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文中的“好兄弟”

2021-09-10 07:22何捷
关键词:张翰见闻思乡

何捷

作家,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员,福建省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

全国首届“十大青年名师”之一、全国首届“具有重大影响的写作教学名师”之一。作为“游戏作文”“百字作文”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何捷老师近年来提出了“写作教学进行时”的教学主张。其撰写的近两千篇文章先后发表于《人民教育》等出版物。

诗歌原文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歌大意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儿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故事链接

深秋某一晚,夜里寒冷,漂泊在外的叶绍翁由于思念家乡而心情苦闷,他将自己的这种愁绪写了下来,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就此问世。“江上秋风动客情”一句,将叶绍翁的“旅人”身份明确了一下,引出他的思乡之情。

无独有偶,在历史上,因秋风而动思乡之心的,还有一位大才子,他和秋风的偶遇还促成了一个成语的诞生呢。

张翰是西晋的大诗人,就连后世的李白都对他的诗才赞不绝口。一日,张翰见秋风起,不禁想起了故乡吴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没想到这一想,让他的归乡之心大动,继而坐立不安,呼天抢地地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按自己的想法而活,想到什么就去做,不能被外界的羁绊束缚!怎么能够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来当官呢?”于是,张翰就因为想起了家乡的美食,弃官回乡了。

选择莼鲈而放弃官位,张翰是真正意义上的性情中人。“莼鲈之思”至此成了思乡情切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名师点拨

其实很难区分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写事。事中有景,景中有情,情在事中。今天,咱们就从这首诗开始,谈一谈记事文的小技巧。

说到记事文,往往可以先聊自己的见闻,之后写出自己的感受。见闻与感受,就是记事文技巧中的两个“好兄弟”。这首诗中,诗人写下“萧萧梧叶送寒声”“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些都是自己的见闻,而“江上秋风动客情”则是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感受融合在一起,就会带给我们深刻的印象。那么,见闻和感受如何在一篇写事的作文中一起发挥表达的力量呢?我们和大家介绍几点。

其一,既然是好兄弟,就要在一起。

写事的时候,别忘了写感受。见闻为大哥,感受为二弟,在写事时应一同出现,和文章融为一体,成为“一家人”。例如,写去踏青,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时候感受便自然生发出来。都会感受些什么呢?有在路上的喜悦之情,有见到古迹时的感触,有在山水之中的豪放……瞧,好兄弟就是这样融在一起的。

其二,好兄弟也分主次。

既然是以叙事为主的习作,那么写感受自然为辅。先叙事,再抒情,事件多写,写细一些。感受则相对少写一些,但是要写自然。感受可以跟在叙事后面,也可以点缀在叙事之间,这就凸显了见闻和感受的主次关系。

如果反过来,大写特写感受,冲淡了叙事,那么感受就有点儿像“口号”。例如,写你到家乡一游,见到村上修了路,有变化;看到村里的电网改造,有变化;看到村民的房屋都盖起来了,有变化。你要表达惊叹之情,写完这些变化后,惊叹之情便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写上几句感受,犹如点睛之笔,会让文章绽放光彩。相反,什么变化都没写,只是单纯地发出惊叹,不断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读者就觉得牵强,觉得虚伪。

要知道,毕竟大部分读者没有到过“现场”,大家必须在文字中寻找共鸣,找到情感的触发点。因此,只有把见闻写细、写透、写具体,才能较好地引发读者共鸣。

其三,好兄弟,也要是真兄弟。

不論是写见闻还是写感受,打动读者的都是一个“真”字。写真见闻,写真感受,就要真正去经历事件,去书写在事件中获得的真实体会,这样你表达出来的才是真实情感。如果你没有真正经历什么,却编造出事件,还要生硬地抒发出所谓的感受,这些读者都是会感受出来的。因此,请小朋友将一个“真”字藏在心中,真实地去经历,真实地去书写。当你这样去做之后,才会发现:事在情中,情在事里。

记事文所要运用的其实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小朋友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更多一分真诚参与,更多一点儿实践精神。同时记住:把见闻和感受这两个好兄弟团结好,一起发力,记事文才会写得更好。

任务

小朋友,你学会在记事文中使用见闻和感受了吗?当你经历一些事情或看到一些景象,你的内心一定会有很多想法与感受,将这些见闻和感受同步记录下来,会让你的作文更加吸引人。快来尝试着写写吧!

猜你喜欢
张翰见闻思乡
静夜思乡情意浓
思乡
越南见闻
不玩了
本期主题:思乡
张翰 真性情
思乡美丽又忧伤
异域见闻
牛人真多
海外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