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Sb对时效处理的Sn58Bi钎料组织及硬度影响

2021-09-08 10:33马一鸣储继君吕晓春孙凤莲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21年4期
关键词:粗化钎料晶片

马一鸣, 储继君, 吕晓春,, 孙凤莲

(1.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2.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0 前言

当下电子工业发展迅速,微电子产品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信息行业、通讯行业、能源行业等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的高密度和高性能特点,使其正逐渐进入超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各国对于禁止Pb的使用立法也已实施[1-3],以及“中国制造2025”对绿色焊接的要求[4],均促进了无铅钎料的应用。同时,由于而大量微型器件的应用,因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带来的翘曲、变形,导致的开裂、桥连及球窝等失效风险越来越大[5]。因此,新时期对Sn基钎料提出了无铅与降低熔点的要求。

Sn-Bi系钎料因其较低的熔点、对电子元器件的适用性好、成本低的优点[6-7],有望成为现阶段普遍使用的Sn-Ag-Cu系钎料的替代品,但因其组织脆性与易粗化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该体系钎料的应用[8-9]。Suganuma等人[10]通过热计算,指出Sn57Bi中初生Ag3Sn形成的边界含量约为0.8%,并证明了添加1.0%的Ag可形成较大的初生Ag3Sn沉淀,而在Sn57Bi0.5Ag中未发现初生Ag3Sn。此外,朱路等人[11]还发现,随着Ag含量的升高,组织中出现Ag3Sn初生相并逐渐粗化,并由于凝固过程中的形核质点增加组织发生细化。Zhang等人[12]通过对Sn-Bi中添加1.8%~2.4%的Sb研究发现,Sb参与了界面反应,随Sb含量的增加,界面IMC的总厚度增加。钎料剪切断口为韧窝形貌,并随着Bi的下降、Sb的上升,展现出更好的韧性。

以上研究对钎料及焊点的性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但对钎料时效处理的组织变化没有进行对比。因此,文中针对Ag,Sb的添加对钎料时效前后的组织变化及对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采用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6种合金成分钎料,其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钎料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将熔炼的钎料用线切割制成薄片,经过磨削、清洗等措施去除钎料表面影响钎焊性能的物质。制取同质量的薄片在甘油中熔炼制备成φ650~φ750 μm钎料球。选择10.0 mm×10.0 mm×1.0 mm的紫铜片为试件,在180 ℃×30 s条件下进行焊接,焊后对试样进行100 ℃×300 h的时效处理。对焊点横截面进行等轴晶Bi相含量ωBi及共晶片层间距λE的测量(OLYMPUS GX51/OLYCIA m3金相软件),并依据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进行维氏硬度测试(华银 HVS-1000A)。测量共晶片层间距时,在1个随机视场中沿垂直于片层的方向,测量k个片层平行较好的长度(每个片层包含1层β-Sn与1层Bi相),该长度除以k则为该视场的共晶片层间距,取每种钎料5个随机视场的平均值作为其共晶片层间距。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Ag,Sb对钎料时效前后组织形貌的影响

如图1所示,在空冷条件下Sn58Bi钎料结晶的时效前组织为树枝晶+等轴晶2种形态的(Sn+Bi)共晶组成(图1a),其中树枝晶中Bi相含量明显低于β-Sn,等轴晶中Bi相含量略高于β-Sn。如图2所示,经100 ℃×300 h时效后发现,钎料中未形成新相,原树枝晶区域变为黑色β-Sn相+少量Bi相颗粒,其共晶特征完全消失,原等轴晶区域形成块状Bi相且片层间距明显增大(图2a)。说明树枝晶中的Bi相经时效后发生分解,Bi元素通过扩散进入等轴晶中的Bi相,造成了Bi相的聚集与等轴晶的粗化(图1b)。

对比图1与图2,添加Ag,Sb的钎料时效后均未见新相形成,同样发生了Bi相的聚集与组织的粗化。由图3可知,相比于Sn58Bi钎料,Sb的添加可降低时效前时等轴晶的Bi相含量ωBi与时效后的共晶片层间距λE,而Ag的添加则可明显细化λE,均加快了时效过程中的Bi元素的扩散速度,造成了的ωBi增加。

图2 钎料100 ℃×300 h时效后的形貌

由图3可知,相比于Sn58Bi-1Ag钎料,Ag和Sb的共同添加造成了钎料时效前后组织的粗化,随Sb含量的增加呈先快速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这应是当添加少量Sb时,不仅使得Sb与Sn可生产SnSb造成Sn的消耗,还使得时效前树枝晶含量增加(图4),造成局域成分偏析加剧,这都会使钎料熔点升高,继而增加了共晶形成后的在高温停留的时间,延长了共晶长大的时间;当Sb的添加增加时,液相中可形成更多的SnSb,使得作为形核质点的SnSb促进共晶的形成能力增强,因此随着Sb的增加λE发生降低。

图3 等轴晶中Bi相含量与共晶片层间距

图4 时效前下钎料各相含量

相比于Sn58Bi时效后等轴共晶片层间距的86.9%的增幅,Ag的添加或Ag,Sb的共同添加均可以使粗化增幅降低,但随着Sb含量增加,增幅逐渐增大。

2.2 Ag,Sb对钎料时效前后硬度的影响

时效处理后无新相形成,树枝晶中质软的β-Sn占比较大,等轴晶中较硬的Bi相是引起Sn58Bi钎料脆性与粗化的关键,为研究时效处理对钎料硬度的影响,选择对硬度贡献更大的等轴晶作为研究对象。此外,由强化机制(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细晶强化、形变强化、相变强化)可知,钎料等轴晶硬度应受固溶强化与细晶强化的共同影响。其中Bi相含量是影响固溶强化的主要因素,而共晶片层间距是影响细晶强化的主要因素,因此硬度应随Bi相含量的升高而增大,随共晶片层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如图5所示,与Sn58Bi钎料相比,Sb的添加会降低钎料等轴晶硬度,Ag的添加会提高钎料等轴晶硬度,而Ag,Sb的共同添加则会降低等轴晶时效前硬度,但会提高等轴晶时效后硬度,且随着Sb含量增加等轴晶时效后硬度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

图5 钎料等轴晶维氏硬度

钎料时效后等轴晶中Bi相含量的增大使得等轴晶中较硬相Bi相增加造成硬度的增大,而等轴晶共晶片层间距增大则使得相界减少造成硬度减小。如图3所示,对于Sn58Bi,Sn58Bi-1Sb和Sn58Bi-1Ag钎料,时效后其等轴晶硬度减小,说明这些钎料时效后的等轴晶硬度受共晶片层间距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于添加Ag和Sb的钎料,时效后硬度增大,这说明Ag和Sb的共同添加使得共晶片层间距对等轴晶硬度作用程度减小,造成时效后等轴晶的硬度主要受Bi相含量的影响。

3 结论

(1)Sn58Bi钎料在时效过程中,树枝晶内的Bi相发生分解,而使得Bi元素通过扩散进入等轴晶的Bi相中,进而造成了钎料组织在时效过程中的粗化。

(2)与Sn58Bi钎料相比,Ag的添加细化了钎料的组织,Sb的添加细化了时效前组织加快组织粗化速度,而Ag和Sb的共同添加使组织的粗化,但可降低粗化增幅。

(3)Ag的添加会提高钎料等轴晶硬度,Sb的添加会降低钎料等轴晶硬度,Ag,Sb的共同添加则会降低时效前硬度、提高时效后硬度,且使得时效后的等共晶硬度主要受Bi相含量的影响。

[2] Yu Jieqiong, Richard Welford, Peter Hills. Industry responses to EU WEEE and RoHS directives: perspectives from China[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2, 13(5):286-299.

[3] Xu J, Xue S, Xue P, et al. Study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Sn-0.3Ag-0.7Cu solder bearing Nd[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6, 27(8):8771-8777.

[4] 薛松柏, 王博, 张亮, 等. 中国近十年绿色焊接技术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9(17):2813-2830.

[5] Zhang Min, Xu Huanrui, Wang Gang, et al. Effect of Ga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Sn-Zn-Bi solder for photovoltaic ribbon[J]. China Welding, 2019,28(4):1-7.

[6] 马一鸣, 储继君, 吕晓春, 等. Ag和Zn对Sn58Bi钎料润湿性及焊点组织的影响[J]. 焊接, 2020(12): 11-15.

[7] 余啸, 李玉龙, 胡小武,等. Cu基板退火处理的Cu/Sn58Bi/Cu钎焊接头界面微结构[J]. 焊接学报, 2015, 36(10):29-32.

[8] Wang Fengjiang, Chen Hong, Huang Ying, et al. Recent progr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n-Bi based low-temperature Pb-free solder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9(4): 3222-3243.

[9] 李继平, 卫国强, 康云庆. Ag,Cu对Sn-40Bi钎料合金钎焊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J]. 焊接, 2019(8):13-16.

[10] Suganuma K, Sakai T, Kim K S, et al.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of soldering QFP with Sn-Bi-Ag lead-free alloy[J].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2002, 25(4):257-261.

[11] 朱路, 杨莉, 宋兵兵,等. 纳米Ag颗粒对Sn-58Bi无铅钎料组织及焊点可靠性的影响[J]. 焊接, 2017(7):42-44.

[12] Zhang C, Liu S D, Qian G T, et al. Effect of Sb content on properties of Sn-Bi solders[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4, 24(1): 184-191.

猜你喜欢
粗化钎料晶片
分段平移相渗曲线方法校准网格粗化效果
双晶片悬臂梁式压电传感器的有限元仿真研究
油藏地质模型粗化的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IBM发明纳米碳管晶片 可使晶片速度提高1000倍
金刚石多线切割材料去除率对SiC晶片翘曲度的影响
Ni对Cu-6.5P钎料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新型药芯银钎料的制造技术及应用前景
AgCuSn-Ag-AgCuSn复合钎料的组织及性能
新型镍基粘带钎料的研制
非均匀多孔介质渗透率粗化的有限分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