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问题研究

2021-09-10 23:13刘宇宁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言教学

摘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是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汉文化的推广,也意义深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基础薄弱等因素,导致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受阻,基于此情,文章将从教学方式、方法入手,试析多种不同方式,对于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参考性依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言

引言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文化传承的根本,而在这个知识总量与代谢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对外汉语继续前行呢?笔者认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最为关键一环,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重树学习信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进而加深对汉文化的认知,推动文化的传承,故下文中将对此进行探究。

一、融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元素,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学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既要融入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进行有意义的练习,又要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让学生感觉到有兴趣,能够学以致用,而不是使用让学生感到陌生的、有隔阂感的图片、照片、实物等,或者只是单纯地讲生词、读课文、学语法和机械地做练习。比如,学习姓名、人称代词、国家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所在班级学生或者教师的照片进行练习,在学习 “你叫什么?”“我叫……”“他/ 她叫什么?”“他/ 她叫……”“你是哪国人?”“他/ 她是哪国人?” 等内容时,教师可播放课前拍好的本班学生和教师的照片,当学生看到PPT 上熟悉的面孔时通常会很兴奋,然后积极地参与互动问答练习。同样,学习疑问代词、物主代词、颜色、价钱等相关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所在班里的学生或者教师使用的物品的照片进行练习;学习表示方位、方向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周围熟悉的地点等,这样既直观又高效。

二、采用分组 “PK” 的方式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比赛的形式可以是学生间 “一对一” PK,也可以是分小组PK 等。比赛的内容可以是课文句子接龙、课文内容问答、“我演你猜”或者“我说你猜” 等。根据比赛的时间或完成任务的数量判断输赢,赢的组有奖励,输的组受惩罚。以 “我演你猜” 为例,这个方法适合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A、B 两组,教师表演睡觉、运动、吃饭、洗澡、起床、打电话等动作,让A、B 两组猜,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组猜得又快又准又多,哪个组获胜。再以 “我说你猜” 为例,可以教师描述,学生猜,也可以小组指定某个学生描述,本组成员猜。针对中级阶段的学生,可以猜像手机、旅游、足球等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比如让学生猜西瓜,教师描述说:“这是一种水果,夏天人们常常吃,又大又圆,外边是绿色的,里边是红色的……” 还没等说完,学生就会猜出来是西瓜。针对高级阶段的学生,可以猜像麻将、饺子、网瘾等蕴含文化意义或抽象意义的词,这就要求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猜出来。比如西施,教师描述说:“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非常美丽,美丽到什么程度呢?当她在水边时,连鱼儿看到她美丽的身影,都忘记了游动而沉到了水底。你们猜这个美女是谁呢?” 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竞猜。更多的学生很想挑战一下描述,这样一来学生对词汇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三、营造全中文的学习氛围

营造全中文的学习环境,可以从布置教室开始,教室的门上可以贴上 “你好”“欢迎”“请进” 等可爱的汉字图片,教室的墙上可以挂着学生亲手做的 “词汇树”“中国名人像”“汉字名片” 以及学生写的书法条幅、涂了颜色的京剧脸谱、写着汉字的纸扇……随处可见的中文元素不仅体现在精心布置的全中文教室,还应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中。以给学生起中文名字为例,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给自己起一个既好听又别致的名字,并说出自己名字的含义。学生很喜欢这一环节,有些学生给自己起了 “周末”“美丽”“太阳”“高兴”“明亮” 等名字,有些学生起了 “晨曦”“觅”“飞龙”“李虎”“荷花”等名字。教师每次上课时称呼这些名字,学生之间每天彼此称呼这些名字,那么学生对于这些词汇的印象自然会十分深刻。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作业方式

1、微信提交作业

教师针对初级班的学生可以利用微信完成听、说、读的作业,当然,针对中高级班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完成书写作业。微信的语音、视频功能和具有的即时性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效性,减少了纸质作业提交、批改、返回、纠正等诸多中间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无论是淡化汉字书写的初级阶段,还是听、说、读、写全面要求的中高级阶段,都可以使用微信检查学生的作业。

2、给影视片段配音

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方式,也是练习汉语良好的途径。教师事先选择几段符合学生汉语水平的电影或电视剧中的片段,可以是同一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不同片段,也可以是不同电影或电视剧中的片段,但片段的内容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小组成员按照片段中的故事情节分配角色,课下小组成员聚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配音练习。影视片段提供了特定的情景,学生通过反复模仿片段中的声调和语气,可以起到练习听说的作用。上课的时候,教师播放已消声的影视片段,各组进行表演,表演成功的组获得奖励。

结束语

综上,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意义深远,而面对其在当前开展中所面临的阻碍,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元素,并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采用给影视剧配文、翻译等方式,则可以帮助学生重树信心,以全新姿态融入到汉语的学习中,进而实现汉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叶.浅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长江丛刊,2020(22).

[2]李晓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翻转课堂”[J].文教资料,2020(17).

作者简介:刘宇宁,出生日期:2000.7.11,性别:女,籍贯:辽宁省本溪市,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学校:辽东学院

辽东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0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语言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