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话内丹之炁论(一)

2021-09-09 10:31彭旭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阴阳阳气天地

彭旭

“道”是中华文明的根。

中国儒家有本经典叫《尚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尚书》最初就叫《书》。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中华传统文化里面,各家言必称“道”,“道”是大家都认同的根源,道家更是直接以“道”为名。

那么,什么是“道”呢?

在《道藏》中明言:“道者,炁也。”

元炁论是中华文明特有的理论,也是区别于其它三大古文明的特征性理论之一,它是中国所有传统文化的理论源头之一,也是内丹术的重要理论基石。

在上古蒙昧时代,中华先民还活在野蛮当中,茹毛饮血、结绳记事、长夜难明。直至五千年前一个叫伏羲的中国人出现,他默默地观察天地万物,思考宇宙洪荒的奥秘。突然有一天,他恍然大悟,伸手指天,缓缓地画出了一横:“—。”史称“一画开天”!这一画,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的黑暗,文明之光从裂隙中照进了华夏大地。它又似一道分界线,以此为界,开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

《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人文初祖伏羲创造出了八卦图,通过这些抽象的哲学符号来描述宇宙间万物的运行规律。他画的这一笔就是乾卦三之第一画:一个阳爻,它代表一道先天阳炁。《易经》用卦象来描述天地万物,后面的所有象,都是这一爻变化而出。一炁生万物,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是这自然先天一炁所化生。

道家的内丹术是人类养生学皇冠上的明珠,也是道家修炼的精华所在。说内丹,自然离不开炁。

我们就从“伶伦造律吕”的故事开始吧,看看古人是如何发现炁、认识炁的。

岁月悠悠,不觉间到了黄帝时代,一个叫伶伦的乐官,通过观察地气,来窥探天地运行的奥秘。他发明了一种方法:“飞灰候气法”,这个实验也叫“葭管飞灰”。“葭”就是初生的芦苇,把芦苇的薄膜烧成灰。“管”就是竹管,《云笈七签》记载:“取山阳之竹孔圆者”,管身:“空中,围九分,诸管并同”,再根据不同的长度取十二根竹管,“黄钟”管长九寸,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依次递减一寸。《吕氏春秋》记载:伶伦在昆仑山建了一间密室,把竹子埋入地里,用轻飘飘的葭灰填入各个竹管内。伶伦观察发现,在冬至一阳生的时候,积累的地气喷薄而出,黄钟的葭灰最先喷射出来,此后每过一段时间,其它竹管的葭灰依次喷发出来,待十二个竹管的葭灰喷完的时候,正好是一年。就这样,伶伦候得了十二地气,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十二气律,作为度量一年的“律”,十二气就有十二律,这就是“伶伦造律吕”的典故。其中奇数(阳数)各律称之为“律”,偶数(阴数)各律称之为“吕”,这就是“律吕”。

需要注意的是,黄帝命伶伦造十二律的时候,历法还没有创立。古人是把地气喷发、黄钟飞灰的时刻定为冬至,来制定黄历,而不是反过来。东汉郑玄:“黄钟者,律之始也,九寸。仲冬知气至,则黄钟之律应。”《黄帝内经》:“地气始于子。”

黄帝从十二气律制定农历,也叫黄历,也就是我们民间说的“老黄历”。

《黄帝内经》之“六节藏象论篇”里,黄帝问老师岐伯:“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这就是“气数”。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以十二律对应的天象为符号,建立了节气历,也叫干支历、星辰历。将一年划分为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古代天文学称北斗七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岁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黄钟为十一月律,大吕为十二月律,太簇正月律、夹钟二月律、姑洗三月律、仲吕四月律、蕤宾五月律、林钟六月律、夷则七月律、南吕八月律、无射九月律、应钟十月律。从而创造了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十二地支的甲骨文就是相应星座的象形符号。这样通过观察天象而确定节气的来临的日子,就方便多了。这就是“天度”:“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但是由于天象与十二地气的时长有岁差,所以,历朝历代需要不断地校正。

这就是《黄帝内经》里面说的“正天之度、气之数”。

干支历以立春至下一立春为一岁,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古人以天干地支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十二律上应天象,下接地气。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虽然干支历根据天象算出了节气,但是时令的交接仍然以实测地气为金标准,比如按照农历,冬至的时令来临,但是实测地气黄钟的葭灰并没有喷出,那么就是“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如果地气提前喷出,就是“未至而至,此谓太过”,这就是《黄帝内经》里面“五运六气”理论使用的“太过或者不及”,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以立春为标准。这个在中医诊疗中有具体的运用,中医诊病不仅仅要考虑人的因素,也要考虑外在天地的因素,特别是一些跟气候转换有关的流行病如流感、瘟疫等,还涉及不同年份脉象的变化,甚至衍生出了天干方和地支方(宋·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这都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表现。

农历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基因,全方位地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比方说中国人经常说的“气数已尽”,就是从这里来的。中国古人是按照农历的节律来生活的,从农业种植到中医养生、建房、婚葬、开市,乃至出门旅游,都是依据农历的指引来进行,而农历本质上是天地间气的节律,也就是说,中国人其实是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去生活的,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实际应用。可以说,你理解了农历,就理解了中华文明,那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奇妙生活。

在内丹术中,节气也叫“外火候”,就是依照大自然的气律去把握炼丹的火候,本质上是根据天地间气的生发衰减的变化规律来把握时机,盗取天地间的元炁。有“年中用月,月中用日,日中用时”的说法。

举例说明:比如23点至1点是子时,在内丹上这个时辰叫“正子时”,以跟体内阳炁随时生发产药的“活子时”相区别。此时天地间阴尽阳生,虽然深夜阴气达到鼎盛,但是在这个时候一缕阳气却悄悄萌发,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阳生”,阴阳交变中蕴含化机,这是大自然的“一阳生”,此时打坐效果最佳,能很好在天地阴阳转换中盗取自然之炁,这在古时某些门派中甚至作为不传之秘。在一天当中,六阳时(子、丑、寅、卯、辰、巳)太阳逐渐升起到日中天,是阳气生发壮大之时,宜进阳火。六阴时(午、未、申、酉、戌、亥)沐浴即可。《服气经》:“从夜半到日中为生气,从日中后至夜半为死气,当以生气时正偃卧,瞑目握固。”

《云笈七签》里面有个“三素云法”:“夜卧谓子后睡觉起时。又云:坐起可行之,不必夜也,要当以生气时如此,则子后午前皆可为之,然宜以丑后卯前为之佳矣。”

子时是一阳,丑时是二阳,寅时是三阳,阳气逐渐生发,三阳开泰,都是内丹修炼的好时间。

对于一个月来说,初一至月半(月相朔至望)是阳气不断上升的日子,应该进阳火,从十五至月末(月相望至晦)阳气逐渐衰退,阴气渐生,此时应退阴符。

小周天的外火候以月亮转一周来度量,五天一候,六候正好一个月。

东汉著名丹师魏伯阳真人把纳甲法引入《周易参同契》,阐述内丹术修炼之理,成为道教丹鼎派的理论基础之一。

《周易参同契》:“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阳播元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在上个月末到下个月初三的早上,两月交节,此时太阳和月球之间不再隔着地球,月亮古称太阴,太阳炽热的光芒直射太阴,太阳太阴交媾,至热的阳气跟至寒的阴气相融,天地一片混沌,日魂勾月魄,金乌肝混玉兔髓,元精悄然诞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震卦前来受符,一眉新月升起,代表一缕阳炁初生,此时不采,更待何时?丹基立就,好好经营它,养着鄞鄂,《青华秘文》:“神室者,元神所居之室,鄞鄂是也。”古人理解的炁并非是空气,先天炁无形无色,是一种看不见的存在,类似暗物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太阳和月亮之间感应的“场”,可以通过内丹修炼时能量的流动来间接感受到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内丹术非常强调外火候,这是跟古印度四禅八定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中国人讲究“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也就是现代中医所說的“整体观”,强调外环境跟人体内环境的关系,没有这个,就不是正宗的中华传统文化。(见图一)

对于一年来说,阳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同样也是阳气生发的日子功效最佳,从冬至日一阳来复开始,每九天为一阳,直到九九,每逢九的日子打坐修炼,效果最佳。

大周天的外火候是用北斗星斗柄转一圈来度量,历经四象二十八星宿,正好一年365天,比喻采小药365次后成大药。

无论大小周天,本质上都是气律的变化,月相星相只是一个表面观察标志。

子时是一天的一阳生,初三是一月的一阳生,冬至是一年的一阳生。

《黄帝内经》: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痴不起,是谓得道。

强调按照大自然的节律去生活,顺应自然,把握阴阳以合道,从而获得高层次的健康,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大家知道,道士修炼要寻找洞天福地,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些都是藏风聚气之所,有利于修炼者吸收天地灵气。内丹修炼,不仅是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还涉及到风水学。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学习内丹术,不仅要懂得经络脏腑,还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它涵盖、拓展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面非常广。古代的丹经就像一本文化密码,你需要学习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才能解读它,反过来说,当你能读懂丹经的时候,你读其它古籍也没有什么障碍了。从这个角度看,内丹术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后世当然不可能整天跑去昆仑山测地气,于是就改良了新的测量标准。《后汉书·律历志》载:“是故天子常以冬夏至御前殿……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锺律,权土灰,效阴阳。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灰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极短,蕤宾通,土灰重而衡低……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釁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历。”把地点改为了宫殿内,竹管改成了玉管。

十二气律不仅仅用于创造农历,还确立了中国的度量衡,史称“黄钟定尺”。《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在上面那个故事中,是把黄钟的管长定为九寸,而不是用九寸来制定黄钟的管长,再把一寸分为十分,这样就确定了“度”。用井水注满黄钟,一管水的容量为一“龠”,十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这样确定了“量”。《汉书·律历志》记载,标准的黄钟管内正好容纳黍子一千二百粒,把其重量规定为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这样,度量衡的标准就确定下来了。

十二律正是乐官伶伦制定音律的重要发明。伶伦把黄钟吹出的音定为标准音,叫“黄钟之宫”。竹管长的声音低,竹管短的声音高,从而制定了音律,“黄钟之宫,为律吕之本”。这就是“乐”的起源。《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

古人认为十二气律是天地之间和谐自然的节律,《乐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所以古人以礼乐治国,中华民族崇尚“和”的思想就根源于此。

这也体现古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向自然学习,跟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

而十二气也就是十二律,根据阴阳再划分为“六律六吕”,也称“六律”。《史记》载:“王者制事立法, 物度轨则, 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六气六律成为中华先民建立各种理论和制度的基础及渊源。

由此衍生出的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易经八卦、五运六气、三阴三阳、奇门遁甲、乃至内丹术理论等等,这一切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都是伶伦发现的“十二气律”,本质上就是天地之间气的十二种节律。而黄帝命伶伦定律吕,也荣幸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南宋蔡元定《律吕新书》:“伏羲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日冬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又引曰:“截管为律,吹以考声,引以侯气,道之本也。”

伏羲也好,黄帝也罢,都是中华先祖。这些记载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华传统道文化的命脉里流淌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炁”。元炁理论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金钥匙。诸子百家都把“气”作为共同的理论基石。

《易·乾》:“保合太和,乃利贞。”朱熹注:“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黄帝内经》:“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西汉史家司马迁《史记》:“广莫者,言阳气在下……言万物变动其所,阴阳气未相离……黄锺者,阳气踵黄泉而出也。”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灵宪浑天仪》云:“夫覆载之根,莫先于元气。”

东汉王充的《论衡·谈天篇》:“天地,含气之自然也。”《四讳篇》云:“元气,天地之精微也。《自然篇》:“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

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人所秉躯,体本一无。元精云布,因气托初。阴阳为度,魂魄所居。”

南朝刘勰《灭惑论》:“道以气为宗。”

《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道者,谓太初也。太初者,道之初也。初时为精,其气赤盛……道之初藏在太素之中,即为一也……太始者,气之始也。”

《四气摄生图序》:“人因元氣,假以成形,受气阴阳,皆禀天地。”

宋代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的气本论,太虚即气与气化万物,《正蒙》:“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虚……知虚空即气……气本之虚则湛(本)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

《云笈七签》:“道者炁也,炁者身之主。”

明朝医家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三焦者,从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上中下三焦;其实真元一气也。”

明末清初思想家一瓢道人王夫之《周易外传》:“天以气而地以形,气流而不倦于施……且乾气之施坐旋,自坎、艮、震以至于离……彼以为乾坤之气迭上下而相入,以致功者为天地之交……”

清医家黄元御《四圣心源》:“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

清朝由政府组织编纂的医学著作《医宗金鉴》更是把儒道思想融合为一,作为中医的理论依据,里面有一首诗:

太虚理气天地阴阳歌

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

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

未有天地气生形,已有天地形寓气。

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其注解是这样说的:太者,极其至大之谓也。虚者,空虚无物之谓也。盖极大极虚,无声无臭之中,具有极大极至之理气焉。理气未分,而混沌者,太虚也。太虚曰无极者,是主太虚流行之气中,主宰之理而言也。太虚曰太极者,是主太虚主宰之理中,流行之气而言也。故周子曰:无极而太极者,亦是以极无而推极有也。盖极无中无是而非理,极有中无是而非气。不以极无之理而推极有之气,何以知有是气也。不以极有之气,而推极无之理,何以知有是理也。是则可知,理气以其分殊而言之二也,以其浑合而言之一也。有是理则有是气,有是气则有是理。名虽有二,其实则一。本无有无、一二、先后之可言也。

周子就是儒家的周敦颐,这段话把道家的无和有,儒家的理和气全部统一在一起,作为中医的理论依据,充分反应了儒道医思想合一的潮流。

《性命圭旨》:“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从这些跨越几千年的古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各个分支灿若星辰,内丹术更是其中耀眼的一颗。炁的思想贯穿其中,成为诸子百家的基础理论之一,并各自开花结果,道家则把它发展成了内丹术。这也充分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其实是同根一体的,它们之间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不可分割,又独自成峰。 (未完待续)

编辑: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

猜你喜欢
阴阳阳气天地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阴阳合同(双语加油站)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早上洗澡伤阳气
会员天地
交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