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9-10 00:42杨梦雅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新型城镇化

杨梦雅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分析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与需求现状,发现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失地农民真正的教育培训需要出发,从教育培训的内容设置、师资建设、效果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失地农民;教育培训

随着亳州市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商品住宅小区和各种拆迁还原小区林立,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不断涌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然而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并未得到相关方面的充分重视,当前亳州失地农民教育存在内容设置单一、培训机构条件差、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缺乏效果评价机制等现实问题。

一、资金来源缺乏,资金管理需完善

在资金来源方面,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来源缺乏,仅依靠上级农民培训补贴,在教育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上同样需要完善,资金监管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资金监管机制缺乏。由相关部门人员关于资金来源与监管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亳州市仅仅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统筹使用好上级农民培训补贴资金,并鼓励各部门、各单位积极争取上级对口部门的培训计划和资金支持。这样的安排,过度依赖上级有限的补贴资金,并没有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失地农民培训专项资金,也并未发动社会力量,联合企业、用人单位等进行“开源”,这样的做法很难保障充分、稳定的失地农民培训资金来源。在培训资金的监管方面,培训资金申请使用程序复杂、混沌,审核时间长,未能做到专款专用,导致资金供给不足,严重影响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内容设置单一、不完善

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仅仅停留在技术技能层面并且缺乏针对性、效果差,创业能力培训缺失,忽略了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需要,缺乏长远规划。

在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方面,亳州市在实践上缺乏经验,在理论上也不够成熟,这导致亳州市目前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未能考虑不同年龄、层次、性别的失地农民群体的不同需要,在培训内容方面“一刀切”,缺乏针对性,不考虑长远职业规划。

亳州市目前针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家政、面点制作、加工技术等方面,培训层次较低,难以帮助失地农民在求职方面提高认可度,获得优势,经过培训以后,失地农民仍然只能获得短期工资福利待遇低的工作。

全民创业背景下,许多失地农民存在创业意向,他们渴望获得政府关于失地农民创业支持政策、贷款金融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但亳州市针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中相关方面内容缺失,无法为具有创业意向的失地农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另外,许多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后仅仅实现了身份的转变,并未完全实现观念、行为以及职业的转变,从而面临一系列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游离于城镇边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培训机构条件差,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目前,亳州市鼓励具有培训资质,符合培训条件的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自愿申请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并开展与之配套的定点培训机构认定工作,允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农业部门分别认定定点培训机构,并且已有县区开始尝试规定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资金、培训场地、培训师资等各方面的硬性条件,以规范农民定点培训机构的工作。但由于执行不到位,这些规范和规定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规定出台几年,仍是“纸上谈兵”,并未落到实处。实际上仍然只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长期合作的培训机构真正实施面向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并未出现新加入的培训机构,竞争机制缺乏。而这些真正实施培训的机构由于资金缺乏、设施陈旧等问题,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培训,培训效果差强人意。另外,非农技术技能、种植养殖技术等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培训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保障教育培训质量,但在目前亳州市失地農民教育培训师资构成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低,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严重影响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有待加强

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我国越来越强调持证上岗,就业准入制度深入人心。在开展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同时如果不加强失地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后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失地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后获得的知识技能很难得到承认和证明,职业准入制度无形中就会变成失地农民就业道路上的另一道门槛。

五、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完善资金管理

亳州市需完善资金管理,加大对培训补贴资金的监管力度,做到专款专用,明确、简化申请程序,严格、高效审核资金拨付,将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的社会监督落到实处。同时,继续严肃查处虚报、套取、挪用农民培训资金的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二)多层次多角度优化、完善教育培训内容

结合亳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调整教育培训内容;第二,真正从失地农民实际需求出发设置教育培训内容;第三适应失地农民创业需求开展创业培训;第四,加强生活指导与心理辅导。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

为了提高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亳州市应当拓展师资来源,聘请各行各业的专家能手兼任教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师资构成中的比例以满足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要保障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还要注意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

(四)加强教育培训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加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要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通过一定的考核认定工作给已接受教育培训但未取得证书的考核通过者颁发从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证书,将后续参加教育培训的失地农民纳入职业资格认证的范围,达到认证要求的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第二,针对失地农民适当减免职业资格认证所需费用,提高失地农民参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第三,大力宣传参与职业资格认证所能带来的好处,提高失地农民参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意识,同时扩大职业资格认证的种类和范围。

基金项目:2017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课题编号:azjxh17105)。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新型城镇化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淄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论失地农民职业化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