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2021-09-10 00:42颜霞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病害玉米

颜霞

摘要:我国是玉米、小麦等粮食种植大国,农业在我国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政策的实施以及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作物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玉米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仍需要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病害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1 选种

玉米的选种是前提也是高产的基础,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要引起重视,避免很多误区。首先,大多数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都是高产、抗病,往往都忽视因地制宜原则。对于当地的土壤、气候不够了解,导致种植过程中品种出现不适应,不但没有发挥指标优点,有的甚至连普通品种都不如,播种了高产品种也没能高产。其次就是价格问题,其实价格高的种子不一定是最好的,市场价格、品种繁杂,甚至有很多商家抓住广大农民一分钱一分货的心理,虚晃价格,换汤不换药等,农民朋友一定要擦亮双眼,货比三家,多多学习。最后,在前两条满足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尽量的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强、发芽率高、成活率高的杂交种子,促进增产增收。

1.2种子处理

选好种子后,播种前要对玉米种子进行一定的处理,以增强种子的活性及抗病虫害能力。种子处理可分为3步,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主要是为了打破种子休眠期,增强种子的活性以保证种子的出芽率。可将种子平铺在向阳背风处,厚度保持在3~5cm,勤翻动,晾晒两三天。其次,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此处理方式是将种子浸泡在一定浓度的药剂中,主要是为让种子吸收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以及增加种子的抗旱和抗倒伏能力。最后,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包衣是种子处理最为关键的流程,利用种衣剂均匀拌种,使每粒种子均能被药剂包裹,可保证种子播种后不被地下病虫害所侵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种子出苗后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1.3适时播种

春玉米播种期一般在在4月末到5月初,玉米播種以后,只有在10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才会达到7天发芽的效果,如果地温达不到这个温度,玉米种子在土壤里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发芽率,而且勉强发芽的种子也会形成弱苗。不可播种过早,春玉米不是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种植得过早,不但产量偏低,而且病虫害还发生的相当严重。例如粗缩病、红蜘蛛以及玉米的大小斑病等。这是因为此时种植的玉米在授粉和灌浆时正值高温和多雨的季节,极易造成秃尖或缺粒现象。同时,播种前的准备土地深翻,施足基肥,最好在入冬前土地进行深翻、冬灌或春灌。

1.4 收获与储藏

玉米的收获分为两个标准,一个是生理标准;一个是时间标准。生理标准,一是苞叶完全枯黄并松开,穗柄弯曲、果穗下垂,果穗顶部籽粒用手摸很光滑;二是从玉米穗中间掰断,籽粒中间灌浆乳线消失,玉米即完熟;三是果穗中部籽粒的基部与穗轴的连接处出现“黑层”,证明玉米完熟,粒重达到最大值。全田90%以上玉米达到上述标准时就可以收获了。时间标准,玉米从吐丝到完熟,一般需要55~60天。如果7—8月高温干旱,对正处在孕穗、吐丝、出蓼、授粉期的二、三茬苗玉米影响很大的话,一些山地、坡地、岗地和沙溜地等旱情严重的玉米,会出现雌、雄穗花期不遇,影响授粉结实和灌浆成熟,那么会给玉米收获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提高二、三类苗玉米成熟度和产量,应适时晚收。储藏:将玉米穗装入容仓内贮藏,容仓形状分长方形和圆形两种。贮藏时上部要盖好,防止雨雪入仓,并选择地基干燥而通风的地点。玉米粒储存方法:可放入仓内散存或囤存,堆高以2~3m为宜。可在入仓1个月左右或秋冬交季时,进行通风翻倒,以散发湿热。

2.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方法

2.1 病害防治技术

玉米在生长期间常出现各种病害,如大斑病、灰霉病等。这些病害同样会影响玉米长势并造成玉米减产。为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病害的具体表现以及发展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将各类病害对玉米的影响降到最低。如大斑病常在夏季出现,夏季温度较高且雨水相对充足,因而病害会快速发展。因此在每年夏季时就需要做好对玉米叶片的观测,若玉米叶片出现斑点就需要及时打掉,阻断病菌传播,并且使用浓度70%的硫磺唑可湿性粉剂兑水进行喷洒,将病害影响进行控制。

2.2 虫害防治

玉米在生长期间易受到蝗虫、红蜘蛛等害虫的侵袭而导致长势欠佳、产量降低。如在玉米生长期间,玉米螟会大量啃食玉米籽粒,造成玉米严重减产。对于玉米螟,主要需采用药物进行 防治,采用30%浓度的辛硫磷颗粒加细沙,撒播到玉米的心叶中,将玉米螟对玉米植株的影响降低。除了这一种防治方法外,还可采用生物防治法,即在玉米田中引进玉米螟的天敌(赤眼蜂),利用赤眼蜂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为玉米产量提供保证。除此之外,在种植时要在玉米选种环节选择性能优良,抗病性与抗虫害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从根源上降低各类虫害的影响。在玉米生长期间通过优化水肥管理来提升玉米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以及控制病虫害蔓延,从而保证玉米最终的产量。

3.结束语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是维护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确保玉米高产优质至关重要。要想玉米高产优质,则需从各方面进行管理,不论是选购优质玉米品种,还是出苗期病虫害的防治均非常关键,农户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应不断加强研究,不断尝试新的种植方法,以此不断提高玉米产量,极大地推动当地的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保香.试论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04):195-196.

[2]何正奎,王巧云.试论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村科学实验,2019(08):52+68.

[4]梁少华.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220+225.

[5]李晓风,曲健磊.解析山东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害预防控制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86-187.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病害玉米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收玉米啦!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我的玉米送给你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