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种子

2021-09-10 07:22刘腾辉
关键词:旱烟田头瓜田

刘腾辉

天空不总是蔚蓝的,会有刮风下雨的时候;人生之路不可能总是平坦的,一定会有坎坷。《微笑的玉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磨难,我们不能灰心丧气,更不能一蹶不振,而是要学会勇敢面对。《微笑的玉米》采用以事喻理的写法,先叙述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然后画龙点睛,揭示人生哲理——无论遭遇多大困难,只要不丧失信心,就有希望。作者揭示主题的手法很有艺术性,一是借用故事中父亲的那句话“西瓜遭了殃,还有玉米”,再将其意加以引申、拓展;二是巧用一个关于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比喻,表现了做事要有信心的重要性。这些文字都与农事有关,从而使议论与叙事紧密地连在一起,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西瓜遭了殃,还有玉米”,只要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怕困难,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微笑的玉米

马亚伟

大平原无边无际绵延开去,千里沃野,坦荡开阔。清晨的土地,刚刚睡醒一样,打着呵欠,腾起潮润润的水汽。泥土的气息,厚重绵长,从四野漫散开来。金色的晨光,纷纷披落。

父亲坐在田头,一脸欣喜。他抽着旱烟,啧啧道:“咱这地方,真是宝地啊,年年风调雨顺,种什么长什么。”父亲是种田的好手,很多年里,父亲把土地当作根,他自己已经像土地一样,对每种作物的秉性了如指掌,他会娴熟地侍弄它们。

那一年,父亲种了两亩地西瓜,长势非常好。西瓜成熟了,父亲找人帮着把西瓜摘下来,又圆又大的西瓜被整齐地码放起来,田头堆起了一座座碧绿的小山。这么多西瓜,在当地卖不完。父亲早早和叔叔大伯们商量好了,他们找来了大车,要去大同或者包头卖西瓜。究竟是哪里,童年时的我分不清。对于我来说,那些地名,仅仅是远方的象征,代表着父亲此去将是万水千山。

我们都以为,这车西瓜一定会卖个好价钱。可是十几天后,父亲和叔伯们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每个人都胡子拉碴, 一脸沮丧。原来,半路遇上暴雨,西瓜爛了大半,剩下的减价处理掉了。毫无疑问,这次赔大了。

所有的心血,就这样毁了。母亲心疼得大哭起来。那几天,母亲不吃不喝,愁得不行。我和妹妹们知道,父亲给我们买裙子的承诺也兑现不了了。瓜田里,剩下的西瓜寥寥无几。昔日茂盛的瓜田,显出衰败的模样。父亲在瓜田里抽着旱烟,眉头凝成一个“川”字。忽然,他把手中的旱烟狠狠一丢:“西瓜遭了殃,不是还有玉米吗?玉米收成好,咱也有指望!”

以后的日子,父亲天天在玉米田里忙。间苗、浇水、除草,父亲把所有的汗水都挥洒在玉米田里。我们眼看着玉米拔节一样长,粗粗壮壮的玉米,仿佛都铆足了劲儿,要为父亲争气。玉米长到一人多高了,修长秀颀,三亩多玉米田,连成一片碧绿的波涛。家乡肥沃的土地,愈发显出厚重的底色。风过处,玉米叶子水袖一样舞着,“刷拉拉”作响。父亲的脸上,一片憧憬。

秋风吹过千里平原,玉米熟了。成熟的玉米田泛着黄色,显出迷人的风韵。棵棵玉米上,那硕大的玉米棒子,仿佛植株上醒目而荣耀的标志——又丰收了。瞧,很多玉米拱出了外皮,露出粲然一笑,籽粒玛瑙一般饱满莹润。玉米金黄的牙齿在秋阳下灿灿生辉,那种黄色 ,就是一个个动人的笑靥。田里的玉米在笑,笑得那么恬然自得,那是丰收的微笑,无比生动。爽朗的秋天,天无边无际地蓝着,云自由自在地飘着。玉米田里的我们,笑声连成了串。好收成,就有好日子。那一季,我们收获的玉米快要把粮仓挤爆。

以后的日子,父亲的那句“西瓜遭了殃,还有玉米”,就成了我们一家人都能心领神会的语言。每当遭遇困境,我们就学着父亲的语气说:“西瓜遭了殃,还有玉米。”大家知道,只要像父亲一样不灰心、不丧气,就会收获满地微笑的玉米。

生活的原野上,到处都有希望的种子,只要信心还在,希望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旱烟田头瓜田
孝顺的儿子
关晓凤
烧毛豆
猎枪
浇瓜之惠
父亲与他的旱烟
孝顺的儿子
暮色
宋就不计前嫌
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