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节目舆论导向功能研究

2021-09-10 07:22武宸旭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舆论导向全媒体

摘要:本文探讨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当下面临的受众流失、话语权弱化等挑战,提出从内容、形式、传播渠道这三方面积极转型,可以使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在全媒体语境下有效提升话语权,并利用全媒体这一媒介生态环境的优势化身为“新主流媒体”,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关键词:全媒体;电视新闻节目;舆论导向;受众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097-03

一、电视新闻节目舆论导向的理论内涵

电视新闻节目通过主持人、话题等元素的设置,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传播,成为被受众接受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由此可见,电视新闻节目作为新闻传播事业与电视节目类型的结合体,不仅具有文化娱乐功能,也具有服务于社会治理的舆论导向功能。

(一)通过议程设置引导公众舆论

在媒介生态学的视域下,媒介的功能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等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全媒体传播体系使这些因素成为更加完善的体系,对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其他层面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自媒体利用这种传播体系链接各个领域,在获得流量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煽动性信息的传播随着情绪化舆论声音发酵,极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公共危机。

而电视新闻节目与自媒体不同,我国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电视新闻承担着社会责任,这些制度优势使新闻内容有体系化的生产制作流程。因此,较非主流媒体而言,传统电视新闻更具专业性,能更好地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电视新闻节目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强化,使受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新闻内容背后的科学评判,这种客观的引导能直接将非理性的情绪化舆论扼杀在摇篮中。

(二)通过公共交流打破信息茧房

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认知、知识素养、情感经验等因素不同,不同人会对同一新闻信息作出不同的判断,在个性化推荐的网络社会中,受众会接收到更多具有个人倾向性的信息言论,以至于将自己禁锢于信息茧房之中。

当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空间距离愈发遥远,而虚拟空间距离则愈来愈近。电视新闻节目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将科学加工后的新闻内容投掷于公共舆论场中,受众在通过观看节目获得新闻消息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接受节目带来的讨论和其他声音,从而参与公共交流,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

二、当前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的挑战

(一)受众流失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媒介使媒体与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之外,还出现了一批交互性更强的社会化社交新媒体。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受众离开传统媒体的阵营转向新媒体平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年轻用户,更是完全脱离了传统广播电视的语境。

笔者认为,传统电视受众流失是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诸多特点导致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交互性较强。受众在新媒体平台上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其在转发、评论、发布内容的同时,就可以被视为独立的信息传播者,他们可以和意见相同的人迅速组成话题意见社群,与意见不同者进行意见的互换沟通,甚至对一新闻事件展开辩论。在个人意识逐渐增强的当今社会,这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参与行为,有利于增强用户的社会认同心理,满足其社会需求。其二,语态年轻化。新闻除了传播功能、舆论导向功能,还能够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笔者浏览爱奇艺、优酷、腾讯这三大视频类新媒体平台发现,它们都开辟了“奇闻轶事”这一板块,这里的“软新闻”的内容改变了长期以来受众对新聞的刻板印象,以一种相对轻松的姿态表述普通老百姓身上的事件,使新闻具备了一定的娱乐功能。其三,传播速度较快。现阶段,媒介终端的发展使人人皆为自媒体,一个新闻事件的传播往往只是某个用户发布文章、视频或图片引起的。在全媒体生态环境下,媒介的深度融合可以使某一平台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实现矩阵式传播,从而迅速地被广大网友知晓,其传播速度和辐射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综上所述,与新媒体缺乏技术链接的传统电视媒体自然无法吸引受众,成为其接收信息的唯一选择。

(二)新闻内容滞后

在万物互联的全媒体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队伍的壮大,媒介生态经历着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发展。具有矩阵式特点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能够很好地将用户、平台、行业、区域等多重角色串联起来,不同平台的声音也可以互相传达。一旦某一网民的言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那么这一话题社群的壮大就会演变成舆情民意,在网络甚至是现实社会中形成巨大的力量,这也使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困难。

舆论导向功能作为新闻节目最重要的功能,通过传播新闻事件的真相,实现舆论的正确引导。特别是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客观及时的新闻传播可以及时有效地打消民众的恐慌。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尚不完善、受众较为被动,新闻媒体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反应和准备。然而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媒体介入时间出现了“黄金3小时”或“黄金4小时”的说法[1],也就是说在事件发生后,媒体仅有3~4小时的反应时间,并需要在这个时间内进行报道和回应,一旦媒体介入新闻事件错过这一最佳时机,就会面临专业权威性不足、传播能力降低等危险,从而降低舆论导向的效能。

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电视新闻节目高成本的制播流程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完成,这就会导致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已在新媒体平台发出相关信息和言论,并在多次传播中产生了舆论话题,而电视新闻节目才刚完成对事件选题的策划,甚至刚得到这一新闻事件的相关话题。这难免会导致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存在滞后性,使其无法及时介入新闻事件当中,从而错过进行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尤其是网络上还存在一些社会责任感较差的新兴自媒体,在资本的作用下,这些媒体甚至会扭曲新闻事件的真相,对普通群众产生错误的引导,引发舆论危机甚至诱发公共危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件的判断和科学决策的效率。

(三)话语权弱化

米歇尔·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一文中,提出了“话语即权力”的观点,“话语权作为一种传播优势和一种深层影响力,既是社会影响力和传播能力竞争的结果,也是传播能力在社会秩序中持续竞争的过程”[2]。话语权在某些突发事件发展的关键节点,甚至被视为一种其他发声者不具备的特殊权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科学技术尚不发达,受众与电视媒介之间有很远的空间距离,这种空间距离延伸为心理距离,使受众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成为一种约定式的仪式化行为,正因如此,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在受众心目中愈发明显。而在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群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收新闻消息,短视频类型的新闻节目也更加符合当今群众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工作者造成了不小的挑战,同时也使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被弱化,进而对其在舆论导向中的话语权及传播能力造成影响。

虽然新媒体平台的新闻短视频较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有生产传播速度快、成本较低、用户黏性强等优点,但随着网络信息的爆炸式传播,这些新媒体平台往往需要通过新闻内容的选择和话题的营销满足强大的用户需求,随之带来一些无用、无意义的“垃圾新闻”。而传统的电视新闻则在较高的制播费用、专业的新闻制作团队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等诸多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下,质量得到了相对的保障。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这些被称为“民间舆论者”的网络用户一改以往单一被动接收者的身份,扮演着传播者、接收者、消费者等多重角色,其在网络平台的行为影响着新闻事件的舆论走向。由此可见,想要树立权威,必须坚守“内容为王”的底线,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新媒体融合转型,有效提升话语权,使“铁肩担道义”的舆论导向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电视新闻节目舆论导向功能提升路径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临受众流失、话语权弱化的挑战,并且由于缺乏新技术的融合,在全媒体语境下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存在新闻信息发布滞后、形式呆板固化等问题。笔者认为,从内容、形式、传播渠道这三个方面进行积极的转型,可以使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在全媒体语境下有效提升话语权,并利用全媒体这一媒介生态环境的优势化身为“新主流媒体”,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一)大数据实现内容深挖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社会,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网络信息存在价值密度低的问题,面对突发社会热点事件,一些不良媒体想借机抓住“眼球经济”,为博人眼球肆意编造谣言。这些自媒体人在金钱的诱惑下,对公共事件进行歪曲,大肆煽动话题进行炒作。美国学家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这一词,意思是在信息传播活动下,通过对新闻事件的信息选择、加工、重组,给受众营造一个“似而非环境”,而非是镜像的客观内容。标题党类的“烂尾新闻”缺乏对内容的深挖,容易使受众陷入错误的拟态环境,从而引发情绪化非理性的发声及无序的政治参与方式。

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的报道上,往往忽略了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背后的事实结果和反思等内容的深度挖掘,从而制造了同样数量庞大、价值密度低的“烂尾新闻”。要避免这种“烂尾新闻”对资源的抢占以及对舆论走向的误导,要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实现新闻事件从产生到发展的全流程报道呈现。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不同的舆情热点以及传播者的职业、地域、年龄、团体等内容,并且能够将虚拟网站的新闻数据、论坛数据、博客数据、微博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舆情热点在不同舆论场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有深入了解,进一步掌握不同舆论场传播的舆情类型。

疫情期间,由白岩松主持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1+1》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利用了大数据技术,对网络上民众讨论的有关疫情的话题进行分析筛选,并根据具体问题连线相关专家进行解答。舆情数据的及时监测分析功能能够帮助民众梳理某一公共事件的舆情走向,并呈现出最广大的民情,不仅保障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更可以使新闻报道具备真实性和权威性。

(二)多层次创新节目语态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类型较为呆板,表现形式单一,通常以一人阐述、两人对话访谈等形式进行新闻内容的表达。当今的全媒体时代,在网络上较为活跃的传播群体多为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要通过这一群体达到舆论导向的功能,就要转变传统的表达思路,采用年轻化的表达形式和故事化的语态,将防控式的强硬语态扭转为疏解式的对话沟通,实现理智与情感的融合。

拉近与广大年轻受众的距离,与广大受众实现有效对话,需要更年轻化、潮流化的表达形式。近几年,央视的节目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2013年,大型互动新闻求证节目《是真的吗》在中央2套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该节目用輕松的语调、活跃的气氛,叙述严肃的新闻事实,一改新闻类节目以往严肃刻板的展示形象。该节目由多个生动活泼的环节构成,将严谨的新闻调查与生动有趣的综艺娱乐、幽默的脱口秀等元素进行结合,实现了新闻类节目的转型。

故事化的语态有助于引发受众的共鸣,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故事化传播内容,二是故事化传播方式。例如,疫情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的微信公众号开通了“天使日记”专栏报道。与以往的新闻事件报道不同,“天使日记”专栏隐藏了传统主持人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每一个身处抗疫一线的医护及其他工作人员,由此拉近了传者与受者的距离。在对某一事件的报道中,也以医护人员的日记内容取代以往的新闻式报道写作,第一人称的视角使受众将“本我”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代入了“他我”的故事中,产生仿佛亲身经历了一般的感觉,从而产生共鸣。这种方式能增强内容的感染力,寓理于情,有效提升舆情引导能力。

(三)“网台联动”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传播模式在新媒体环境面临冲击,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其制作的新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局限。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给传统媒体的发展树立了指向标;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新闻生产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在2017年正式上线,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发展传统主流媒体的范本和新思路;2019年央视新闻入驻抖音,标志着网络新媒体已经具有了“新主流”的话语权。

随着新媒体的主流化,主流媒体也急需迈出新媒体化的步伐。例如,《中国舆论场》作为国内首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于2016年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中国舆论场》通过大数据分析全媒体平台的舆论热点,根据每期的不同特点邀请各领域的专家进行专业解读,并与网络平台合作,采用融媒体模式,在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等平台搭建传播矩阵,发起话题讨论,一度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由此可见,传统媒体链接新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全媒体的生态环境,从而壮大新主流舆论阵地。

四、结语

由于广播电视的喉舌功能,电视新闻节目能够通过新闻事件真相的报道以及政府、专家对事件的科学研判,让民众对事件有客观的认识,尤其是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电视新闻节目能够起到舆论导向作用,从而避免非理性舆论引发公共危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使媒介成为一个更加系统的整体。传统电视新闻节目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新闻话题进行筛选,利用融媒体技术与网络平台合作搭建传播矩阵,能够有效转型,增强传播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电视节目的“主心骨”作用,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参考文献:

[1] 朱春阳.全媒体建设之全程媒体[J].当代贵州,2019(35):80.

[2] 陆小华.数据话语权:国际传播的战略性竞争焦点[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0):1-6.

作者简介:武宸旭(1998—),女,河北邯郸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节目舆论导向全媒体
电视新闻编辑舆论导向的新运用
基于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
数字出版产业引领功用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技巧初探
浅析香港与内地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化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