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美术发展过程中的异同点

2021-09-10 05:42程玲张梦消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5期
关键词:差异性

程玲 张梦消

摘要:中西方艺术有极大的差异,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渊源、社会环境、人文信息、精神需求、逻辑思维、设计方式等。这个差异导致东西方美术的发展有巨大差异,造成了东西方绘画观念和表现各具特色。中西方艺术所体现的形态上的差异,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双方截然不同的的精神观念。我们应抓住中西方美术双方独一无二的特性,总结它们差异的原因,学习其观念上、表现上的优异之处,来建设中国当代艺术文化,建设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

关键词:东西方美术;差异性;共同性;观念与表现

一、中西方美术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艺术有极大的差异,中国的历史悠长,其经济模式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原始古老的耕作方式使古代人民极其重视农业,重视自然,更为和谐。中国古代人的世界观更多的是一元论,设计思维上倾向于感性主义。而西方古代人民世界观主要是二元论,思维上偏向于理性主义。另一方面来看,东方是集权统治,西方是民主统治:东方逻辑思维具有唯心主义,西方逻辑思维体现唯物主义,二者表现为中西方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中西方艺术所呈现的差异导致东西方美术的发展不同,造成了东西方绘画观念和表现各具特色。

二、中西方美术差异

(1)中西方美术具有表现上的差异

中西方艺术所体现的形态上的差异,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双方截然不同的的精神观念。在东西方美术范围下,以中国绘画为主要的东方美术和以法国为首的西方美术具有很大差异性。究极原因,是因为东方中央集权统治,艺术设计发展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长河里,从石器到陶器,从青铜到瓷器,艺术是美和实用并存,讲究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崇高境界。而西方民主政治,人们崇尚自由,认为模仿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主张掌控自然、改造自然。在自然与人的相处上,东西美术的表现有很大差异。

例如在绘画上,中国画讲究构图的疏密表现,注重画面上的留白,绘画中的留白是整个作品充满了表现力,通过此抽象的表达给人留下遐想空间,“此处无声胜有声”,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实在刻画人物或景色,而是超越时空的羁绊,在描述一个崇高的,意味深长的意象,帮助观者了解到作品要 表达的意境和感觉。西方绘画情感上对比中国画表达得更直接[3],构图以所述事情发展情况为基调,将真实的故事场景描绘下来,追求视觉上的真实性,注重透视感在美术绘画作品中的应用。如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中苍蓝的天空与黄金色的麦田优美又寂寥,画风质朴,人物形象上感人真摯,具象的形象描写与中国人物严肃又缥缈的形象相区分。

(2)中西方美术具有观念上的差异

中西方美术是在不同地理自然环境下、不同的人文、社会差异下上发展的。

比较鲜明的是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西方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宇宙的核心, 是世界的主宰,人类能够掌控自然[4];而东方特别是中国则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主张“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存。

在中国艺术观念里,自然是先于人形成于世界的,人必须依靠自然生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个观念在灵异故事、东方传统神话中显示得淋漓尽致了。中国的艺术之美是不可说的,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神追求优美而温和,精致又含蓄。中国画讲究“意象”、物随心动。一幅优秀的人物画,画师画人不照人实画,而是根据当代的社会评价,重视体现人物内在与品德。与东方美术不同,西方古代美术在美学上讲究逻辑性,从古罗马时代就开始尊重事物的逻辑性,是能够辩证和总结的。“西方的艺术精神,黑格尔总结为‘静穆的哀伤’”[5]。西方绘画艺术理论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西方绘画艺术都有阐述一种观点的论证,有其逻辑性。西方美术在艺术的表达上喜欢追求真实的感受,在描述上热衷于表现绘画的情境。从而表现出绘画者对人生的思考,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出绘画者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上的追求。

三、中国美术的未来发展

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发展是从原始艺术到现代艺术的发展,吸收了各自的优秀历史文化。在差异中传递发展艺术文化,这些艺术文化携带着各自的文化特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来认知、学习和接受,在被人们经过长期的继承过程中得到创新。

(1)中国美术应从差异性得到发展

中西方传统美术均有着各具特色的表现,艺术特色是区分艺术作品的重要方法,如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与设计师创作的作品应保持自己的风格,中国美术想要脱颖而出,就应保持其原有的纯粹的艺术特色与风格,减少现代美术发展中急躁、功力性的面貌,保留中国式“仆之所谓画者, 不过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 聊以娱而”[6]的从容。艺术爱好者要从内心的热爱出发,带着真挚的情感,摆脱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中的消极因素——受传统艺术的影响作用,注重秩序之美、中庸之道,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利弊相生,这也造成了传统艺术中保守,艺术上个性的发展受到抑制。

同时艺术间的创作形式可能会不同,表达艺术美的方法也许会千差万别,探索艺术创作的过程也会有曲折和直径,但是人们的追求是一致的。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人会直觉性表达对“真、善、美”的喜爱。

(2)中西方美术应从共同性得到发展

中西方美术内化的精神是相通的,这是一种殊途同归,艺术的形式具有差距,内容也有差别,但艺术对人类内心的追求和探索情感上是一致的。而中国未来艺术就是应该从中西方美术中找到连接点,寻找这一体现中国美术内在本质的精神力量,来付诸于艺术表现。中国未来美术在发展过程中,首要目标是保持中国传统绘画所含的内在特征,不但需要做到保护并维持中国绘画艺术的原有纯粹的风格特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汲取西方优秀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的表达。在这多元化的艺术环境下,中西方艺术二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对比。剔除糟粕。

四、结语

中西方艺术所呈现中西方不同的精神理念,在东西方美术范围下,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美术和以法国为首的西方美术具有很大差异性。二者相互对比、相互碰撞在现代艺术上迸发出新的火花。我们应抓住东西方艺术双方在传统文化中表现得独一无二的特性,学习其观念上、表现上的优异之处,转变当代艺术局势应,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剔除其与时代相悖的过分守成,结合现代艺术发展时代性特点,来建设中国当代艺术文化,建设中国的现代设计。

参考文献:

[1] 程卓,马卫平.浅析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差异[J].艺术评鉴,2020(07):43-44.

[2] 樊佳琛,赵玉琢.中西水彩画之差异与融合[J].艺术科技.2015,(8).108-108.

[3] 王建荣.美学理论视域下的中西艺术精神本体论比较研究[J].戏剧之家,2019(22):217-218.

[4] 梁红燕. 传统美学范畴”逸”的辨析[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8.

作者简介:程玲,1997.4.18,女,汉族,河南省荥阳市,中原工学院 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张梦消, 1995.10.05,女,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中原工学院 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软装

猜你喜欢
差异性
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管窥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