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价值的挖掘与渗透

2021-09-10 04:12李鹏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思路初中体育

李鹏

【摘要】本文围绕初中体育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与核心素养理念,针对初中体育课程的价值实现与建构做适当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课程内容;思路

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行是当前我国课程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体现,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基本也是重要的方向。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核心素养成为了众学科的指导方向与思想理念,那么具体又该如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也是需要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确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体能增强与基本的掌握

体育作为教育课程,其首要目标仍然是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通过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巧,来使其在运动实践中有所收获和提高,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获得身心上的健康成长。具体地,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初中体育课程除了要将强身健体和科学运动放在目标首位之外,还应该切实使学生感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的基础,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身体同时也在保障着高效的学习与生活。在奠定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和意识之后,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来向其传递一些有关体育健康的基本知识,目标中心仍在于深化身体健康第一位的观念。

2、创新实践与学习能力的实际运用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使得教师的教学也发生了极大的改观,从单一的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到多元的教学方式呈现,都体现着教师在教学设计角度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理念。比如近期热度比较高的项目式学习,在具体实施的各环节中都充分体现着学生的主体性,強调以个性化的体验来加深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同时收获知识与情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明确认识到体育课程本身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加上,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多在室外进行,所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更多地需要建立在开放性较强的室外空间中,这也意味着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要更加专业,避免一些室外因素干扰到学生的注意力。多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在充分调动的前提下形成与当前学习相适应的思维,最终形成实践能力。从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来看,教师每节课都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无论是应对外界的变化,还是全力以赴赢得某个比赛,这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其一直都处在不断调整自身状态和尝试的过程中,直至最终得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3、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

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好奇心旺盛但意志力不坚定的青少年也会面临着诸多选择和诱惑,盲从与理性判断也在困扰着他们,这也意味着青少年学生应当具备一个独立思考和甄别判断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是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的前提,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意识,才能够发展成为能力,最终也才能够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从而朝着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从这一角度来看,体育课程的合理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运动自主性,从而使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与自信心,这便是培养自主能力的开端。

4、团队合作,调节情绪

体育课程内容中少不了团队性质的项目,团队项目意味着团队的合作与共赢,这其中又涵盖了团队的交流、沟通、责任与协调等多项内容,新时代下团队能力是每一个人必备的素养,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也应当引起重视,多通过团队性质的活动来为学生带来归属感,进而学生在不断地活动参与中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荣誉,逐渐地学会为大家着想,学会如何调整自身来使集体的利益最大化。

二、开发课程内容

1、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教学趣味

科学锻炼,强身健体,梳理起一个健康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从该目标角度出发,教师应当对课程内容中的理论知识进行优化和调整,以常教常新,增强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课程本身的价值以及其实际意义。比如初中阶段体育课程的必修课有田径类、体操类等,其中有一些课程内容受往年传统中考的影响变得固化,很大一部分体育课堂几乎全年都是那几个项目,导致学生的兴趣十分低下,参与积极性不高。对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为课程内容增添活力,以时代性和趣味性为优化方向,来将课堂教学的目标转向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提高上,多选择一些趣味性、项目性的内容,考察学生对于运动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把握。

2、开展拓展训练,丰富教学载体

当前有很多学校除了中考必考的项目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体育项目,这其实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的。对此,教师应该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一些时尚运动或是拓展训练,以体验式学习为目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节体育课都能够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在拓展训练中,不同的训练项目都需要学生的充分参与和融入,教师也能够切实贯彻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如选择负重行走、定向赛跑、信任背摔等项目,只要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和成长规律的项目都可以考虑。开放的教学态度无疑也对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有熏陶价值。

综上,初中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也有着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也需要在体育学习和运动参与中获得各项素养的提升。当前,在确立体育课程价值的基础上,应当重视起对青少年学生实践创新、独立自主、学习思考、团队合作及情绪调节等多项能力素养的同步培养,真正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沈雨春.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分析[J].智力,2020(12):31-32.

[2]郭宇晨.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6-7.

[3]蒋红明.初中体育教学中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中),2020(04):57.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思路初中体育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我的思路我做主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