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技术要点分析

2021-09-10 07:22郑铭铃
科技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技术

郑铭铃

摘要:核桃是现今较为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它的产出量直接关系到了经济效益,这也就需要相关种植人员加强对核桃树的管理,通过运用提质增效的技术来提高核桃的产出量和质量,以便核桃能够卖上价,增加经济收益。基于此,核桃产业相关人员就应当做出一系列改革和完善措施,让核桃的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关键词: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技术

核桃产业中所运用到的提质增效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对核桃进行品种改良、对核桃的生长环境及土壤情况进行提升,使其适应核桃的生长,在这之中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整形修剪、合理间作以及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等措施来管理核桃产业,以此达到核桃优质、丰产和增效的目的。

一、转变理念

为了能够提升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就需要相关核桃产业技术人员及种植人员转变传统的观念及思想,从重视栽种核桃树的方向转变为重视对核桃树进行管理这一方向,逐步提升对核桃树及生长环境等的管理,在核桃的产量、质量以及品质上面下功夫,增进经济收益。

在种植人员及技术人员的观念中一般对核桃树采用的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或者放任不管的方式,这些管理方式会导致核桃树的树冠极大、枝条分布也较为杂乱,遮挡住大部分的阳光,导致根系部分无法被阳光照射到,进而使得核桃树的产量持续走低、品质也变得越来越差,病虫害现象频发。当新的管理理念出现之后能够使得种植及技术人员的传统管理理念发生变化,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在新的管理理念中需要种植人员细致掌握不同品种核桃树的生长习性及特质,然后按照其生长习性进行精心的照料管理,同时还需要制定精细、规范的计划和目标,并在照料核桃树的过程中将制定的计划和目标落到实处。另外,各个地区还需要成立专业的核桃种植合作社和专业的技术队伍,将新型管理理念及科学的管理措施进行推行和宣传,从而使得新技术、新理念能够得到落实,以此来提升核桃的产量和品质[1]。

二、科学管理土壤

(一)疏密有致

进行核桃种植,首先要对核桃树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做一个细致的安排,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然后依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来进行疏密补稀操作,从而使得核桃种植能够合理利用土壤,也更便于后续对其的管理。在开展这一工作时需要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像是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就可以在初春时节进行,在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则需要在核桃收获之后进行。因为这一时间段正处于一个雨季,在这一时期对核桃树进行移植也能够很好的成活,在灌溉条件差的地区基本都是采用的这一方法进行操作[2]。

(二)采取打保墒坎作树盘的方式

在一些土地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的地区可以通过采用打保墒坎作树盘的方式来保水保肥,这对于核桃树的健康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核桃树一般都会种植在山坡的位置,于是在进行打保墒坎操作时,就需要在坡下1.5米到2米的位置砌垒石坎,其中厚度不要低于50厘米,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这些过程完成后,在坡的上方挖出一个平台就可以了。打保墒坎作树盘的方式在一年四季中任何时间段进行操作都可以,不過也可根据经验和当地气候、土壤等情况进行操作。

(三)基肥施法

在基肥种类选择方面,通常采用的是农家肥辅以过磷酸钙以及复合肥等进行,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依据这一方案进行,在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则可以收集各种成熟植株并将其切碎来代替农家肥,这样的方法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在施肥量方面,通常每株幼树需要施30到50千克的农家肥与0.25到0.5千克的氮磷钾复合肥。每株初果树则需要施80到100千克的农家肥与0.25到1千克的氮磷钾复合肥。而每株盛果树需要施200到250千克的农家肥与1到2千克的氮磷钾复合肥。在给幼树进行施肥时通常采用环状沟的方式施基肥。需要围绕幼树树冠投影外缘挖出环状沟,环状沟的宽度为30到40厘米,深度为40到50厘米,在挖好之后就将适量的基肥与表面的土壤搅拌均匀施入环状沟内,然后用土壤进行掩盖,灌溉适量的水。成龄的大树则采用深翻土壤、全园撒施基肥并用土壤进行掩盖的方式施肥。另外还可以通过挖条形沟的方式施肥,在树沟或者行间的位置挖两条相互间平行、长度与树冠直径相同的条沟,条沟的宽度需要在30到40厘米,深度需要在40到50厘米,然后将肥料与表层土搅拌均匀施入到条沟中并用土进行掩盖,之后在进行灌水操作。还有一个放射状沟的施肥方式,这一方式是以树干为中心,以树冠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线为标准进行。沟内需要占据2/3,内外占据1/3。接着朝不同的方向挖出4到8条呈放射状的沟进行施肥,沟的宽度在30到40厘米,深度在40到50厘米,挖好后将肥料与表层土进行搅拌再施入到沟内,用土掩盖、浇水。通常情况下,无论采取何种施肥方式都需要进行浇灌,但若在阴雨天气挖沟施肥则可以不用浇水[3]。

(四)追肥施法

对核桃树施追肥需要以速效肥为主,像是尿素、硝酸钾等。一般在核桃树的生长时期追肥,每年施2到3次。第一次施追肥需要在核桃树开花之前或者舒展叶片之初,这时需要以尿素为主要肥料,这次的施肥量需要在全年施肥量中占据50%。第二次施追肥需要在核桃树6月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依然以尿素为主,这次的施肥量占据全年施肥量的25%。第三次施追肥则在7月核桃硬核期间,这时以磷酸二氮钾或普钙肥料为主,主要的作用是让果实能够更加的饱满。

三、对品种进行优化管理

为了能够促使核桃产业达到提质增效这一效果,首先就需要对核桃品种进行优化管理,在树苗的选择上选择优种嫁接苗。优种嫁接苗的选择上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地区中优良的树苗为宜,这样才能够使得树种得到好的生长。当然在这之中就需要技术人员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通过实验来检测树种是否优质、是否符合地区生产、产量能够达到多少等。若树种能够达到长势强、成形快、侧边花芽比例高以及丰产性强等特点就可以大量引进此种树苗进行种植[4]。

另外还需要对一些劣质大树进行换优处理。一些生长多年的核桃树,应对其进行高接换头操纵,在砧木萌芽展叶期间就可进行嫁接操作,主要是通过插皮舌接的方式进行嫁接,这一方式能够很好的保证嫁接成活率,当嫁接成功后就需要及时去除萌芽,还需要对其进行防风防护,以避免发出的新芽在强风中被折损。

四、对树体结构进行改造

首先对树形进行修整,对其进行疏层操作,确立中心干,将其维持在1米左右,树的主枝为5到8个,分为三个层次,相互将错落分布在树的中心干上。整体树高应在3.5米左右,在每一个主枝上保留下1到3个侧枝。树冠需要呈现出上小下大的形式,以便透光。对树体进行改造则需要依据主干的疏层形的结构来进行。每年的秋季是收获核桃的季節,在收获完成,树叶掉落之前就需要对树枝的紧密、交叉、病弱以及重叠的情况进行梳理。一些超过3.5米的树也需要将其进行落头开心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此保证每一棵核桃树都能够健康生长[5]。

核桃树具有雌雄同株的特点,而且每一株核桃树的雄花数量较多,这就会导致大部分的营养被其吸收,这时种植人员就需要对核桃树的雄花进行疏除,以此来保存养分,提升结果率。在核桃树发芽前20天到雄花生长到5到8厘米时,种植人员就可以将90%的雄花摘除,只需要保留顶部以及外围枝条上的雄花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够满足给雌花授粉的需求。

种植人员还需要注意采收核桃的时间,当核桃果由青色的果皮变为黄绿色,并有少量的开裂现象时就可进行采收。

五、防治病虫害

对核桃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的观念。首先种植人员需要加强对核桃产业园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改善,加强对核桃树栽培方面的管理,以提高核桃树自身抗病虫害的能力。另外,种植人员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控的方式来防治病虫害,这就需要相关种植人员合理保护核桃园中害虫的天敌,以此来消灭害虫。若迫不得已需要采用化学药品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减少用药量,以减少对土壤及环境的污染。种植人员需要留心观察核桃树的病症,是由什么原因导致核桃树得病的,以此来对症下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理[6]。

六、结束语

为了能够提高核桃树的产量、核桃果的品质,使得经济效益得到增长就需要重视核桃的生长环境、土壤环境、温度、湿度以及阳光等。再配以松土、施基肥、施追肥、选择优质树种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的方式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昱晔. 临泽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技术要点分析[J]. 花卉,2019,No.349(10):18-18.

[2]刘龚庆. 老窝镇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途径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2019,51(1):70-72.

[3]郭社旗. 成县核桃产业发展问题及提质增效对策[J]. 绿色科技,2019(17):255-256.

[4]翁姑木呷. 核桃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分析[J]. 花卉,2019,No.349(10):7-8.

[5]苏拖秀. 核桃提质增效技术在提升产量和效益中的应用[J]. 花卉,2019,(6):19-20.

[6]陈亮、李华雄、欧阳丽娜、邓元彬、林玲. 凉山州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困境及对策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20,v.61;No.458(6):44-46.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技术
贡山县核桃提质增效措施探讨
精细化管理促提质增效分析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