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古有了海报、路演和直播

2021-09-09 04:23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冷门盲盒考古

最近,中国考古界一年一度的“奥斯卡”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等入选。

然而,今年,考古不仅“上新”了发现,还“上新”了面向公众的模样。这是考古发现第一次集体制作了堪比影视大片的海报,标题抓人、设计别致。有的玩起了“谐音梗”: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因其文化堆积最早距今4.5万-3.7万年,由此有了“‘石光40000年”的名字。有的将考古讲成了一个故事: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1977年发现至今,历经了三代考古人40余年的发掘历程,发掘工作从室外考古转为室内考古,于是成了一个“藏在博物馆里的东汉大墓”。

今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更像是一场“路演”,而且全程线上直播。杀入终评会的20个考古队,从分散在全国田野的考古工地聚到一起,带着精心准备的短视频、PPT和演讲词,现场气氛紧张刺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评选结果发布的当天下午2时,在各直播平台有合计近600万人次观看。微博话题“202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阅读量1.1亿,登上热搜榜前十位。

考古不再是关起门来不足为外人道的神秘学问,它很乐意用青春活泼的语言告诉年轻的观众,中华大地上曾经发生了什么。

素材链接

“考古盲盒”爆红

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地扫去浮尘,神秘的“宝贝”慢慢呈现全貌,欢乐也因此双倍叠加……最近,不少年轻人纷纷加入到“挖土”的阵营中,为的是寻求一件件“失传的宝物”。这正是河南博物院近来推出的文创产品“考古盲盒”,它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把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于来自洛阳邙山的土块之中,同时在盒中配备洛阳铲、竹签等工具,尽可能还原考古现场,试图让人人都成为“考古官”。考古盲盒分为“传说”“史诗”“传承”三款,上线之初便销售一空,甚至有网友每天都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博物馆客服,记录自己“今天又没抢到”的经历。

观点热评

创新考古“出圈”,也要探索文化“入圈”

钻深山、探遗迹,风餐露宿、青灯黄卷,清冷、神秘,这是考古曾呈现给公众的印象;陈列馆、玻璃罩、套路化的讲解,文物和文化遗产曾以“古老而稀有”的形象进入大众视野。

不过近些年,从“良渚遗址热”到“三星堆上新”,公众参与考古的热情越发高涨。在此氛围中,考古圈正“花式”打通与公众的联结,走近寻常百姓。

“曲高”却不再“和寡”。连日来,社交媒体上多个关于“三星堆”的热搜和热议,让以冷门、小众自我定位的“考古圈”感受了一把“一朝直播天下闻”的热火朝天。“三星堆”直播所引发巨大、持久的社会影响体现了公众对共享考古成果的需求:而直播考古发掘现场的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考古工作的想象。在考古枯燥、严谨的学术外衣之下,传统文化的亲和力通过“直播”“云考古”等时代化“转码”细无声地感染着公众。实际上,“直播”只是近年来考古“出圈”的探索方式之一,从推出“考古盲盒”,与专业文博人员对话到近日国内首档世遗揭秘互动纪实节目的热播……对传统文化“打开方式”的诸般探索培育了公众的亲近感,从而生出与古人分享对美的理解、情感、想象力等许多远超“古老和稀有”之外的感受。

考古“出圈”在于传统文化跟公众建立起共生共长的关系。文化理應与人共同进化,因为只有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公众才能感受到其魅力,才能谈及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文化才会焕发活力,文化传承才会薪火绵延,我们当为“公众考古”各种创新点赞。而“文化入圈”在于“沉”下心的探索和坚持,只有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方能形成真正的“公众考古”理念。

因为那些历史,不只关乎古人,更关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资料来源:光明网等)

素材点拨:广东揭阳普宁城东中学陈婷

创新考古“出圈”,从冷门新闻到时事热点,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种可能性。在运用这则素材时,应先明确创新考古“出圈”的意义在于宣传“考古”的价值,其影响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从而深挖到素材背后的多层涵义。此外,可以抓住“创新”与“考古”之间的关联,明确不管多么“冷门”,只要用对了方式与方法,就能让冷门的事物焕发出新生的力量,更深刻地领会“传承”的意义与价值;也可以抓住“文化入圈”角度,热闹的都是外界环境,但是研究终究只有沉下心来,才有收获,从而凸显考古专家几十年如一日的低调和默默奉献;还可以抓住文物的魅力,它们身上的闪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向我们诉说着不一样的历史。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冷门盲盒考古
冷门继续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Cлово месяца
“盲盒”,盲在何处?
考古与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