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实践

2021-09-10 00:15田卉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辩论语言

田卉

摘要: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较之以往更高的要求,思辨能力成为人才评价的要素之一。英语专业课堂教学应跳出“学—做—练”的传统模式,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尝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设计,在训练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专业

《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英语类专业学生语言技能类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内容为依托,注重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合”。这一要求明确指出了包括英语专业学生在内的英语课堂的导向,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指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

《综合英语》课程是面向基础阶段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旨在通过细致研读不同题材、不同主题、不同体例的原版文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和语法结构、提升书面和口头英语表达能力。作为一门贯穿学生两年的基础阶段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培养学生听、读、的语言输入能力和说、写、译的语言输出能力,传统课堂死记硬背式、填鸭式的“学—做—练”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及满足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英语专业课的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互动以提问、回答、课堂讨论为主,这些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学生的参与度、问题的质量、学生已经储备的知识、学习动力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因此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收效甚微。教师在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须注重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

思辨能力源于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一词,很多学者将其译为“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将其译为“高层次思维能力”,为更明确地表达这一概念中包含的分析、辨别、反思和评价能力,现一般译为“思辨能力”。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英、美、法、澳等国家已经将培养思辨能力作为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高校也逐步开始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是人才竞争的关键因素,是未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思维水平越高,学习能力越强。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更要掌握英语应用技能。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思辨能力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优化教学效果,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定位自身的职业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秋芳(2009)提出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包含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内容计划、检查、调整、评估的能力,思辨能力是值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这一模型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人的思辨能力可以通过培训获得,学生首先通过训练获得元思维能力,即自我调控能力,并逐渐对自我进行检查、评估和检查后通过认知技能训练养成自信、正直、开放、好奇、坚毅等情感特质从而达到思辨能力培养目标。思辨能力的教学主要有两种:独立授课式和内容依托式。独立授课模式符合思辨能力训练的系统性要求,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相对明显。然而独立开设专门的思辨能力训练课程需要专业性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大量投入教学资源,在当前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的实际教学中较难实现。内容依托模式则是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方法,在現有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条件下,能更有效提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效果。

《综合英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能力为教学目标,教材采用单元主题形式。当一个主题学习结束时,教师可以就该主题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受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辩论,一般应选择具有可辩性的正反两方观点让学生形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话题辩论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辩论准备、话题辩论、辩论总结。下面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概述在《综合英语》课堂如何有效开展话题辩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辩论准备阶段。须选择与教材的单元主题内容相关的校园或社会热点话题,形成正反两方观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准备各自的辩论内容。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解读辩论话题并查阅、筛选话题相关的论点、论据,组织、分析、比较、评估不同材料,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以清晰的思路设计辩论内容,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充分陈述个人观点,如何应对对方的辩词和提问。

话题辩论阶段。课堂上正反两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辩论。教师首先从双方辩手中各挑选若干学生陈述观点,正方一辩提出观点后,由正反两方的其他学生进行辩驳,再由反方一辩陈述观点并接受其余同学的辩驳,直至所有辩手全部陈述完毕。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在锻炼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独生子女现象的客观认识,学会从多角度看待这一问题。《综合英语》课是一门训练语言技能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并不在于探寻某一问题的“绝对正确”答案,因此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表达流畅,逻辑清晰,就可以实现培养思辨能力的初衷。

辩论总结阶段。基于话题辩论形式的特殊性,教师一般应即时对双方辩论着的表现进行总结点评,肯定学生的表现,并具体指出学生在论据材料、逻辑、陈述技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期在今后的话题辩论中有所改进。总的来说,教师要对学生的付出和努力进行鼓励,从情感层面对学生加以认可和肯定。

《综合英语》课程应持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厘清语言技能训练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 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外语界,2009(1):3-8.

[2]徐曼.《综合英语》多模式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职大学报,2018(6):87-89.

[3]尹姬.试论思辨能力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培养路径.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2):41-44.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辩论语言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同影子辩论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