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作文的错后指导

2021-09-10 06:43王明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题眼教法审题

王明章

摘要:作文是要评讲的,评讲是总结成败,积累经验。但怎样的评讲,什么时机评讲,教育心理学会起很大的作用。错后指导效果最佳。

关键词:作文;错后指导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51

做任何事,既要小心谨慎,但又不要太怕犯错,失败是成功之母,写作文。有老师提倡让学生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也是先从失败中爬起来,再把稳走路,便会走得踏实,以往学技术(如学木匠),别指望师傅会先给讲很多理论,再让徒弟做。而是极简单的指导一下,便叫干起来再说。锯、刨凿这些工序都是徒弟先干起来,做出了错,师傅再纠正。不断出错不断纠正。在纠正中成熟起来。当徒弟出了师,单独挣钱之时,那些错误早已历历在心,就会避免不会失败只会成功了。如果学徒阶段,总是师傅指导着做,自然少出错甚至不出错,但一旦出了师单独挣钱之时,由于胸中错例太少,甚至没有,则在无师傅指导下,难免出错,甚至会出大错,拿不到工钱,还要赔钱,损失就大了。

作文的错后指导也与学艺同类。学生对作文理论的掌握并非专门理论讲解,而是在课文教学中,对题目的分析,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对写作特点的分析,这些方面逐步积累起来的。我们来看一位老师的两种作文指导,在同样多的时间里,那种指导方法效果更佳吧。

有两个平行班(同年级两个班)由同一位老师教。在甲班,出了题目,作了审题讲解,怎样理解题旨,怎样抓住题眼,本题的题目是什么?再讲谋篇布局,本题可选之素材有哪些,一一列举后,又分析哪些素材对表现中最佳,等等讲完之后,也占去15分钟,学生半点钟军成交卷。写的结果如何暂不谈。再说在乙班,他出了同一个题目后一字不讲,让学生独立审题,独立谋篇布局,独立搜索材料,大约也要10—15分钟吧。作文写成交卷。批阅作文时,发现甲班的千篇一律,个性不强,也有出错的,如题眼重点不突出。但由于老师讲题时强调过,所以这类错误不多。出错的是听时心不再焉的。发现乙班的写得百花齐放,真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除优生们处,大多数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错,题眼抓不准啦。篇章结构不合理啦,选材不准啦等等。但体现了每个学生的风格个性。平均分,甲班70分乙班62分。对这样的结果,哪种教法强些呢,肯定要说是甲班的吧。这种评论为时过早,我们再看后面的事。两个班都通过讲评,让他们原题重做一遍作文。这次的得分甲班75分,乙班80分,又通過一次另外的同题同时作文考试,甲班65分,乙方70分。看来,这次作文甲班低分实际也低能,乙方高分实际也高能。何以如此?下面分析原因:

一、甲班的教法。是由教师主讲理论,这是应试教育注入式教法。学生只是听, 由于没有实例作文联系,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难也落实在平时的写作能力上。以本次作文题目及内容为例的具体指导,是由老师喂给学生吃的营养,营养一样,所以写的作文千篇一律,不是个性特色。也由于本次作文该怎么写,是按老师思路来写,学生的主观思维没有展开,所以实际能力提高有限, 即使得的平均分高于乙班,也是高分低能。这在最后一次作文考试就看出来了。这是重结论轻过程的教法。能力是从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轻过程怎能培养起写作能力呢?

二、乙班的教法,理论部分是由学生自己调动平时的积累。他们在老师不讲一字的情况下,象鸭子一样被赶上了架,那些课后分析时学到的,那些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那些在课余练笔时用过的,都通通被搜肠到肚的调动起来。怎样审题,怎样抓住题眼,生活素材积累中,有哪些可用的,哪些是最能表现主题的,等等思考一遍后,形成一篇作文的雏形。这种思索过程,有单向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这种思维过程就是怎样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这不是纸上谈兵,这就是在实践,从实践中受到锻炼,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尽管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思考。但比起老师来,毕竟不如师,所以写的实际结果。比起老师指导过的甲班,平均分低些,这是合符逻辑的。但与甲班相比,这是低分并非纸能。

三、错后指导举例。乙班的作文写失误的不少。老师选出一些有代表性进行集体评讲。例一,这次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件事》。这篇作文是写了一件事,但这件事是他与同时组的同班同学一起去河沟捉鱼的事。事情写得平平常常,与大家了解的那些作鱼的事无什么特别之处。写完了,加上一句“这件事真是令人难忘”。原因分析:审题不深刻,一件事是审准了,没写成两件事,但“难忘”二字是本题目的题眼却没有引起重视。写的水平问题,也许他是审到了难忘二字,但没有用好表现难忘二字的写作技巧。究竟是什么原因。问问这位同学才知道,这个同学发言了:老师找到了我没有好的原因了,但最主要的是心中没有好的表现技巧。捉鱼对我来说是一件难忘的事,因为我从未捉过鱼,那天体验了捉鱼的快乐,听以没有突出事情的难忘之处。这时同学也深有同感,好些同学也是把一件事写得平平常常的,这时老师叫大家对这篇作文进行一些修改,看看该加上一些什么句子。同学们讨论开了,并纷纷写出起来。老师巡回观察其中有这样写的:“捉鱼的事,我也经常看到,平常而又平常,但对我来说却不平常。我平时不爱户外课动,对下水捉鱼从来有过,一窍不通。今天当我参与了扎埂舀水,用手摸鱼,把鱼捉住,真是新鲜而又新鲜。时间已过去了一年,那情境还在脑海里浮现,真是永远难忘。老师当堂念出来,大家都认为做得好。通过先写失误,再纠正,同学们原因找得深刻,不仅知道了不该怎么写,还知道了应该怎么写,教训十分深刻,主体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提高了能力。

猜你喜欢
题眼教法审题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物质推断题的推断技巧
爷爷的“五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