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失能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09-10 07:22吴世红
健康护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自护能力生存质量老年患者

吴世红

摘要:目的:分析醫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失能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78例失能老年患者病例,双盲法划入研究组与基础组(n=39)。基础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病例的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基础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及躯体疼痛评分均相对较高,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可提升失能老年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生存质量

人口老龄化社会环境下,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多合并存在多种疾病,对其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等造成较大影响。常规护理主要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保持积极的生活及心理状态,但是与患者的交流依然相对较少。医养结合护理模式能够基于患者的生活,提供专业性、全面性指导,目的在于合理控制患者病症,减少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增强其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文章抽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78例多病共存老年病例,根据评分比较结果讨论,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78例失能老年患者病例,双盲法划入研究组与基础组(n=39)。基础组男女比值20:19,年龄61-78岁,均龄(67.04±6.73)岁。研究组男女比值21:18,年龄61-79岁,均龄(67.17±6.59)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距(p>0.05)。

1.2 护理方案

基础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遵医嘱实施日常护理操作。研究组应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措施如下。

1.2.1 心理干预

主动与病患交流,询问其感受且实施心理学疏导。多鼓励患者。

1.2.2 环境干预

为患者创设舒适的休息环境,基于老年人性格特点放置物品等。保持温度、湿度适宜,适当放置绿植,定时通风换气。

1.2.3 运动指导

协助患者每日参与有氧运动1h,比尔晨间8点半运动。下午组织老年人户外活动等,且结合患者个人爱好,组织开展各类团体活动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评价标准

以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对比两组病例的自护能力。选项包含自我护理能力、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概念评分。

应用SF-36量表比较患者的生存质量,选项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及躯体疼痛。0-100分之间,分数高则生存质量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t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基础组病例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基础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研究组与基础组病例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及躯体疼痛评分均相对较高,优于基础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环境护理、运动指导及心理护理等方式,帮助患者增强自主护理能力,预防不良情况的发生[1]。

此次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基础组,且研究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及躯体疼痛评分均相对较高,优于基础组。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可强化患者的认识,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能力及自护能力,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益[2]。

综上报道,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可提升失能老人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玉,陈洪珠,盛飞,王康,邵娜.“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20,41(14):37-40.

[2]曹艳,晏燕,鲁丽萍,何瑾.“医养结合—罗伊适应”整合照护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用效果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2):130-132.

(湖北省宜昌市优抚医院老年病科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猜你喜欢
自护能力生存质量老年患者
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