听到她烦躁地和客户打电话,反复强调“希望您也配合我们工作好不好”“这是我们的工作需要”……随后组长找玉希谈话,让她反思一下自己的沟通能力是否过关。玉希不理解,坚持认为是客户无理取闹。她把一些火药味浓重的聊天记录转发给闺蜜:“你看看到底是谁的问题?”闺蜜很快回复:“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每句话都精准踩到雷点的?我简直想给你开门课,教你如何在办公室不被人打。”

直爽性格成为“致命伤”

95 后姑娘玉希,性格直爽,心里不藏事,不喜欢拐弯抹角。这样的性格,在学生时代是很讨喜的。然而进了“狼性”职场,玉希的直爽反而成了雷点。她发现,从前那种不委婉、不周全的说话风格,时常变成自己初入职场的致命伤。

比如有一天开会,当时,玉希所在工作小组没能按时完成项目进度,上司让所有成员依次说说不足之处。玉希发言时,她先说了一通自己独立完成的工作量,然后指出了其他同事没有配合好的部分。同事听了自然不快,上司的表情也很阴沉,问她:“所以你做的工作已经达到了100 分,而其他人不及格,连累你了是吗?”玉希愣住了,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散会后,部门一位前辈意味深长地对玉希说:“公司不是个人逞英雄的舞台,而是需要团队协作,无论何时讲话都要注意分寸。明白自己的位置,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又比如和同事微信或邮件沟通时,玉希时不时会被对方指出,她的书面表达“有点咄咄逼人”“语气让人不舒服”。某一次,玉希没弄明白客户一句话的意思,发了两个问号和惊叹号,结果对方勃然大怒,问:“你这是不屑和挑衅的意思吗?”有的客户为了避免和玉希沟通,故意不回复信息,或者拉黑她的微信。同时,她又看到面对同样的事情和问题其他同事却能借助话术,处理的得体周全,还能攒得好人缘和名声。

栽了很多次跟头之后,玉希感到,好好学习“职场委婉语”简直迫在眉睫。闺蜜和办公室前辈给玉希的建议是,从“模仿”起步,尽可能多学习周围人的积极案例,摸索着一点点进步。闺蜜说,玉希首先要观察“会说话的人”是怎么做的,同时也留心“哪些人、哪些风格的话听着不舒服”,这样的话千万要忍着不出口,别重蹈覆辙。于是,玉希遇到拿不准分寸的对话,不再随手回复,而是会请教一下朋友“这么说合适吗?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工作之余,玉希也会去社交网络看一看相关帖子、小组讨论,从网友的困惑里反观自我存在的沟通缺陷。玉希看到一些关于文字交流的“互助联盟”小组,有人问,除了“嗯嗯”“好的”,如何回复领导才能显得自己不敷衍?有人回答:“可以说‘好的’,然后叙述自己要做的事,或者反思过失,保证以后避免同样问题。”这让玉希觉得“学到了”“长知识了”。

渐渐地,玉希积累起了一些“职场委婉语”的有效经验和小规律。例如,在和上司汇报工作时,不要只强调自己做了什么,而要更有团队整体意识,突出个人和团队的紧密配合感。又例如,谈工作时,少使用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形容词,多采用就事论事的客观描述;慎用标点符号,不用情绪强烈的表达,对问题不作“发散性”延伸;不要过度重复自己单方面的诉求和焦虑感,多换位思考,让对方感受到平等和尊重。通过反思失败说话案例,玉希琢磨出来如果和客户沟通相对复杂的项目事宜,可以先简洁而清晰地列出自己的需求和规划,征得对方同意后通过电话展开细节沟通,挂电话后再整理出大致沟通结果,同步给对方。

目前,玉希职场说话踩雷的情况有所减少。她感慨,没人会给你一本现成、完美的职场说话手册,但有自省意识去慢慢地摸索不是坏事。

讲究效率与尊重

90 后姑娘思含是同事、朋友和家人眼中“说话封神”选手。高能玩家的过人之处往往不是体现在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当周围人碰到棋局难破的语言困境时,只要让思含出马,必能迎刃而解。在团队作战的公司里,项目成员之间磕碰摩擦是难免的,思含总是有本事化干戈为玉帛,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继续投入工作,不计前嫌。

有一次,思含负责的项目里,两个下属互相指责对方不作为。这两人一位性格直率,另一位心思敏感,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甚至在办公室大吵大闹,周围人怎么劝都不行。思含来了,她既没有斥责谁有错,也没有袒护谁,而是站在他们面前说:“我先道个歉吧,是我的错,团队没带好,让大家心里不舒服了。如果你们愿意接受我的歉意,那咱们单独聊聊。”那两位见状一愣,这个情况他们都没想到,顿时收敛了很多。思含知道那个心思敏感的下属,其实内心非常希望别人主动接近他,只是找不到表达的契机。于是思含在和“直率下属”谈话时,郑重地说了一句:“那位同事一直说你能力强,但是不知道你是否接纳和肯定他,如何和你进一步交流。”听到思含说的这番话,“直率下属”思考了一阵子,然后主动找到 “敏感下属”,借约饭的契机搭话两个人达成了和解,又重新回归到平和的合作关系中。所有人都夸思含深谙职场委婉语言学,时不时就有初入公司的新人想向思含“学说话”,咨询各种沟通问题。但思含认为这不是多么高深复杂的技能。“我觉得不存在什么顶级职场话术,交流的出发点就是相互尊重,提高工作效率,只要清楚地表达这两层意思就够了”。

思含最早的好好说话启蒙课,是刚读大学那一阵子。当时思含刚进入全新的大学生活环境,曾经因为在艺术团找不到位置感到很痛苦,以至于和学长们交流都有恐惧感。有一天半夜睡不着,思含跟高中班主任打电话倾诉。班主任老师推荐她看了一本《人性的弱点》的书。“我很喜欢研究如何与人交往,和这本书很有关系”。思含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若想让交流变得顺畅,请像重视自己的感受一样重视对方。请在商谈之初就表明议题,并在开口之前先斟酌一下,如果你是对方,你愿不愿意听这些话。如果你希望对方认可你的观点,请先接受他的观点。”

思含回顾起自己的“职场委婉语”修炼之道,她感觉自己经历了几个成长阶段。初级阶段时,思含有意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比如在每一句话前面都加上一些婉转的铺垫。后来摸索了一段时间,逐渐意识到所有的方法和话术,本质上都是寻求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平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比如,哪怕遇到规模看起来很小的公司寻求合作,我也会以正式的流程和周全的礼貌接待对方。即使不合作,也给自己积累一个人脉,留下适当的印象”。所以,思含认为大家没必要去刻意背诵、套用一些生硬的话术。“只要你对别人讲话的时候,能站在理解对方的立场去表达,无论对高位者、平辈、还是晚辈都持有尊重态度,那你说话做事一定不会太离谱”。

猜你喜欢
话术委婉语闺蜜
好闺蜜
直播带货话术技巧
给小学美术实习教师的几条建议
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与话术
我的闺蜜
优秀主旋律剧集的“话术”
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
基于顺应理论的委婉语研究
浅论委婉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礼貌原则下酒店英语委婉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