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小学高段语文学生概括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1-09-10 05:12田珊珊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容课文文章

田珊珊

【摘要】概括能力是学生知识结构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较高的一种能力。无论是概括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的意思或一篇文章的中心,都需概括出实质性的内容。本文针对当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概括“漏洞”,笔者从文体特点、文章思路及文章中心三方面考虑,列举了引导学生培养概括能力的主要途径,以期实现“实质性”的转变。

【关键词】概括能力;现象;培养

不久前结束的六年级语文期中卷的阅读部分,学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拿到试卷一看:两篇阅读,竟有三道概括题,而这三题的得分率也是最低的。究其原因,笔者细细查看一番,以范春歌《不卖》中的第一题为例,发现:针对题目中所指明的要求用不超过15字的简要语言概括主要内容,学生作答“五花八门”,有的没有提及关键点---题目《不卖》;有的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更有甚者题目中所要求的字数没注意,超出了格子……

面对如此“不堪”的情况,笔者进行反思:语文阅读中的概括是要求对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简洁准确的概括,是阅读能力较强的表现。阅读测试中的概括题,就是用精要的“再表达”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程度。事实上,概括能力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需要适时的指导和长期的训练,而文本则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最好载体

趋势下明现状

一、蜻蜓点水,主次不分

无法抓住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仅在细枝末节上纠结,误把次要信息当作主要信息。笔者再以范春歌《不卖》中的第一题为例,如有的学生抓不住主要人物,出现这样几种答案:一是“朋友是收藏爱好者,喜欢收集工艺品。”二是“我热心向夫妇俩指路。”在这一类答案中,主题即主要事件找不准,仅找次要的却忽视了文章主要是想表述无论再贵都“不卖”的事情,因此造成概括的不准确。

二、面面俱到,繁琐冗长

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弄不清楚哪些内容可以删,就从课文中挑选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来组合文意,把文章中写到的内容都一一表述出来,叫人听得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机械搬迁,以偏概全

还有的学生只注意到部分材料,不能有效把握整体,导致他在概括中会出现概括不全面。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换言之,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是断章取义,机械搬迁,没有能够联系整段或者整个部分来概括一件事,因此出现以偏概全。

教学中悟策略

我们该注意到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也正是由于概括思维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是以形象概括见长,致使在实际教学中难度较大。但笔者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为学生搭建训练的平台,不断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整体为抓手,把握文体特点

当拿到一篇文章时,教师总会先问一句:“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其实,这儿所说的“类型”指的就是文体。小学高段,常见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诗歌、说明文还有文言文。以下是以记叙、说明为例。

(一)记叙一文

1.写人为主。应从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具体刻画,把握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从而概括出文章的内容。

2.写事为主。可以从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分析,挖掘事件隐含的意义。如教学《桥》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思考老汉和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通读课文后很容易就能概括出:老汉在面临洪水时,将村民送上一座由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的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结果不惜殉职的事。再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汉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体会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

3.写景状物为主。此类文章可以尝试“描写对象+特点”法。如阅读写景的课文要抓住“景物+特点+顺序”进行概括。

(二)说明一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阅读这类文章,运用表格进行概括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新型玻璃》一文:

此表格是在整体理解课文基础上梳理归纳而成,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这样如想概括整篇文章大意就容易得多了。

二、以结构为支架,探寻文章思路

依托文本的思路,教给学生概括内容的方法,让其明白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一)直观感知,理清文章線索

所谓能够直观感知文章线索的,大抵是文章的一条“明线”,主要是以物品特点为线索、以事情发展为线索、以地点转换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

如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中,笔者采取了以下做法:

【教学片断】

师:那你能说说文中的时间词语吗?

生:四五十年以前和今天

师:那请再思考文中作者去了得过两次。这两次作者写的侧重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

生:第一次去德国,侧重于写看到的;四十多年后再去德国,侧重写作者的感叹。

(教师相机出示对话框)

第一次去德国,作者看到了

第二次去德国,作者有这样的感叹:

(学生反馈)

第一次去德国,作者看到了德国人的花都是给别人看的。

第二次去德国,作者有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异的民族!

师:那你能根据这对话框概括全文内容吗?

生:第一次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民种花都是给别人看的,四十多年后他第二次到德国时,发现美丽的花依然开在家家户户的窗口上时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异的民族!”

这样的概括以时间为支撑,抓住文章的表层结构,让学生在概括课文内容时有章可循。

(二)细嚼慢咽,体悟文章情感

其实,一篇文章的构成,除了一目了然的“明线”,还存在着一条“暗线”---一条体现着作者或人物情感的线索。在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时,细细品味这条“暗线”,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深层结构的把握能力。

(三)捕捉语言标志,加深文章理解

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有明确的思路,这种思路往往有着外在的语言标志。阅读时,有意识的捕捉那些标志性的语句,就能清楚、快捷的理出文章的思路。

1.解剖课题,窥斑见豹

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中,或提示了主要人物,或提示了主要事件,或提示了主要对象……学会了分析课题,也就理解了课题所概括的内容。如执教《草船借箭》一文:

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从课题人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2.精炼标题,经纬全篇

这里的标题,指的是一篇文章中,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加以概括整合而成的小标题。

笔者最近恰巧学习了北京的张龙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其在课始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片断真是值得回味:

张老师正是运用了长文短教的方法。根据文本特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接着,张老师顺学而导,铺路搭桥,化难为易,学生潜心会文,分别概括出: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光荣归去、战后幸存四个小标题,根据板书,学生很快便简洁地概括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师总结学法。一切自自然然、水到渠成,实现了“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的华丽转身。

3.抓关键句,提纲挈领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者叙述后再概括的写法,这样的写法体现了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

(1)关注总起句。总起句能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是概括整段文章的主旨。

(2)抓住过渡句。过渡句也有助于我们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过渡句一般是对上文的总结和对下文的总领,而这样的总结和总领,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寻找总结句。总结句,顾名思义就是对段落和文章的总结。一些课文你的结尾部分就是对全文的总结,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成为全文的大意,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搬迁”。

三、以情感为导向,挖掘文章中心

文章的中心,其实就是作者写作的意图。小学高段的许多文章中都有明确的中心句,在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可以围绕文章的中心句,针对关键词来细化内容,從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利用说理部分的中心句,在与前文中的主要事件相联系,将两者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概括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文本的板块意识。

实践中促反思

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老师要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巧妙点拨。

每篇教材都各具特色,如何引导概括需要因文而异。只有在实践中,实打实地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有梯可攀,待到厚积薄发之时,想必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情景了。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鳞钰.注重技巧指导训练概括思[J].语文学刊,2011(1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明德学校

猜你喜欢
内容课文文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