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2021-09-10 05:12袁丹李守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应用型信息化

袁丹 李守成

【摘要】教育部提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學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也是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精品课程建设不是表面上的教学样式,缺少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有丰富教学理论的教师以及优质的校本教材等一系列优质教学资源,很难取得好效果。在本科财会专业里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科教学与科研一起发展,形成教、学、研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应用型;本科财会;精品课程

引言: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大大地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融入信息化教育手段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地得到了优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结合高校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在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它的任务与目的也十分明确: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引领学校开展高效的课堂及更有专业色彩的教学内容,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以具有行业背景、社会工作经验丰富“双师型”教师组成的精品课建设队伍,以提高快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为本科高校培养优质人才,为学校发展提供内动力。

一、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含义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与学术型本科的本科类型存在一定的区别。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建设精品课的目的就是要立足于应用型本科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及为社会提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办学宗旨。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教学理念与国际教育接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及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统筹安排优质教学资源,科学调配教师力量,集科研、教学、专业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建设精品课程。

二、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流程

1. 拥有良好的组织与规划

要在本科财会专业建设精品课程,从学校层面上就要做好人员的准备,包括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及一个责任心强、有组织能力的人来负责本项工作。要求所选的教师人员教学经验丰富、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双师型的教师,这是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最基本保障。要确保成员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因为整个项目工作内容就包括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搭建本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日常教学内容的规范和团队的协调能力及责任人得到科学的安排等等类似的准备工作会让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效率提高,早出成果。精品课的建设既是学校的课程研究,也教师个人的研究,结合项目的计划去制定个人的计划及实施,才能很好地推动整个活动的开展。通过集体的研究与实践,收集成员研究成果,通过团的研究讨论,达成一致后整理形成整个团队的新理念,从而带动全体成员,培养年轻教师,促进整个学院提高课堂效率,为本科高校培养更合适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2.创新理念打开新的局面

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就是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个人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各种想法的讨论。从学生的角度和社会意义出发,对学生的教学、检测、考评等全面的教育内容及标准进行合理的制定。引导学生用知识去丰富自己的思维,用头脑去思考、整理知识,善于从学习中获取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研究能力。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的形象突出,起到引导作用。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创建的财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式改革,让本科的教学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开展信息技术与本科财会专业知识的融合,就是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创设以现代化大数据背景下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多交流通过互联网获取的知识,以多样的交流方式培养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能力。互联网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无限量的信息就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资源,结合财会专业知识,让学生在一个知识共享的环境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学习效果更理想。

3.创建良好的师资队伍

师资是决定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与否,效果怎样的最大的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师资就是最基本的构成,因此优质的师资才能确保精品课程建设达到预设的目标。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教师队伍应该由两类教师组成:双师型教师与学术型教师,或者具备现代教育各类技术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因为年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有效利用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比如制作精美的课件、利用雨课堂、学习通、问卷星、EV录屏提前录制精品视频等,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将会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年轻教师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合,建立课程小组,实现互补,参与到财会专业教学中,才能将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带动本专业的教师,让他们发挥从点到面的效应,达到课程建设的目标。

当然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还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只有年轻教师得到学习与锻炼,不断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到新的教学技能,他们就成为学校的传承人与发展力量。有计划地对年轻教师的培养,让他们从学习者到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最后为了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如制定长远的计划,了解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将财会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鼓励年轻教师写教学论文,参加相关课题研究,多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或科研活动,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成与发展。

4.创新的教学内容

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本身就是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有新的教学内容与之相匹配才能让教育教学的改革取得成功。现在财会教学面对的是复杂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赿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技术改变也许多行业,也提高了各个行业的工作效率,财会专业知识的知识更新非常快,比如会计政策调整、税法调整等等,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能滞后于国家最新的政策,所学知识就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让学生立足于长远的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5.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學手段

在信息化的今天,财会专业的工作工具不再停留在计算器或者珠算工具上,复杂的工作内容,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及高效率的工作方法都要求财会知识必须要与信息化的科技结合,财会本科专业学习知识应该是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的本科财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展,要求融入技术手段。比如,管理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当将基本理论与EXCEL、管理会计软件相结合,学生不仅要懂得管理会计的原理,还要会利用EXCEL来设计表格以提高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要学会最新的管理会计软件,学生毕业后部分人员去中小企业,没有软件就得依靠EXCEL自行设计表格以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信息化财会已是现在财会人员必备的素质,光是停留在理论上,不与工作中辅助工具结合运用的会被社会淘汰。因此,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精于理论教学,还要熟练掌握与课程相结合的软件,在课堂中把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合。教师通过操作示范让学生了解现代化的财会系统的强大的功能及便捷的操作。财会专业知识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有了基础的软件操作技能,毕业后学生会很容易适应当前工作的岗位,业务水平会很快就提高。

6.成果分享,经验推广

精品课的建设是学校为了对新的教学知识,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理念做一个全新的尝试,通过成员的不断尝试与总结以及整个组织的研讨,得到先进的教学知识与理念。要取得以点带面的效应,就要求教师将教学大纲,教学教案或设计习题、课件、视频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共享。做好一个好的网络平台也是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必备条件,好的平台能让师生共享优秀的教学或学习资源,达到彼此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目的。

结束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建设本科财会专业的精品课程是探索发展、自我提高的一个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教学精益求精,经验不断积累,技术不断推广,质量不断提高的成就,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财会专业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伟峰,余浩.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2):186-188.

[2]孙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英语笔译》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基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精品课建设[J].海外英语,2019(05):18-19.

[3]李林.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品课程群建设研究与实践——以经管类专业基础课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3):12-16.

[4]胡汇,刘心雨.应用型本科高校财会专业高仿真实训课程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4):167-168.

作者简介:袁丹,1985年6月,女,汉,四川安岳,硕士,讲师,财务实践教学。

1.四川工商学院 2.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应用型信息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