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捡来的笨蛋

2021-09-10 07:22郑高兵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思笨蛋辅导

郑高兵

15岁的初一女生思思(化名),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童年遭受心灵和身体双重创伤,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出现失眠、自我伤害、幻听等情况,初中入学后情况愈发严重,出现了极度自卑、交流障碍等症状。作为思思的班主任,我运用系统脱敏法、空椅子技术、认知疗法、运动心理疗法、人际心理疗法等,对她进行专项心理疏导,并引导家长配合,落实家校共育,效果明显。

一、个案背景

思思,女,15岁,偏瘦,失眠,自感头痛、精神涣散,有自我伤害倾向,对校园常规活动及其他事物缺乏兴趣,严重自卑,与人交流时非常紧张。从小跟爷爷奶奶在昆明生活,小学二年级后回成都上学。家中还有一个哥哥,从小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员无精神病史。父母在车辆检测站工作,家族经济条件中等。

二、主要问题

思思从小跟随爷爷奶奶在昆明生活,爷爷奶奶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不疼爱思思。由于不受重视,思思上小学时间较晚。小时候爷爷对她不是打就是骂,还拿针、牙签等尖锐物品扎她,经常数落她是整个家族最笨的,这些给思思的童年留下巨大阴影。小学二年级后,思思回成都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强势专制,甚至说“你就是我捡来的笨蛋”。母女俩在家里基本不说话,一说话就是吵架。父亲沉默寡言,思思无法和家庭成员进行正常沟通。长时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导致思思怕做错事,常常选择一个人发呆,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家庭的影响延伸至校园生活中,思思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一直处于年级末尾。老师找她谈心,她会变得异常焦虑,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她时常把所有的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笨,什么都做不好。在课间,思思常常一个人独自发呆,从不敢抬头面对其他同学,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

学校对她进行心理健康预警测试,结合PHQ-9量表测评,结果显示思思为重度抑郁。在做好心理辅导的同时,学校引导家长带思思去医院就医。医生为缓解思思的抑郁、焦虑、失眠、幻听等症状,开了药物进行治疗。

三、个案分析

(一)确认问题的类型

思思的抑郁主因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家庭关爱的缺失、长年的被辱骂和童年遭受的暴力导致思思极度自卑与自责,缺乏安全感,往往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于自己,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出现失眠、头痛、自我伤害、幻听、幻想等情况。思思的潜意识中已经出现“我是捡来的笨蛋”的错误认知,她在校园里出现交际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其他同学的一些言行也让她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二)成长环境

由于家里重男轻女,思思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的种种语言辱骂、身体暴力对思思影响巨大,爷爷说过的“全家就只有一个捡来的笨蛋”“你再做不好,就把你扔到河里去”这些责备的话语一直在思思的脑海里盘旋。加上受到的各种针扎、打骂,让思思不敢去拥有属于她的童年,到了九岁才上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回到爸妈身边的思思,由于母亲的严厉、父亲的冷漠,完全没有得到应有的疼爱。家庭关爱的缺失进一步加深思思的自卑,她对周边的事物缺乏兴趣,总觉得周围的人在责备她,心理特别敏感脆弱。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出现了失眠、痛苦感加深、自己掐自己脖子的情况。

(三)年龄特点

15岁的思思,比起同班同学大两三岁,目前正处于青春期最叛逆的阶段,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也很敏感。老师在批评其他同学时,她会把错误归咎于自己,产生深深的自责。她总觉得和同学们格格不入,与人交流时一直低头用劲掐手指;即使在和老师交流时,也极度紧张,缺乏基本的交际能力。思思的各项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对思思进行心理辅导。

四、辅导过程

(一)确定辅导方案,收集信息

作为思思的班主任,我对思思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等在辅导前已基本掌握。结合成都市中小学生心理筛查和PHQ-9抑郁评估量表,测评结果显示思思有重度抑郁,并有自我傷害倾向。向家长告知情况后,家长带思思及时前往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做了检查,确诊为重度抑郁,并开始服药治疗。在正式心理辅导之前,我与思思父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告知思思的在校情况,确立辅导方案,引导家长重视学生抑郁情况,期望家校协同努力,帮助思思走出抑郁。

(二)创设良好的辅导环境,获得信任

作为班主任,在入学后不久,我就加大了对思思的关注度。她时常坐在座位上不是发呆就是不断写字帖。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办公室的沟通中,思思都显得极度紧张,低头用劲地掐手指。我认识到思思情况的严重性。在班上,我有意安排一些小事(收集作业本、打扫卫生等)让思思独立完成,并在全班同学面前鼓励和肯定她,逐步获得了思思的信任。随后我以“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访谈”的方式,单独把思思请到了心理咨询室。在这个安全且隐秘的对话空间里,第一次辅导思思时,她还是显得很紧张。我不断地引导、鼓励,在运用系统脱敏法的几次渐进式的放松体验后,思思才逐渐开口向我倾诉。她倾诉的内容以童年的深刻回忆为主,我细细聆听,耐心引导。当她咆哮般地说出“我一辈子都记得爷爷是怎么骂我、打我”的时候,思思的焦虑情绪逐步得到释放。

在第一次辅导后,思思主动表示以后还想来这里和我聊天。我利用班主任身份,安排了两名性格开朗的女生在课间主动陪思思玩耍。接下来我们还进行了两次小访谈,我肯定她的表现,鼓励她多和同学玩。

(三)追根溯源,向家长传递辅导理念

思思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长时间的情绪积压影响了她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在第二、第三次辅导中我了解到,小时候爷爷奶奶不让她出去玩,不愿意在思思身上花钱。思思激动地复述着爷爷的话,“出去玩也没有用,你还是那么笨”。在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里,思思常常一个人在家发呆,完成着不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繁重家务,稍有不慎还会受到辱骂和暴力伤害。回成都后,思思在父母这里同样没有得到相应的关爱,家庭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根深蒂固,哥哥独得宠爱,思思深深自责“我是捡来的”。在四年级一次放学时,爷爷忘记来接思思,思思独自回家,路上被车撞倒在地,头部受伤,父母为此狠狠地骂了思思一顿。此时思思已经12岁了,内心极度痛苦,认为自己就是“捡来的笨蛋”。这件事就是一个引爆点,让思思陷入了抑郁的漩涡,在五年级时便出现了失眠、头痛、幻听和掐自己脖子的情况。

到升入初中,思思的症状越发严重,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自我发展,伴随有交流障碍、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鉴于此,我以班主任的身份,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约见了思思父母,耐心介绍了思思的抑郁情况,要求家长正视和肯定思思,及时改正重男轻女的旧思想,不能一味地否定她。2.引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多与思思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用每日上学接送、假日郊游等方式,拉近父母与思思之间的距离,改善亲子关系。3.将思思的情况与班级科任教师进行沟通,让科任教师多关注孩子的上课情况,适當地给予她正面评价。4.安排一名负责任的班干部,随时在校园关注思思的个人情况,如有突发情况立即通知班主任。

(四)运用专业疗法,引导思思走出困境

在第四次辅导时,运用认知疗法,我们总结出思思的负面情绪主要来自自我否定,如“我是捡来的笨蛋”“其他人都不喜欢我”。通过对负面情绪的耐心探讨,思思逐步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我的引导,思思明白了所有人都有负面情绪,而我们都需要学会“去中心化”,合理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并通过恰当的宣泄,发现新鲜事物,及时排解掉这些情绪,适当重建自我认知。

在第五次辅导时,我们使用了空椅子技术。假定思思的妈妈坐在这张椅子上,让思思宣泄式地把想要对妈妈说却不敢说的话表达出来。同时我“角色扮演”思思的妈妈,解释说“这些话都是一时情急,其实爸爸妈妈都是很爱你的”,并向思思道歉,劝导思思爱惜身体,不要自我伤害。思思表示,以前是误解了爸爸妈妈的爱,自己掐脖子也不是真的要伤害自己,就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在第五次辅导后,通过运动心理疗法,我和思思共同制订了每日运动表。跑步、跳绳、广播操、乒乓球等,每天选一项完成,完成后我都会奖励一颗五角星给思思,每周集齐五颗星就可以兑换小礼物,以此来提升思思对于外界事物的兴趣。通过运动心理疗法,思思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接触,又释放了情绪、改善了睡眠。

我还运用人际心理疗法,帮助思思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第六次辅导前,我让思思提前把想要和我说的话写下来。正式辅导时,思思给我的纸上只有一句话:“我总觉得其他人都在议论我,他们都不喜欢我。”思思虽然经常一个人在座位上发呆,但其实内心还是很想和同学们在一起玩,只是长期的自卑让她不知道怎么和同学交流。我鼓励思思勇敢迈出第一步,每天主动向同学们问好,从“你好”开始。渐渐地,思思能够和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对话,后来与班上的美术课代表成了好朋友,主动向我提出要加入美术小组,一起完成黑板报。

五、效果与反思

经过六次心理辅导,结合课间的小访谈,思思失眠、幻听的情况得到改善,对周围事物有了一定的兴趣,在班上有了自己的小伙伴。通过认知疗法,思思自责、自我伤害的情况不再发生,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家校共育,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心理疏导,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思思感受到了家庭和学校的关爱。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柏水学校)

猜你喜欢
思思笨蛋辅导
小鱼捉迷藏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三个笨蛋
The Exploration of Group Work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ist and news media
跟笨蛋一起谈恋爱
两个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