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

2021-09-10 07:22谢婷婷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4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治疗效果

谢婷婷

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应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笔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回顾性分析89名于安徽省立医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治疗期间记录的相关资料。结果  资料显示所有患者在完成康复治疗计划之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并且没有发生脂肪栓塞以及气栓塞等临床症状,无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并发性疾病出现。术后患者大多于半个月的时间实现独立行走和出院。所有患者整体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用康复训练治疗的过程中,有助于患者术后各项身体功能的恢复,并且在整个护理和治疗过程中不会发生影响治疗时间与效果的并发性疾病。因此笔者以为在临床在对接受人工全系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1-055-02

在当前医疗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假体设计较之从前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人们越发的重视起患者在术后的康复锻炼。在对患者行全系关节置换术之后我们必须重视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一、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笔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回顾性分析89名于安徽省立医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治疗期间记录的相关资料。所有研究对象之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人数分别为59人和30人,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的患者分别为41周岁与83周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3±4.6周岁。接受治疗的患者病程在3年到22年之间不等。在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發现有71名患者为骨性关节炎。对于所有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都是用进口的假体,并且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在术后所有患者所接受的康复训练都是在专治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之下进行。

1.2方法

2.1、康复差异

考虑到所有患者差异,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接受TKR治疗的患者大都属于一些年体弱的老年人,而膝关节作为一个行走负重的关节,我们必须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兼顾到患者的全身以及一些其他的部位。一般情况下接受人工全息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膝关节本身以及周围的组织上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病变。所以只能逐步对患者的功能水平进行恢复,避免由于操之过急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伤情况发生。

2.2、康复评估

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的过程中主要需要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全身状况、膝关节的局部情况、患者心脏等器官的功能情况、所感受到的膝关节疼痛感、活动过程中畸形的程度以及肌肉的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兼顾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生活受到的影响。

1.3、术后康复

在手术1天到3天的时间内对患者患肢应用弹力绷带进行环绕绑扎,伸膝位石膏之后对于患者的患肢加以固定。每天进行下肢血运仪2次,结合实际情况应用3天到5天的时间。待到患者麻醉感消失之后开始对患者做足趾与踝等各个关节的主动屈伸以及一些环转运动,随后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待到患者完成手术3天之后可以由相关的康复治疗师协助患者离床尝试进行站立,站立时间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一定的延长,并在患者术后早期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功能性的锻炼。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并且进行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有效的手法帮助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屈曲或者伸直。协助患者进行的早期功能锻炼降低炎性反应发生的可能性,避免患者肌肉出现萎缩等问题。

1.4、术后镇痛

在患者完成手术的24小时之内对患者肌注100毫克的盐酸哌替啶,每个六个小时为患者肌注一次,24小时之后每天为患者施用2次奥施康定,并且配以200毫克的西乐葆,要求患者每天口服一次。随后结合疼痛情况对于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1.5、术后抗凝

在手术完成并对患者将硬膜外导管拔除之后的两个消失对患者给予皮下注射6000U肝素,每天为患者注射1次,整个注射持续时间为7天。

1.6、行走训练

在患者完成手术后伤口引流管已经拔除的情况下,患者的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我们可以适当的鼓励患者进行一些下地站立的练习,由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从旁搀扶,待到患者站立之后在缓慢的将重心向着患肢站立进行移动,如果患者没有特殊的不适情况则可以让患者独自扶腋仗进行行走。如果患者有头晕感或者膝关节胀痛感出现的话则立刻停止训练。通过协助患者进行一些早期的行走训练能够使他们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性与协调性得到有效的改善,由此可以使关节保持较为良好的稳定性,降低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或者一些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

1.7、生活训练

可以协助患者进行一些关节下蹲训练、上下楼梯练习、踏静态自行车等练习,但练习的过程中避免不平整的路面。这一阶段的练习过程需要保证患者的膝关节屈伸能够达到活动自如的效果,并且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力量,以可以自然蹲坐和正常行走为达到标准。

二、结果

要求所有患者全部完成上述的锻炼计划,并且所有患者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患者在治疗之后没有表现出气栓塞或者脂肪栓塞等临床症状,并且在完成手术之后不存在影响肝功能的并发性疾病。在对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后的一周时间里患者均可以在腋拐的支持之下进行直立行走,并且在手术完成得半个月之后大部分患者都在可以行走的情况之下出院。

三、讨论

在当前假肢设计越发完善的情况下推动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在临床之中的广泛应用,在对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感,并且使他们的膝关节畸形得到矫正,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状态,这些效果的实现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如果患者不及时膝进行活动,手术后新生胶原组织会在关节周围沉积,在一定程度上对膝关节的运动造成限制。直接造成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使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受到影响。所以,协助和引导患者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着较大的裨益,并且能够使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得到一定的加速,降低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持续时间。患者术后康复活动的效果对于手术的效果会造成直接的影响。笔者为了分析在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应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临床效果,特回顾性分析89名于安徽省立医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治疗期间记录的相关资料。资料之中显示所有患者在完成康复治疗计划之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并且没有发生脂肪栓塞以及气栓塞等临床症状,无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并发性疾病出现。术后患者大多于半个月的时间实现独立行走和出院。所有患者整体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笔者以为在临床在对接受人工全系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并且临床之中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秦呈燕,张海苓,贾存显.床旁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1): 67-69.

[2]刘琦.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持续被动运动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0):94-97.

[3]程丽.重度类风湿性膝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J].华西医学,2014,29(01):124-125.

[4]田治标,俞益火.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现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5):2028-2029.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00)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治疗效果
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