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巴蜀神话中的劳动内容及其价值意义

2021-09-10 07:22黄怡
今古文创 2021年27期
关键词:价值意义

【摘要】从劳动说角度来看,许多中国神话的叙述和主题都围绕着古代先民们勤劳智慧的劳动生产和劳动创造。巴蜀地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建立在区域地理位置之上的巴蜀神话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域色彩,同时也与巴蜀地区的劳动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主要探究了巴蜀神话中的劳动内容及其价值意义,进而思考到中华民族古代神话对塑造当代社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巴蜀神话;劳动内容;价值意义;原型批评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7-004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20年科研立项课题“巴蜀文化视阈下四川民办高职院校语文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MBXH20ZD08)”研究成果。

当技术和工具还不足以改造、认识自然之时,神话便会产生。无论中西方历史在演化的过程中有多大差异,中西方神话均无一例外地饱含着人类最原初的记忆、想象和信仰,镌刻着民族的图腾与文字。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展示出对自然的感性认识和敬畏崇拜,更进一步说是人类文化史肇始的序幕。从某种层面上说,神话故事本身反映出人类的劳动生活和劳动理念,具有丰厚的劳动内容和价值意义。

一、劳动说视野下的中国神话

神话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劳动活动。然而,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很难让人类全面地认识自然,这恰好说明了神话中的叙述和形象,正是人类在劳动活动中赋予人格化意识的想象产物。有学者认为,“神话是以生产人自身为目的的,这是神话的基本性质。”[1]正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神话,神话也寄托了人类最朴素而又最崇高的理想范式。

任何神话的产生又与人类历史的进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远古神话从创世、生命诞生到族群部落、首领英雄等,都与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演变存在着必然联系。农业文明的天时地利人和,为中国神话的生成创造了和谐的生存土壤。熟悉的女娲冶炼五色石修补苍天,不辞辛劳地奋力拼搏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华夏文明开篇的三皇五帝,作为卓越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带领先民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原始社会的劳动奇迹:伏羲取火、神农身先士卒尝百草、黄帝教导子民播五谷、仓颉四目观天地造文字等。这些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贤良的历史发端,同时也展现出原始先民对充满劳模精神的救世英雄的敬仰。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劳动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凭借劳动成了神或英雄——劳动创造了神,劳动造就了英雄。”[2]

二、巴蜀神话中的劳动内容

按照文化地理学划分,巴蜀神话隶属中国神话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它反映了神秘的古巴蜀大盆地灿烂的文明历史。巴蜀神话以其三个母题:蚕神神话、治水神话、大石神话,彰显出巴蜀大地在农业生产、水利技术等方面的劳动创造价值。那么,巴蜀神话中的劳动内容究竟有哪些?这些劳动内容表现在哪些具体的劳动生产过程里?接下來,将从产生劳动活动的生成环境入手,来理解巴蜀神话中的劳动内容。

(一)巴蜀神话中劳动内容的生成环境

神话的诞生离不开地域环境的滋养。巴蜀大盆地被天然的高山屏障阻隔,造就了“人情物态,别是一方”[3]的独立性,让巴蜀文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此外,四川盆地地处西部高原与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长江流域的交汇地带,位于北纬30度,属亚热带气候,又兼具其他气候特征。这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又促成了巴蜀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渥的自然资源。这些都促使了巴蜀先民在农业、手工业方面具备了先天的优势。

当然,巴蜀地区并不是完全占尽了有利的地理条件,不利的自然环境在带来危害的同时,也激发了当地人民的劳动创造。上古时期的巴蜀地区是经常受到岷江洪灾的侵害。古蜀国杜宇、鳖灵领导先民治水有方,在长期治水实践中发展了水利工程技术。到了秦汉时期,李冰更是率领人民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地理结构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个至今都在使用的以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灌溉了成都平原,使其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二)巴蜀神话中丰富的地域劳动内容

上述介绍了巴蜀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不难发现古巴蜀地区受到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在农业、手工业和治水工程方面有着显著成就。巴蜀神话更是将先民们在这些劳动创造中的勤劳智慧加以神化和想象,形成巴蜀文明的独特样貌,成为延续巴蜀地区生命力的文化溯源。

一方面,从古蜀王权的更迭可以看到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具有劳动意义的神话传说。在《蜀王本纪》《华阳国志》中均有记载到古蜀国的历史:先有蜀侯蚕从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后有王曰杜宇、号望帝,开明立、号丛帝。“大概说来,蚕丛、柏灌时代反映着采集经济为主的生活,鱼凫反映着渔猎经济为主的生活,杜宇则进入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开明则成为拓地千里的强国。”[4]

与此同时,伴随着古蜀“三王二帝”的英雄神话也随之诞生。首先,从名字上来看,蚕丛、柏灌、鱼凫都与农业生产有关。蚕丛教民养蚕的神话传说实质上是蜀地纺织业的萌芽,尔后一直影响到秦汉时期的丝绸织造,从而有了闻名于世的“蜀锦”。次之,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与从帝鳖灵都对蜀地治水有功,神话中杜宇死后羽化为鸟,仍执着于教民以至啼血。此外,不仅蜀地多洪水灾害而创造了君王治水的神话故事,巴地(今川东地区)也有巫山神女瑶姬辅助大禹,巫峡的水患才得以解决的神话传说。

另一方面,从巴蜀地区的英雄首领和出土器物可以看出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传说。祖先崇拜的神话传说是中国神话的一个鲜明特点,巴蜀神话中的祖先崇拜仍然集中在古蜀几代君王身上。比如,中国是桑蚕养殖最早的国家,古蜀地区农桑时代的开启就始于蚕丛。相传蚕丛常着青衣劝农养桑,他死后被蜀地人供奉为“青衣神”,正是带着农桑立邦的传统信仰,蜀地人积极投入生产,不断发展的桑蚕丝绸业逐渐名声海外,四川也成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再例如,杜宇被巴蜀地区的先民称之为“农神”,他的贡献在于从治水方面总结出水利工程技术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关自然崇拜方面,巴蜀神话中对“太阳”的强烈崇拜,胜于中国其他地域神话。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之后,太阳成为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巴蜀地区日照时间少,加之上古时期生产能力有限,导致对太阳的崇拜显得尤为强烈。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古蜀人却创造了最具巴蜀色彩的国家宝藏——三星堆青铜神树、玉石边璋和金沙太阳神鸟。虽然,三星堆和金沙文明至今仍有太多未解之谜,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与器物相关的神化叙事表现出巴蜀先民对农业生产最质朴的渴望和祈愿。

三、巴蜀神话中劳动内容的价值意义

荣格认为,“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形象,然后在不同的时代通过艺术在无意识中激活转变为艺术形象。”[5]换言之,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认识到神话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种显现,它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具有丰富的价值意义。

巴蜀神话中的劳动内容对巴蜀文化的精神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實践方式,它往往体现出某些精神特质。巴蜀神话中的劳动内容展现出巴蜀地区人民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无论是历代帝王对农业、手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还是像水利专家李冰智斗水蛟的故事,都揭示了巴蜀地区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不畏艰难的积极乐观,并且在劳动中还有着丰富的创造价值。在大众的惯有认知里巴蜀是世俗享乐的代名词,这样的精神特质确实也有,但却是以一概全的。巴蜀大地上也不乏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质流淌在巴蜀世代子民的血液里,成就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

巴蜀神话中的劳动内容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产生了久远影响,具有一定的文学原型意义。从蜀地走出的李白,他的诗风富有蜀地传统的浪漫和想象,曾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神话作为《蜀道难》的开篇。晚唐诗人李商隐借助“望帝啼鹃”的原型意象书写了“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动人表达。此外,“巫山神女”“朱利出井”“五丁开山”等巴蜀神话都屡次出现在中国文学里,使作者的创作显现出共同的集体认知,又以文学为载体流传了神话原型本身。

四、结语

几千年来,人类不断从神话传说中获得精神滋养,神话以一种思维模式塑造着人类的行为和价值、影响着民族的精神和创造。当人们再次叙述神话的时候,是否应该去发现神话之于当下能够产生哪些价值引导?这就是本文挖掘巴蜀神话中的劳动内容及其价值意义的原因之所在。巴蜀神话不仅展现着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色彩,还蕴含着与中国农耕文明息息相关的劳动精神。现今,对神话的现代叙述不仅丰富了神话原型的表达,也为重塑当今社会共同的价值理念提供了民族集体的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罗中起.马克思的神话理论——兼评神话学研究

中的几种观念[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32(3).

[2]周艳芳.中、希神话劳动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6).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李凯.巴蜀文艺思想史论——一种区域文化视阈下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黄怡,女,汉族,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猜你喜欢
价值意义
论长征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意义
论长征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意义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论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翻转课堂在远程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分析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习近平群众路线思想探析
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生态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