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地域之花

2021-09-10 04:12王丽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游戏

王丽

【摘要】在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性较大,地区文化的差异性表明了学生的生长环境不同。为了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教师应该注重课程的地域性,结合地方文化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受地方文化资源的影响,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地方文化;小学道德法治;课堂教学;融入方法

前言:地方文化资源中具有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民俗风景等。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编制过程中,体现了部分地方民俗文化,但缺少对当地特色文化的详细介绍。因此,教师要充分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挖掘地方节日文化,加强学生道德感知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精选了许多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内容,传统节日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资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地方节日文化,将一些文化特色融入到课堂中,加强学生的道德感知。

例如:在教学“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课程时,中秋节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节日,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知到中秋文化的意义和内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创意过中秋”的教学环节,并且将一些地方节日文化特色融入到课堂中,如:广东省潮汕地区有中秋拜月的习俗,还有吃芋头的习惯,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随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拜月的形式和祭拜祖先的过程,掌握更多的地区文化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请一些老人家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述中秋节为家人做月饼的故事,并且要告诉学生“月饼的味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老人教授学生月饼制作的方式,学习传统的手工艺术,从而激发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热情。

二、探索地区语言特色,培养热爱家乡之情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的语言都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并且语言的形式较多,从地区的语言能够展现出当地丰富的文化。所以,要想有效的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深入探索地区语言特色,将其与课堂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例如:在教学“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地方的方言引入到课堂中,如四川方言:“婆婆”是对女性老人的一种尊称;“算坛子”是玩笑的意思;“淡瓦瓦的”是平淡无味、没盐味的意思。山东济宁地区方言:“个了绷子”是脖子的意思;“戳以子”是簸萁的意思。通过教师方言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个地区的语言特色,让学生的知识范围更加广阔。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方言”的活动,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地方方言进行学习和探究,让学生模仿地方方言进行家乡风景、文化、美食介绍。同时,要充分发挥家长、教师以及社会方面的力量,让学生能够对方言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去主动回忆自己家乡的方言,去感受自己家乡的方言魅力,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区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三、开展地方民间游戏,强化学生规则意识

地方文化资源中,最具有突出性的就是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地方生活气息以及伦理规则,深受成人与儿童的喜爱。并且,小学时期的学生贪玩是天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开展地方民间游戏,不仅能将地方民间游戏中的文化展示给学生,还能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地方文化知识。

例如: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山水绘画的游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家乡的山水风景进行绘画,通过这个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热情和兴趣时,教师可以将地方的民间游戏融入到课堂中,如“蹲斗游戏”,这是彝族的传统民间游戏之一,是摹仿公鸡斗架的情形,參加比赛的两个人需要采取相对、半蹲的姿势,将两个手掌先对,合并与胸前,模仿雄鸡昂头状态,伴随着芦笙,用手推、肩撞等,手、臂部先着地就为输。在开展这个游戏之前,教师要首先保证学生的安全,通过游戏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还能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规则不论对于游戏还是生活都非常重要。此外,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还能不断的进行道德感悟,让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地方文化特色,还能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将地方民间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增强课堂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去参与课堂学习,在课余时间也会自主的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和探索,使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加宽阔,让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得到增加。

结语:综上所述,将地方文化资源有效的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思想以及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平台。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全面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地方文化与课堂教材知识融合,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对我祖国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使学生能更好的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子臻.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教师,2020,(33):7-8.

[2]吕玉敏. 小学道德与法治地方民俗文化教学和传承策略研究——以闽南地区传统节日为例[J]. 名师在线,2020,(26):19-20.

[3]陈秀丽.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以莆仙文化为例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进地方文化[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1):84.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游戏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数独游戏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