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2021-09-10 23:09罗尘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罗尘

摘要:商业银行中的票据业务一直在金融市场业务中占据主要地位,票据业务不仅为企业提供融资,而且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利润规模、合理控制信贷。但是,随着票据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并且也造成了票据案件的频发。所以研究如何加强票据风险管理为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表现形式进行阐述,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商业银行票据风险管理的建议,以促进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

1.研究背景

票据具有支付、汇兑、融资、结算等功能,其所承担的信贷属性、投资功能与交易功能等逐渐被开发利用。一方面,票据的使用提高了双方交易的效率,并且利用票据的融资功能企业削减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对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另一方面,票据业务有助于完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丰富银行的经营业务。

改革开放以后,票据业务迅猛发展,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市场主题大力开展票据业务,使得交易量迅速扩大。随着各大商业银行在对票据业务进行创新改革与发展时,票据案件和违规违法行为频繁发生,票据业务风险加大,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所以,应提升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寻求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以降低风险。

2.票据业务主要风险分析

2.1票据的定义

票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票据包括各种有价证券和凭证,如股票、企业债券、发票、提单等;狭义的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商业银行体系内票据通常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2.2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介绍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主要分为票据承兑和票据贴现。

承兑是指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的票据行为,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当商业银行做出承兑行为时,也就承担着汇票到期时无条件付款的责任。

票据贴现包括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其中贴现指持票人将没有到期的汇票转让给银行,贴付一定利息提前取得现款的票据行为。转贴现指商业银行将已经贴现但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信用业务,贴现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的汇票转让给人民银行,取得资金的行为。

2.3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类型

2.3.1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面对的第一风险就是信用风险。随着近年来经济持续下行,部分行业与企业的竞争压力加大,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严重的导致破产,这造成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事件频发,承兑业务在给银行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因为票据到期时付款方资金缺乏无法按时付款,银行必须无条件付款而带来很大的风险。

2.3.2票据业务的合规风险

银行工作人员对承兑业务的办理不严格;大量不合法的公司协助企业开立融资性票据,甚至与银行工作人员勾结直接参与到银行票据业务流程中,扰乱银行的正常经营秩序;企业在通过票据融资后,存在将资金用于风险较高的领域的现象,致使票据业务中资金的用途脱离银行监管。这些行为的存在都加大了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合规风险。

2.3.3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票据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联度会越来越高,货币市场中利差缩小的趋势也将使得票据利差持续收窄,甚至产生利率倒挂现象。在市场和政策调节货币与利率的作用下,票据市场的利率风险将会逐渐加大,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也会加大。

2.3.4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大多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流程不完善、票据从业人员的个人行为等造成的。一些商业银行对票据的管理不严格,票据业务岗位职责不清晰,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与岗位职责不匹配,致使票据管理效率低下。由于管理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容易出现银行内部员工违反规章制度与银行外人员相互勾结的情况,增加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

3.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票据业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一些银行缺少完善的票据业务风险管理机制与风险应急预案保障制度。银行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票据专业知识不足,极易出现操作风险。此外,过分依赖业务部门的自我监管,票据业务风险管理职责不够集中,同时商业银行缺乏识别与防范票据业务风险机制。在如今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银行在降低由票据业务带来的风险损失,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还不够完善。

3.2商业银行间票据业务的过度竞争

为了扩大资产规模,增加利润,银行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不少银行在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时往往会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此外,存在银行与客户内外勾结的情况,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用非真实的贸易背景以达到办理融资性票据的目的,这样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数据失去真实有效性,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同时也不利于政府做出正确的宏观调控决策。

3.3市场风险管理难度大

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利率频繁波动会给票据业务带来风险,银行也不能很好的进行预测。利率频繁变化,票据业务成本上涨与行业激烈竞争给银行的票据业务活动制造了障碍。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利率的波幅越大,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就越大,管理难度也越大。

3.4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信用管理体系,银行的信用评价制度也不健全,当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对企业披露数据真实性审查不够全面,這都会给银行开展票据业务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一些企业会对信用进行造假隐瞒,使银行不能获取企业信用等真实的信息,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严重影响了银行票据行为与发展。

4.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4.1完善管理模式,提升内控水平

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强票据业务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商业银行内控水平。为预防票据业务的潜在风险,应设立专门的风险防控岗位,加大岗位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也要加强银行工作人员尤其票据业务员的风险教育力度,提高职业素养。银行应严格把控票据承兑授信、企业授信额度申请,防止出现不合法信用差的企业对银行资金进行套现,造成银行损失严重的情况。

4.2建立合理合规的竞争机制

由于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扩大票据交易量,获得高收入,会进行违规操作,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盲目竞争,这会给银行自身带来很大的风险,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建立合理合规的竞争机制是很重要的,不仅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而且在银行内部员工之间也要倡导有序竞争。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法规的惩罚性来保持公平的竞争环境。

4.3降低市场风险

首先,银行要重视市场利率风险,进而综合有关货币政策、市场利率趋势等多种因素完善票据资产负债结构,要及时调整适合本行发展的资产负债结构。其次,提升票据业务定价能力,降低票据利率风险,根据票据业务的利润目标,客户的信用程度,及时报价等情况制定本行的浮动利率价格。最后,银行可以充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借助各种金融产品来分散利率风险。

4.4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完善的信用体系对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提供了充足信息源。对于我国而言,信用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整,我国可以借鉴学习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应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采取的系列方法。为降低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要加强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加大对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数据调查力度,形成较完整真实的信用信息系统。同时要重视内部评价制度建设,确保内部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伟,李海霞.新常态下加强商业银行票据风险管理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6(12):145-150.

[2]王峰.CM银行票据业务风险防控研究[D].西北大学,2017.

[3]李沅泽.X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7.

[4]胡雅慧.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風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1):58-59.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