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究竟该怎么做

2021-09-10 07:22冯益身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术式息肉胆汁

冯益身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5-109-01

目前国民健康生活意识不断增强,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已经常态化,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体检报告解读的求助或咨询,胆囊息肉究竟怎么治疗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下面就简述一下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及治疗参考意见。

一、概述:本病大部分是体检时由超声检查发现,无任何症状居多,但术前难以区分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所以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随着腹部超声的广泛应用,胆囊息肉已成为常规超声检查中较为常见的病变。病因主要在于一方面胆固醇代谢不良,肝脏细胞分泌胆汁的功能出现了紊乱,而胆汁酸作为胆汁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固体成分,其比例大约占85%。胆汁中的总胆汁酸水平降低及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时,胆固醇析出,从而明显促进胆固醇性息肉的形成。二是慢性炎症,炎症刺激可使胆囊黏膜增生,突出而形成胆囊炎性息肉。三是饮食不规律者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胆汁淤积。四是社会压力过大者应激状态下,内分泌紊乱,机体稳态易失衡。五是饮食油腻,经常饮酒者胆固醇会增高,诱发胆固醇息肉几率大。六是诱发因素,年龄虽然不会直接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生,但与发病存在一定的关联,50岁及以上者发病率相对较高。

二、胆囊息肉的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胆囊息肉有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临床症状,会干扰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胆囊息肉有可能会出现癌变,所以说,对于胆囊息肉的认识要全面才行。目前一般将胆囊息肉样病变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肿瘤性息肉必须要手术治疗,虽然大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良性病变,但在常规的超声检查中很难区分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所以如何在术前鉴别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非常重要。恶变的因素包括:直径超过1cm,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者。大小及年龄是预测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最有价值的参数。所以对于有明显症状的病人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它胆道疾病后宜行手术治疗,无症状的病人有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合并胆囊结石及胆囊壁增厚这些恶变高危因素者,息肉在短時间内长得很快或多发息肉及息肉长在胆囊颈部,我们还是建议积极手术治疗。其余胆囊息肉患者则需长期随访,当其直径超过10 mm或者出现症状时推荐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术,推荐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也就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样患者的恢复会更快一些,手术创伤也会进一步降低,手术切口的愈合也很美观。在围手术期,要加强抗感染、止痛、营养支持等治疗,要维持好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要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换药处理,避免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手术以后,要鼓励患者适当的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现在有些医院仅做息肉切除、保留胆囊的手术。这种术式是不合理的,国际上对这种术式不予认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术式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三、日常健康管理:调整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很重要,一是改变喜欢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的不良生活习惯,吃好早餐,多饮水,加强锻炼。二是不要暴饮暴食,规律作息,切忌久坐不动。

成都市双流区第二人民医院(成都610200)

猜你喜欢
术式息肉胆汁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脾气不好可能得了胆汁病
69例宫颈肌瘤的手术途径及术式研究
从唇裂继发畸形修复评价单侧唇裂修复术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