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2021-09-10 04:12胡美荣胡光森赵桂芝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

胡美荣 胡光森 赵桂芝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部门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改的出台,教育部门要求学校教师在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全面实施优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提高教学内容,开发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特点是具有实用的操作和应用功能。该课程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鼓励学生更多地学习,为学生积极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分析问题并更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劳动;学生教学,劳动素养

小学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政策中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与学习、道德、智力、体育和审美教育密切相关,都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由于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忽视劳动教育教学,导致学生不能更好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发掘新型教学方式,提高劳动教育教学效率,以全面实施优质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态度,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劳动教育要基于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劳动的兴趣。每个学习项目都基于学生兴趣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在《包装盒》的教学中,教师演示了一批形状和颜色鲜艳的包装盒后,以包装鸡蛋为例:“今天,教师要求所有人帮助制作一个鸡蛋包装盒。同学们要敢于挑战自我,并使用教师手中的纸板制作一个尺寸更合适的包装盒”。这是一种有趣且久经考验的方法,学生不仅愿意尝试制作包装盒,同时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做好了准备。游戏的实施也是激发学生动脑集中学习热情,使学生热爱这门课程的好方法。然后教师介绍了新课内容如下:请在桌子上绑两条绳子,然后打结将两条绳子绑在一起,需要快速打结出八个的大小相等的蝴蝶结,然后教师按照结法进行制作,一个好的开始是完成一半工作的前提,也是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动力。

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劳动教育应该是结构正确、布局合理、层次清晰且自然过渡的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现有知识和学习能力,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为学生的观察和实践创造条件和空间,并指导学生获得劳动方法,形成劳动技能素养。例如在教学《小礼品盒》时,教师以《买椟还珠》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愿意尝试制作一个精美的礼品盒。然后教师开始介绍制作礼品盒的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制作礼品盒的过程。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进行的演示,进行创作、报告和交流,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估、细化和比较。在这种类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显示逐步的步骤来精心创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晰明了,组织和进行过程顺利,为达成目标铺平了道路。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等。此外,本课程的另一个目标是激发学生在课堂外自我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因此,仅依靠课程内容来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研究机会、学习兴趣等效果非常有限。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扩大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和思考,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以《盆栽含羞草》这篇课程为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种植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在课堂上教师应解释土壤、花盆和水的重要性,并说明如何种植包括浇水、疏松、施肥等,以便学生学习种植技术。为了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广泛,使学生能够参加更多的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思维和研究技能。教师可以将此课程扩展到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购买自己喜欢生长的植物,让学生每月种植盆栽植物,并掌握植物生长的过程。例如,学生必须首先记录植物的高度,并记录种子的播种时间、发芽时间等。通过自己种植和观察植物,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成就感,而且还知道如何在课堂外的生活中运用知识,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技术课程。

四、选用合适的评估方法,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旨让学生评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在课程后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积极验证和鼓励学生,并在小组或整个教室内展示学生的成果。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评估反思活动的全过程,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并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例如在教授《缝纫沙袋》时,教师应适当赞美缝纫良好的学生,同时要注意给缝制不好的学生多的鼓励,通过鼓励给学生自信心,这样学生会喜欢学习,并期望再次参加工作技能课程。当教师教《制作篮子》和《头饰》等课程时,当学生交换成品并欣赏出色的作品时,学生的眼睛里会显示出自豪和喜悦,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辛勤劳动获得成功后的幸福感,从而达到集教育、知识和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煎蛋》时,当学生自己品尝自己煎的鸡蛋时,教师将不会错过留作业的机会:“今晚回家,给你的父母做一个煎鸡蛋,并让家长评估你的课后作业”,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愿意参加家务劳动,而且还教给学生学会尊重父母。通过互动、评估和改进学生可以享受创造的乐趣。以体验为基础的学习在学习创造美丽,使学生不仅体验到劳动虽然艰辛,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劳动的价值。教师真正重视劳动教育的教学,学生可以真正有效地获得劳动技能训练并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发展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特征,例如知识、智力、技能、情感、忠诚度、个性等,达到未来创意人才的社会需求。

五、总结

简而言之,如果小学劳动教育没有教师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学习,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叛心理。如果只是形式主义,那么教学将与劳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应不断思考如何巧妙地使用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学生劳动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兴焰.浅析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204-205.

[2]王林钢,胡金平.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嬗变[J].教育探索,2011(02):32-34.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民族中小学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路径探索
劳动涵养幸福人生 实践助推健康成长
对“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居家劳动教育的思考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观照与理性回归
培养行动力:走向“新劳动教育”的“立新”实践①
农村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中学学生劳动素养存在问题与对策
“阳光菜园”:提升留守儿童劳动素养的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