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C语言实训课中的运用

2021-09-10 23:13黄永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职

黄永平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功不可没。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做中学,核心是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适合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要高于传统教学方法。本文从任务设计、小组划分、课堂互动、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C语言实训课中的运用要点。

关键词:中职;C语言教学;行动导向法

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而他们实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显著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成效,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也就是说,学生要在完成某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完成任务和学习知识是同步的。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因为是学生去完成任务,而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去完成任务,去启发学生思考任务相关的问题。所以,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中职学校的学生,特点就是乐于动手,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去学习知识,能让知识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最终任务的完成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愉悦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行动的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能也是非常有利的,与中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不谋而合,所以,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适合中职课堂教学的。

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看似减少了很多,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做更多的准备,比如任务的选择和设计,比如引导学生的问题等都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此外,在课堂上,学生的组织和课堂秩序的维持也比传统课堂要难一些,所以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学生来讲,这种方式的课堂教学,需要他们去分析任务涉及的问题,并且要提出解决方案,与传统教学相比,不再是简单的理解记忆教师抛出的知识点,而要进行更多的思考,所以,事实上也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

当然,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参与,教师更多的引导和启发,无疑对于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师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行动教学法在C语言实训课中的运用

(一)任务设计

任务是行动教学法的核心,因为整个课堂是围绕任务展开,所以任务的设计特别重要。C语言课程本身逻辑性较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后面的知识往往要对前面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例如数组、函数等都是对前面数据类型、表达式计算、输入输出、流程控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在设计实训任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前后知识点来设计,此外,中职学校学生能力差别很大,在设计任务之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最好能够实现分层设计,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计的任务要有所区别。

例如,“生成随机数”这一知识点,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设计一个任务“生成10个两位数的随机数”,这样一个任务会用到前面的表达式计算、循环流程控制等知识,但这个任务本身实现步骤并不复杂。对于能力一般的同学可以设计任务“猜数游戏(两位数)”,这个任务会用到表达式计算、分支流程控制、循环流程控制等知识,本身实现步骤比上个任务复杂一点。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设计任务“系统出一道两位数的四则运算练习,并判断用户答案对错”,这个任务的实现步骤又比前面的任务更加复杂一点。而对于能力最强的尖子生则可以设计任务“两位数的四则运算练习系统”,这个任务就在上个任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难度。

(二)小组划分

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为了能够保障每一位学生都有能力以及有机会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分组。分组之前,教师可以根據学生以往的表现,将他们进行能力等级的划分,分组之时,一个小组内,应当包含每一个能力层次的同学,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对能力弱的同学进行任务指导,指导的同时,两者可以共同进步。同时,为了课堂的组织,每一个小组中,都应该推选出一位组长,组长不一定要能力强,但一定要愿意为大家服务。当然,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解决思路和解决方式,而不是放任自流,这样,才能够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1]。

(三)课堂互动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得到来自于学生的反馈,做好师生之间的反馈互动,这个时候,教师对于部分困难学生可以开展一对一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成果展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每组可以选择一位代表上台讲解他对于任务的分析、实现的思路、代码容易写错的地方及测试要点,教师则应给于适当的点评和建议。由于整堂课的教学时间相对较为有限,所以,在成果展示的过程当中,也并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来进行,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做好巡回指导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全程加以掌握,在适当的时候给出建议。

(四)综合评价

对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不应该只看中程序最终的运行结果,过程也同样重要,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之时,就应该理出该程序的关键点,根据关键点划分多个小任务,根据每个小任务的完成情况给分。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应该纳入评价指标,总结起来说就是态度与能力都要评价,能力的评价还要过程与结果并重。

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方式,C语言课程的实训任务可以大化小,并且也可以分层次,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现实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分配,这样才能够保障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任务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飞翔.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06.

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中职班主任和家长合力应对学生违纪行为的沟通策略
分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关于中职学校提高“中职升本”升学率的几点思考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从中职与自考衔接问题谈中职会计课程改革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