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控糖生活,远离“甜蜜杀手”

2021-09-10 03:06小尛
分忧 2021年9期
关键词:代糖糖精果糖

小尛

糖,是甜蜜的象征。同時,糖也给人们带来无限负担∶ 肥胖、龋齿、皮肤变差、内分泌紊乱、血糖波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后发现,长期高糖饮食者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者短 10~20年。但“甜蜜”的诱惑让人难以抵挡,况且单糖、双糖、多糖、代糖、天然糖、人造糖,太多糖让人傻傻分不清,就连每天的碳水主食都被冠上糖,让人不知所措,所以有必要来认识一下让我们欲罢不能的好东西——糖。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糖法出西域,唐太宗始遣人传其法入中国,以蔗准过漳木槽取而分成清者,为蔗饧。凝结有沙者为沙糖,漆瓮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为石蜜、为糖霜、为冰糖。”

果糖、蔗糖、葡萄糖,傻傻分不清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抬头,不少人认为果糖不好,许多店家也顺势推出蔗糖饮品,蔗糖真的比果糖好吗?

一项刊登在《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的最新研究发现,即使是摄取适量的糖,仍可能让脂肪肝增加一倍。而研究中造成脂肪肝的糖,蔗糖和果糖都有。

瑞士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的研究团队找来了94名受试者,请他们每天喝下含糖饮料,分别含有果糖、蔗糖和葡萄糖,每天额外摄取80克糖,对照组则没有喝。

研究人员追踪7个星期,观察受试者体内糖分和脂质代谢的关联后,发现尽管受试者没有摄取更多热量,但果糖组和蔗糖组的受试者,肝脏中的脂肪生成量居然是葡萄糖组或对照组的两倍多,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吃完饭或喝完饮料后的12小时之后,仍在持续。其中从研究数据也发现,蔗糖比相同分量的果糖,能更有效促进脂肪合成,和大家一般认知落差很大。

研究证实,含糖饮料中的果糖和蔗糖,会让人体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明显上升,但葡萄糖不会有类似的作用。研究人员也表明,即使适量添加的果糖和蔗糖,也会让人体自身在肝脏中的脂肪产量增加一倍。专家忧心这样的现象恐怕会让未来发生脂肪肝、糖尿病的可能性更高。

果糖、蔗糖都属精致糖,摄取量和活动量才是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糖的摄取量在总热量的10%以下,若能降至总热量的5%更好。可通过每日活动量,来判断所需总热量及糖的摄取量,以轻度活动的50公斤办公室女性为例,她每日建议的热量摄取为1500卡,糖摄取应低于150卡,每天只能吃约不超过38克的糖;若是体重80公斤、轻度工作的白领男性,一天则不能吃超过60克糖。

有一抹甜味叫“代糖”

代糖,也被称为甜味剂,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取代糖的替代品,种类众多且具有甜味和低热量的特性,不同甜味剂的味道各异,可以是蔗糖的数十至数百倍,只要少量添加,就能达到想要的甜度,所以常被用来作为蔗糖的替代品,添加在食品中,且热量较蔗糖低,甚至可忽略不计,如今才会有许多号称“零卡”的饮料出现。

代糖若依来源来区分,可分为以下两种:

天然来源:甜菊糖(Stevia)、罗汉果苷(Mongroside)及糖醇类,像是赤藻糖醇(Erythritol)、山梨糖醇(Sorbitol)、木糖醇(Xylitol)、麦芽糖醇(Maltitol)等。

人工合成:糖精(Saccharin)、纽甜(Neotame)、阿斯巴甜(Aspartame)等。

代糖到底会不会影响健康?长期以来备受讨论,尤其人工甜味剂,如糖精、阿斯巴甜等。

20世纪70年代,糖精在老鼠实验中曾被怀疑可能引起膀胱癌,但如今仍无法找到明确的证据,因此美国在2000年后已准许在饮料及食品中加入糖精。阿斯巴甜目前也还没有明确的科学根据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和美国癌症协会(ACS)依据实证研究结果,发表排除阿斯巴甜的致癌可能。

想判断是不是相对比较好的代糖,可以根据是否影响胰岛素来判断,目前发现会刺激胰岛素的代糖有阿斯巴甜、甜菊糖、蔗糖素、糖精。罗汉果糖、赤藻糖醇则相对不会影响胰岛素,是比较偏好的代糖选择,但相对价格也比较高。

椰棕糖(Coconut Palm Sugar),又简称为“椰糖”,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糖友可以选择椰棕糖作为健康的代糖,烘焙时也能让成品散发独特椰香,或是可使用麦芽糖醇烘焙蛋糕,作为取代砂糖的甜味剂,麦芽糖醇能让打发的蛋白更加稳定,不易消泡;若是要制作清凉的果冻或饮品,则可以选用带有清凉感的赤藻糖醇。

糖摄入过多,会导致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诱发心脏病,招来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脂肪肝、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疾病风险。欣慰的是,美国医学专家曾发表在《肥胖》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只要十天不吃糖,人体就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美国加州大学儿童内分泌科教授罗伯特·拉斯汀博士选取了43名肥胖儿童,尽可能地去除了儿童饮食中添加的糖(包括有甜味的蔗糖和面食中的淀粉等多糖),比如用酸奶代替甜面包和点心、用水果代替薯条等。

十天后,孩子们的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了,糖耐量(人体分解糖的能力)则有所升高。这说明,糖对人体的害处是可以逆转的。

控糖,你该做到这五点

1.粗粮替代细粮

尽量选升糖指数 (GI)比较低的食物,限量选择升糖指数偏高的食物。Gl越高,代表升血糖的能力越强。

一般来说,白米、稀饭等越容易吸收的食物,升糖指数越高,容易刺激胰岛素分泌,粗粮的升糖指数较低。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也就是说,粗杂粮应占主食的1/3左右。

2.用甜味代替添加糖和游离糖

建议选择相对健康的“吃糖”方式∶

吃点糖分较高的水果或果干来解馋,如榴莲、香蕉、桃子、苹果、梨等;一些蔬菜的甜味也很突出,如南瓜、胡萝卜、甜菜等;三氯蔗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甜菊糖等代糖,几乎不含热量,适合替代白糖。

3.多关注低糖或无糖食品数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

无糖或不含糖的食品,含糖量要小于0.5克/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

低糖是小于5克/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食品虽标注“无糖”,但仍含有麦芽糊精等物质,也不建议购买。

4.看食品标签 ,警惕隐形糖

大家挑选零食时一定要仔细看食品配料表。

如果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结晶果糖、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眼的位置很靠前,说明是隐形的含糖大户,尽量少买。

5.遵循饮食能量的两个平衡积

一般来说,饮食能量要保持两个平衡∶

能量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宜和平衡,即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不要对某一种营养物质太专,“能量摄入=机体消耗”,能量供给过多,会导致肥胖、高血脂、心脑血管病,供给过少则会营养不良。控糖在于长期自律,不必寸量铢称,如果偶尔多摄入了一些糖,就少吃点主食、少吃点肉,这样就能保证一天的总能量摄入不会太高。

责编/江心

猜你喜欢
代糖糖精果糖
代糖:骗得了味蕾,骗不了大脑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代糖热量低就可以随便吃?要小心,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
带您认识果糖
果糖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有何关系
代糖又是个什么梗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欧洲2017年取消糖配额制度将引发市场巨变
美国FDA 批准糖精作为新食品添加剂使用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