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的影像特征和研究进展

2021-09-10 07:22刘英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影像学

【摘要】烟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尚不明原因,而且具有特发性的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脑血管病变,近些年随着检查技术和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烟雾病检出率也逐年提高。烟雾病的主要表现是存在缺血性改变和出血性改变。但在临床治疗中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对烟雾病的认识和诊断手段了解并不全面,所以积极的总结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十分必要。本文基于此进行简要的研究,以期待所得结果能够为相关诊断领域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烟雾病;影像学;脑血管病变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5-077-02

烟雾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不明原因的一种特发性、进行性加重的脑血管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得出[1],烟雾病在东亚等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些年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关于烟雾病的检出率也在逐年提升。目前对烟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统计发病的群体可以得出女性的发病人数普遍多于男性,儿童的发病群体要普遍多于成年人。当前在对烟雾病的认识和诊断方面有一些医务工作者缺乏必要的认识,所以为进一步的研究烟雾病的影像特征,本文可进行此次綜述。

1.关于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及解剖学简述

烟雾病是卒中导致的一种神经科症状,会存在多种卒中临床症状表现,同样会使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和不自主运动等。病理检查不会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炎性损伤而导致的狭窄或血栓形成的病理性改变,但发病后会累积颈内动脉末端到大脑前动脉近端、大脑中动脉近端甚至是大脑后动脉近端。发病的动脉管腔表现出进行性狭窄甚至闭塞,颅底会出现异常的新生毛细血管网,并生成大量侧枝循环[2]。血管造影的时候会表现出如同吸烟时喷出的喷雾状的改变,因此命名为烟雾病。烟雾病侧支循环血管存在细小的侧支血管的扩展或新的穿支动脉生成,侧支循环血管和大脑中动脉的远端分支有相连的关系。

2.关于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2.1血管造影技术的影像学特征

血管造影是对烟雾病诊断的金标准,它可以准确评估人体的颈内动脉、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相关病变的部位以及病变的程度。这是一种可动态成像的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烟雾病的影像可表现为6个阶段:1.双侧的颈内动脉存在末端狭窄;2.颅底存在异常的血管网形成;3.狭窄和闭塞情况加重,可观察到成片的典型的烟雾状血管网;4.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前端、大脑中动脉近端完全闭塞,烟雾状的血管较少,但颈外动脉经软脑膜动脉向颅内代偿增多;5.“4”的变化进一步加重,也来自颈外动脉的血供为主要血供;6.这一阶段大脑的血供基本上完全依靠颈外动脉的血供。但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这是一种有创检验的手段,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创伤;其次这种检查成本较高,而且检验科的医生也会存在一定的辐射伤害,所以很难大规模的推广。

2.2MRI技术检验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

MRI属于最近几年神经内科当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影像学诊断手段,这种诊断方法也被广泛的应用在烟雾病的诊断当中,并且能发挥良好的诊断作用。经过MRI诊断烟雾病会观察到患者的脑动脉狭窄和闭塞而导致的相对应的供血区域出现烟雾状的血管破裂或梗死而导致的脑出血。而且MRI诊断烟雾病会将“常青藤征”当做是烟雾病的主要影像学特征表现,并且被临床所重视。通过这种手段诊断患者会观察到大脑半球的颞顶叶为主的皮质软脑膜出现大量的散射高信号。并认为主要病机可能和大脑后动脉,通过软脑膜带长同侧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的供血区域存在关联[3]。但在常规的临床诊断中,“常青藤征”往往因为表现不典型而未被重视。也有研究认为利用高磁场MRI FLAIR序列能发挥更好的检出效果,而“常青藤征”的分级也和烟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脑缺血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所以可以将其作为烟雾病治疗之前的诊断和评估的方法。也可将其应用在术后治疗和评估当中[4]。

2.3TCD技术检验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

首先需要明确TCD不能直接观看患者的颅内血管的图像,这项技术需要通过对人颅底血管的血流形态进行分析,然后间接性的推断颅内的血管病变种类和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其他的检验手段相比,这项检验的检查所需时间短、无辐射、价格低廉,但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不足。所以在诊断的时候很难进行精确性的诊断,也不能为患者的临床确诊提供依据,但这项诊断可动态的观察患者的血流状态和血液流速特点,所以可以因为烟雾病的早期筛查以及术后的疗效评估发挥作用。特别是在脑-硬脑膜-动脉融通术以后的疗效评估中,通过TCD技术能够实现对患者的颞浅动脉血流的定期检测,也可以通过观察频谱的形态以及D组化情况,来改变其平均血流的升高和变化情况,实现对侧支循环的生长与代偿等情况进行监测。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及研究进展。烟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多种多样,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的检查手段会被应用到烟雾病的诊断和筛查当中。而且最近几年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国的烟雾病的实际发病率要相对于日韩等其他东南亚国家而因此也需要临床医生能够与时俱进的利用多种诊断手段来提升对烟雾病的临床检出率,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都能及早的得到准确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朱乾渺,吴伟.烟雾病血管搭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04):345-350.

[2]陆夏,马妍.烟雾病的血管壁解剖病理——从基础到影像[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1,15(01):41-43.

[3]傅鹏,魏玲格.核医学影像技术在烟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20(02):105-108.

[4]罗慧,丁长青,孙迎迎,丁爱兰.烟雾病颅脑磁共振影像学诊断特征分析[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9,7(04):227-232.

作者简介:刘英(1994-9),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内蒙古包头,学历:在读研究生,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方向:烟雾病。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000

猜你喜欢
影像学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从医学伦理角度审视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工作细节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影像学移动度测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中的应用
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分析
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在影像学中的研究进展
探讨X线检查与CT检查在诊断鼻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2015有梅生,不!不仅是梅生 之友与梅生共同开启“世遗影像学”大门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肢体神经鞘瘤诊断可信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