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景区的实践与思考

2021-09-10 17:46王庆和
百花 2021年3期
关键词:汉中制品技艺

王庆和

2020年7月17日至21日,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组织汉中藤编、汉中棕编等13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汉中市南郑区龙头山风景区,开展了非遗进景区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日程中,通过图片展览、现场表演与游客互动交流、游客体验、产品销售等环节,让非遗成为自然景观中的一个文化亮点。

一、非遗走进景区,一次成功的投石问路

龙头山景区位于川陕交界处,是一个新开辟的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景区,开园以来引起广大游客的热捧。这次非遗走进景区,是我们进行的一次投石问路的尝试。虽是初次,但雙方收获满满。非遗的加盟,为景区的旅游锦上添花,使众多游客在旅游中了解了非遗,感知了非遗,走进了非遗。与此同时,也使笔者有了些许启迪。

(一)非遗进景区,使游客有了旅游之外的新看点

参与这次非遗进景区实践活动的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汉调桄桄古装戏《韩信拜将》和古装折子戏《拾玉镯》,完整地呈现给游客,传播了具有汉中地域特色的传统戏剧。省级非遗项目舞龙、舞狮则以热烈、喜庆的特点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氛围,特别是舞狮表演的传承人,在三层叠加的桌凳上凌空表演,惊险刺激,极富力与美的艺术特色。当两只雄狮站立在凳子上向观众点头致意,口吐“文旅大融合,非遗进景区”的条幅时,现场热情沸腾,顿时掌声如雷。

(二)非遗进景区,使游客有了旅游之外的新体验

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在现场展演的同时,与部分好奇心强的游客展开互动,体验式的传播活动一下就拉近了非遗与游客之间的距离。省级非遗项目高家岭土陶烧造技艺传承人陈显文带着陶泥和拉坯的转盘,手把手地教游客用柔软的陶泥在转盘上为泥土塑形。如何让面团一样的陶泥变身为一只只形态各异的陶器,是手艺人几十年的历练和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笨拙和无可奈何的体验中,参与者得到了身心愉悦,感受到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更使广大的旅游者对老艺人娴熟的技艺和他对土陶文化的守望与坚守赞叹不已。

(三)非遗进景区,使游客有了饮食文化的非遗新品味

参与这次活动的省级非遗项目汉中面皮,摊位前长龙不断,从早到晚一直生意兴隆;与之相邻的黄官浆水豆腐干、炸油糕也十分火爆,购销两旺。如果说人们过去吃面皮品味的是味道,而此时此刻在龙头山景区品味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传承的传统文化。心境不一样,认识也就不一样。面皮是技艺,是文化,是南郑域内的特色文化。

(四)非遗进景区,使游客认识了农耕文明时代的传统手工技艺

省级非遗项目汉中藤编技艺传承人陈良顺、汉中棕编技艺传承人何文满、汉中竹编传承人赵大明、汉中扇编传承人杨红霞等在现场的展示和介绍,使游客们对农耕文明时代的手工技艺赞叹不已,让游客们过足了眼瘾,拍照的、发抖音的、现场直播的轮番登场,争先恐后。游客们或坐在藤椅上,或席地坐在棕编的蒲团上,手里摇着蒲扇,惬意地聆听着汉调桄桄所演绎的传统剧目,仿佛又进入了那已成乡愁的农耕时代。这鸟语花香的深山旅游中的所见所闻,这难得的有滋有味的时代穿越,只能说是可遇而不可求。

(五)非遗进景区,使游客走进景区旅游,带着非遗回家

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游客们在旅游的间隙,观看了非遗、品味了非遗、鉴赏了非遗、体验了非遗。在感受时光倒流的同时,许多游客在离开时还把传承人制作的心仪的非遗产品带回了家。据统计,活动期间在景区销售藤编制品15件、棕编制品12件、扇编制品100件、竹编制品55件、土陶制品23件、黄官黄酒29瓶、黄官腌菜60袋。上了央视新闻的黄官豆腐干500袋,瞬间被抢购一空。这次出售的这些传统手工制品,基本上都是成本价,虽然这些产品的收入只有11185元,但是作为投石问路的初次尝试,传承人们对于非遗的这种生产性保护活动在景区的延伸,心中也有了一些底气。

(六)非遗进景区,使传承人提高了知名度,增强了非遗传承的自信心

现场展演的传承人通过与游客的互动交流,传播了非遗知识,展示了传统技艺,并通过自媒体的广泛扩散,提升了传承人的知名度,提振了艺人们的自信心。这次活动为非遗传统技艺类产品搭建了供需之间的桥梁。如土陶传承人陈显文教游客做陶坯的抖音视频,通过游客发布后,很快就有客商要求面谈,商谈合作联盟事宜。

旅游终归是文化的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次非遗进景区所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使文旅融合有了载体。景区搭台,非遗唱戏,非遗文化元素的活态注入,使景区提升了品位,增添了内涵,铸就了魂魄;同时也为非遗文化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二者相得益彰,互为添彩。这次非遗进景区,更使大家认识到,非遗是最接地气的特色文化,是唤起人们乡愁的文化,因此也是游客们最容易接受的、最走心的喜闻乐见的文化。许多非遗项目在景区与游客们所产生的共鸣,使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抽象理念,在这儿得到了活灵活现的形象诠释。毫无疑问,对于旅游景区和非遗保护者来说,非遗与景区的融合,绝对是文化与旅游的双赢。

二、非遗进景区,成功尝试之后的思考

几天时间的非遗进景区活动,可以说是初战告捷。兴奋之余,关于非遗进景区及其之后的话题,仍然带给我们诸多留恋,诸多思考。

(一)非遗进景区,需真正的文旅联姻、文旅融合

这次的非遗进景区活动,只是一种在有限时间、空间的尝试。从长远来看,必须要有持久的融合对策,需要认真沟通、相互协调、真诚联合。传统上非遗保护与旅游是两个部门,过去多是各自为政,现在的文旅融合应该是一种认同、求同的联姻,而不是为响应上级号召而进行的相互拼凑式的“拉郎配”。比如说非遗进景区,不能是“上门女婿两年半”,更不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种文旅融合应该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合作共赢。这需要两个乃至多个部门的相互合作,更需要上级部门的顶层设计。一个好的顶层设计,会使基层部门少走许多弯路。

(二)非遗进景区,须研究景区、了解游客,非遗产品须因地制宜、适销对路

非遗进景区让非遗产品找到了市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变成了可能。藏在深闺无人知的非遗产品,在景区可以尝试进行生产性保护,为产品找到了买家,产品变现,增加了传承人的货币收入,使这种濒危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非遺产品都适合进景区。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做好调查研究,要了解什么样的产品是游客喜爱的,现在的游客们对这种非遗产品的款式、规格、材质、品相等都有什么样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也才能确保这些进景区的非遗产品适销对路。

(三)非遗进景区,应推行精品路线、亲民价格

在这次非遗进景区活动中,我们看到,这些非遗产品的销售有冷有热。汉中扇编、汉中竹编两个项目摊位前游客如织,购者如潮;而影响力相对较大的汉中藤编、汉中棕编两个项目则是咨询的人多,购买者稀少。究其原因:扇编、竹编制品体积小,随手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特别是扇编制品,在大热天应景应时,随买随用,其使用价值立竿见影。而藤编、棕编制品体积较大,难以携带。现在的游客们大多都很讲究,因此我们要在这些非遗产品的设计上,走精品路线,要在传承发展基础上,在产品的精细度、外包装等方面勇于创新出彩。另外,低廉的亲民价格,永远是大多数旅游消费者首当其冲的明智选择。这次我们推出的许多手工制品,大多价格偏低,每件制品从5元到50元不等,基本上都是成本价,几乎没有利润,广大游客普遍青睐。现在许多地方的古镇、古街的旅游消费,往往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致使许多产品无人问津,进而进入萧条冷落的恶性循环。我们非遗进景区的产品一定要防止重蹈这一覆辙。

(四)非遗进景区,需要区内区外的配合,更需电商平台的加盟

这次我们所赴的龙头山景区,是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崇山峻岭之中,一些大件的非遗产品,带入景区和带出景区,都不方便。这也是这次一些体积较大、分量较重的非遗产品诸如棕箱、藤椅之类,游客们看得多、爱得多、买得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有些人对这些产品爱不释手,但终因路途遥远,携带不便,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而景区和我们也爱莫能助。因此我们必须要让我们已经打造好的电商平台加盟我们的非遗进景区活动,实行景区内景区外相互配合,景区内按样品下单,景区外的电商平台照单发货,这样既促进了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又满足了游客们的需求。

三、结 语

非遗进景区是在新形势下保护传承非遗的有效举措,文化单位和非遗传承人要主动作为,要根据游客需求不断研发适销对路的文创产品,扩大销售,提升价值,增加收入;旅游景区要密切配合,提供方便,使来景区展演展销的传承人进得来、留得住,乃至扎下根,从而实现非遗传承、景区增收、游客需求得到满足等多赢的目标。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

猜你喜欢
汉中制品技艺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汉中
[第二十六站:汉中]
汉中的菜豆腐(散文)
木头制品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
有益健康的花粉制品等
怎样提高健身球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