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1-09-10 23:13陈练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策略课堂教学

陈练华

摘要: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本文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体育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体育课程,学生能掌握并形成终身体育所需的体育情感与素质,体育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并能形成所需的体育意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创设体育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游戏活动,是生动有趣的,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地走进游戏中,通过体验不同的游戏活动,掌握不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地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还可以受到游戏中德育因素的熏陶,塑造良好的道德认知,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基于此,在实施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笔者会联系教学需要,为学生们创设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活动。

以“前滚翻”为例,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立足该体育项目的特点,笔者精心地创设了“滚西瓜”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在学生们体验游戏的过程中,笔者还在一旁,对学生们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有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则立即给予鼓励,说上一句:“加油,你一定可以达到终点的。”或“加油,老师看好你呦。”简单的话语,对学生们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笔者的赏识下,学生們坚持不懈地锻炼,完成训练任务。在此过程中,笔者还善于发现那些动作标准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全体学生面前进行演示,以此使其他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模仿,掌握前滚翻技巧,同时受到动作美的熏陶。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后,笔者和学生们一起将本节课使用到的垫子整理好,运送到器材室。如此教学,不仅使学生们在体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了前滚翻技巧,锻炼了身体,还潜移默化地磨炼了意志品质,便于践行良好的行为,提升自身的发展效果。

二、设计个性锻炼目标,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初中是学生追求个性、表现欲强烈的一个阶段,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教师可以学生的喜好以及日常的教学项目为基础,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锻炼目标,以此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并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运动习惯。如此,教师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健康行为意识,并且使学生在不断促进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加深对坚毅等体育品德的认知。

以篮球教学为例,初中阶段的男生大都喜欢这一运动,且常常会在课后邀请好友共同去篮球场进行运动。教师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统计好班级中喜爱篮球这一运动的学生。并在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将他们组织起来,然后以布置任务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弹跳等运动能力、运球与投篮等技巧、团队协作的能力。

比如,小组成员A投篮精准度较高,但是其跳跃高度比同身高的其他学生要差,且在日常的长跑准备活动中,其表现出了耐力较低的情况。对此,教师便可以对该学生提出需要加强弹跳能力、耐力锻炼的训练目标,并具体提出每日慢跑1000米、进行10分钟分组跳绳训练的建议。在设计完学生们的个体锻炼计划后,教师需要将这些计划发送给学生家长,让学生能够在家长的辅助下进行自我检测,进而意识到教师所给建议的价值。对于班级中拥有其他喜好的学生,教师需要进行同样的操作。如此,教师便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全体学生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

三、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发展学生体育品德

无论是日常体育项目或者较为另类的体育项目,教师都需要融入体育品德的教育。体育品德包括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个人体育品质三方面内容。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并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包括且不限于学生个体的竞赛活动、小组合作或者竞赛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竞赛、成败、拼搏,并通过活动之后的互相评价与鼓励对学生进行体育品德的直接教育。

以“健美操”为例,在实际教学中,男生的锻炼积极性明显没有女生的积极性强。具体表现在,女生们大体都能够有力地完成各种动作,而男生们动作普遍稀稀拉拉。对此,教师可以从三个方向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爱运动、爱“美”、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首先,教师需要从男生中寻找榜样。每个班级中都有那么一两个性格外向的男生,这些男生会不受其他男生影响,在学习中能够勇于表现自我。教师便可以将这些男生塑造成榜样,在男生群体中对其进行表扬,以此激发其他男生的不服输精神。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男生群体与女生群体的竞赛活动,并表明竞赛的主要内容是整体的精神风貌与动作的力度与准确度。通过前两个策略,教师能够提升班级学生心理承受力。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将学生的健美操学习效果作为学生个人的挑战,然后将学生组成同性的四人小组,让学生们在四人小组中观察彼此的学习质量,并以互相鼓励的方式进行互助提升。总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三个策略提升学生的健美操学习质量,让学生们都通过健美操的学习认知到运动对身体、心态的双重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追求良好精神风貌的体育品德。

结论: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应该紧跟改革的步伐,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未来人才。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将是一个较长的周期性过程。教师是学校中特有个体的一部分,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讨论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的策略时,首先需要想到的,也应当是教师的意识问题。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创新教学,以达到体育课程中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良好渗透。

参考文献:

[1]王自成.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20(27):159.

[2]李少虎.竞赛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2):190-191.

[3]芦慧霞. 豫北县城初中体育课教学准备规范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4.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大都中学 514435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有效策略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