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采、写、编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021-09-10 14:45宋一矫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

宋一矫

(遵义市播州区融媒体中心,贵州 遵义 563100)

一、新闻拍摄技法应用及注重现场捕捉

电视新闻报道,最离不开的就是镜头,因为,它能够客观的陈现场景和事实。当然,事件的表述不是随意的,镜头有镜头的语言,哪怕是空镜头,在特定的环境下,也能交代人物的内心世界,历史背景或者是社会背景。镜头的拍摄也有技巧和方法,如推、拉、摇、移、跟、甩。当然,这些技法的运用,最终目标,是要使受众的注意力保持在新闻事件和主要内容上面,而不是将这些技法上胡乱的进行堆砌,这样不符合电视新闻语言,也不易于受众接受,只会招致受众反感。

拍摄的角度不一样,所带给受众的视觉效果也不一样,摄影机的运用可仰拍、俯拍、平拍或是远、中、近、特等,另外,现在无人机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带给受众的视觉冲击力更为壮观、宏大。新闻拍摄拥有如此多的技法,因此,在新闻拍摄中,更应该尝试多种镜头的拍摄与应用。当然,地拍时,为防止镜头抖动,我们在拍摄时最好带上三脚架,或者是稳定器,如此,推、拉、摇、移、跟也将更加平稳和匀速。

电视新闻它具有时效性、及时性,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很多画面稍纵即逝,不可再重演和复制,所以,这就特别考验一个记者对新闻的敏锐性和捕捉新闻场景的灵活性。在画面的捕捉种,我们还可以多应用反拍镜头加深受众对新闻人物的印象,也可以以“行为-反应”模式来提高观众的兴趣。

为了展现好现场发生的一切,可以对新闻拍摄序列镜头,就是主动参与到情节中去,拿着摄影机记录事件的每一个进展。如果是一个农民在稻+基地里捞鱼,可以从他卷起裤管下田开始拍摄。我们都知道,捕鱼是要拿渔网兜的,你可以跳过这一细节,直接拍他进入稻田开始捕鱼。参与可以对这一情节有所准备,我们可以预料到他能捕到鱼,这时你可以更换一下镜头的角度,转到采访对象的正前方或者是侧面,选择更为宽的角度进行拍摄,可以将镜头移到采访对象的面部,参与其中,就能得到记者想要的序列镜头。

电视新闻镜头,同样是一个用光的艺术,光的运用,不是电影和电视剧的专利,光的明暗,色彩的饱和度,同样也可以折射新闻人物的心情。整个新闻场景是暖色调的,会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色调偏冷,会给人带来压抑的感受,一则新闻的镜头拍得好不好,也能看出一名摄像记者对光的熟悉把握程度。顺光、侧光、正侧光、逆光拍摄,以及四季光源的变化,每一种光的运用,都能很好地烘托主体、突出主体,不使主体淹没在背景中,营造出不一样新闻环境气氛。

镜头展现得好,对于新闻的整体情况展现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应用好镜头拍摄手法,还有光的综合应用,也是迎合大众心理的一种手段。改变拍摄角度,能除了有助于摄像记者增强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的视觉效果,也能持续保持受众对新闻的观看兴趣。

二、新闻写作同样需要注重故事情节

对于什么是新闻,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尽管如此,但记者必须掌握一种关于写作和提供新闻的知识。为更好地服务于电视新闻工作,至少应当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概念,如怎样采集和写作新闻,以及影像在受众中的特殊作用等。

社会是一个个人和家庭组织而成,小到村落,大到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每一个地方和角落,都有值得关注的地方,因此,新闻写作要求记者要有“四力”,也就是笔力、脚力、脑力和眼力。要写好电视新闻,还应养成阅读和思考的好习惯,还应不停地写作,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思想,都要力求写得准确、简洁、生动,写得引人入胜。写作的能力是要通过训练培养的,美国记者杰克·海敦说过:“所谓训练,是强迫自己去做自己没有多少兴趣去做的事情”。所以训练是一个苦差事。

电视新闻写作事实上也是讲究条理性、故事性、原则性的,因为它是服务于社会广大群体的,好的新闻是有温度和充满了正能量的。需要解决好的是新闻五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什么、怎么样。在报道中,记者一定要抓住受众的心理,回答受众所关心的每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传媒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新闻故事性的讲述,显得尤为重要,谁会讲故事,谁的故事讲得好,谁就拥有了主动权,谁就会吸引更多的受众。

讲好故事,记者还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人性味,会讲故事的人都会了解人性,了解情感,了解人们的反应,能把握住受众。同时,还应该站在受众的立场,换位思考,将自己当成观众或听众来看自己的故事。讲述故事还应善于制造“悬念”。有悬念,有冲突,才更加容易吸引受众对故事激起往下看的欲望。

其实,新闻写作,与散文写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新闻除了不能歪曲事实、不能采用太多的修饰词语外,同散文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当然,传媒人必须运用极简的语言把故事浓缩,无论是正叙、插叙还是倒金字塔模式,都应把最重要事先提出来讲述,然后再说次重要的。

有了好的稿件,再配以好的图像、好的配音、好的剪辑手法,一则好的电视新闻就能完美地呈现在受众眼前,也能更直观、更形象、更明了的让受众了解新闻的发展过程。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加强记者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和文化积淀,因为,新闻作品是记者职业道德精神、新闻价值准则、思维判断能力、爱憎判断能力、爱憎感情趋向以及写作技巧的综合体现。在新闻写作和报道中,记者应有正义感,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风云记者”的王克勤说:“记者是维护正义、公平和法治的战士。”

同时,新闻记者还应有同情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沉下身子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写出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好作品。因此,在新闻写作中,要学会领悟新闻的写法,更应该做到:思考、思考、再思考;阅读、阅读、再阅读;写作、写作、再写作。惟其如此,我们的新闻才会生动,丰满,故事性才会更强烈、更吸引受众。

三、新闻后期制作是新闻报道的神与彩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讲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电视新闻制作当中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一线记者提供相关的采访素材,这之中当然也包括新闻稿件和影像资料,后期制作是没法开展工作的。一线记者的素材是一条电视新闻成功播出的第一环,属于一次创作。一次创作是要坚持新闻的五要素原则,不要带有记者的主观感情色彩的。对于后期制作人员来讲,在接到第一手素材后,首先是要将整体的影像资料、新闻稿件进行逐一浏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开始着手编辑。

对于后期制作来讲,新闻编辑,是一个二次加工和创作的过程,一则新闻报道的镜头组接是不是到位,是不是选择到了恰到好处的剪辑点,都值得去斟酌和思考。所谓的剪辑点,是指一个镜头退出而另一个新镜头开始的衔接点。每一个镜头都有它相应的镜头语言,如果后期制作人员不去仔细“聆听”这些镜头,用心去观察,那么,就会错过这些有效镜头的应用了。

后期剪辑是新闻报道最为出彩的一环,因为,文字和配音是一则电视新闻的灵与魂,后期无疑是这则电视新闻的神与彩。正如一个少女,看她的外表美不美,我们主要是从她的穿着打扮和身材脸蛋去辨别,要看她的内在美,是要看她是否善良,是否于社会有益,少女的外在美就是一则电视新闻的画面,内在美就是文字和配音。

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好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长处,那就要求后期制作人员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镜头的组接能力。镜头的组接也是有技法的,在二次创作过程中,重叠动作是匹配动作的必须条件,还应注意动点剪辑和顿点剪辑,也可以采用渐隐、淡化、淡出等方式来进行衔接,或是用类似的光效和柔化方式来剪辑。同时,在剪辑匹配动作时,除了镜头的动、静结合外,还应注意到镜头内动作和镜头外动作,这样才能让受众在观看时不感到突兀。

其实无论是应用EDIUS、Premiere、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还是其它的一些视频剪辑软件,其内在的都写有许多特技特效程序。

类似的视频剪辑软件,其实都是一个应用工具,就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榔头、扳手、锯子一样,只有熟知了它们的性能,我们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还有就是要经常用,做到不生疏,正如《卖油翁》说到的那样:“唯手熟尔”,极为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熟能生巧。

因此,后期在制作电视新闻时,多应用剪辑软件里的各个功能,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添加,除熟悉各种软件应用外,在新闻剪辑中,还应注意新闻的节奏,利用好剪辑来压缩时间,声音的过度,音乐的推进等等,来增强镜头顺序的连贯性,让受众能守在屏幕前,感受后期呈现出的精彩视觉魅力。

四、好新闻一定是团队协同的完美呈现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技能较强的劳动,体力和脑力双结合,个体和团体的协同作战。尤其是电视新闻记者,需要的是声画对位,相应的文字要有相应的影像作佐证,才能让受众看得仔细、听得真切。因此,团队协作,通力配合,才能让新闻更加出彩。

比如一则长消息,从选题、策划到现场拍摄、采访,再到撰稿、配音、后期剪辑,无不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没有团队的协作配合,是出不了好作品的。因为,单兵作战,有一定的局限性,思维没有团队协作那么宽广。同样,这也要求团队中的每一名记者都要术业有专攻。文字记者要有深厚的写作功底、要紧扣时代脉搏,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以及所在区域的整体情况,包括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日新月异的区域建设等等。在表达方式上,要善于运用点上具体事例来叙述和描写场景、人物等。摄影记者同样要有敏锐的头脑和眼光,对现场发生的时间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捕捉镜头,还有就是根据文字记者,或者团队的要求,在拍摄镜头方面运用相关的手法,不同的角度,对新闻发生现场进行拍摄,大到场景的延展,细到人物及物体的特写,交代好新闻现场所发生的一切,有利于后期做出相应的处理。

配音结束后,剪辑也应根据新闻的性质来决定其节奏的快慢,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剪辑手法和特效,思考是否需要有音乐的跟进,然后再进行二次创作。编辑结束后,还应再进行审查,看看是否存在瑕疵,以便于及时更改,若有其他人员的参与进来,一同把关,更能提升新闻制作的质量。最后才是报审和播出。如此,一则好的新闻作品就呈现在受众的视野中了。

我们常说,一个团队的业绩来自每一个成员的个人成果,这样才得以形成集体成果。这就要求团队具有协调一致、团结战斗的精神,去完成新闻采、写、编、播这一共同的任务与目标。很多时候,一些地方媒体讲求的是单兵作战,要求记者向全媒记者靠拢,也就是要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要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从提升记者的业务能力来说,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就新闻的整体宣传报道来讲,似乎还是欠缺了点什么,都说术业有专攻,集众家之长,拧成一股绳,更能把新闻做出彩。

团队协作,还需要新闻工作者要有团队精神。这就好比在湖上赛龙舟,即要有舵手的统一指挥,也要有勇敢划桨人的群策群力,在这支龙舟上,每一个人发挥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这样也就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在新闻工作中常做常新,让电视新闻事业更加出彩。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是一个集采、写、编、播于一体的作品,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足以成立,任何一项在电视新闻中都是举头轻重的。同时,电视新闻又是一个团队协同合作的产品,在每一条新闻背后,无不凝聚着一个强大团队的配合和辛勤付出,因此,电视新闻的采、写及声、画、后期及团队的紧密协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