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农民专业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021-09-10 07:22李锦峰
科技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途径农民重要性

李锦峰

摘要:培训农民专业技术不仅是为了迎合现代农村发展的需求,也是为了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也就是说,要努力为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强农业技术专业就显得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提高新型农民培训效果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新型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的现状,指出了重视度不高、了解农业专业技术的渠道单一、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资金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途径,如提高农民对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重要性的意识、大力加强农业专业技术的宣传、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方式创新等。

关键词:农民;专业技术培训;重要性;现状;途径

1 提高新型农民培训效果的重要性

在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新型农民”一词,这个概念的提出较晚,要求农民除了要有农业生产技术外,还要有足够高的思想道德、政治、文化、科技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能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丰富其自身内涵,指的是有文化、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律、综合素质突出的农民。改革开放进行30多年来,农村实现了快速发展,农业增效明显,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十分落后,对农业的现代化、规范化及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塑造现代化“新型农民”,也是农村改革发展形势对于农技推广部门的重点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并将这些新技术向广大农民普及,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民[1]。

2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现状与问题探讨

2.1 农民对农业专业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农民未能充分认识到农业专业技术的重要作用,缺乏对农业专业技术的浓厚兴趣,参与新型农民培训的意愿不强,尤其是经验较足的老农户,依然会坚持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2.2 农民了解农业专业技术的信息渠道单一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交通等相关因素的束缚,特别是居于偏远山区的农民,能够获取农业专业技术知识的渠道十分单一,大多是局限于现有的条件,能够获取的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学习。

2.3 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方式十分单一,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而且有的培训课程十分笼统,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致使农民虽然参加培训,却难以获得实效。

2.4 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制约因素

农业现代化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山区,农村经济条件状况较差,农民经济基础较差,不仅如此,新型农民培训还有一定的年龄限制,不少农民想要参与进去,但却受到限制。不仅如此,有的农民因为经济条件有限,难以承受新技术风险,满足不了现代农业专业技术,导致有的先进的农业专业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2]。

2.5 培训资金不足

对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专项资金短缺较为严重,根据培训严谨的课时要求,农民所能获得的培训经费比较有限,与当前物价差别较大,无法达到农民期望,不利于农民参与培训积极性的提升。

3 培训农民农业技术的科学途径

3.1 提高农民对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重要性的意识

就新农村建设而言,关鍵在于生产发展。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就要加大对科技的推广应用力度,以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农民是最主要的执行者,其素质高低将会对新农村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农业专业技术,并要求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专业技术,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去。那么首要前提就是要让农民认识到农业专业技术的重要作用,比较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利弊,然后更加积极地加入到新型农民科技的培训,真正成为助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3]。

3.2 大力加强农业专业技术的宣传

第一,把握科技下乡与科技入户的有利契机,加强农业专业技术宣传,向农民介绍参加农业专业技术宣传的益处,介绍过往培训成功的典型案例。对农民而言,自小便受到小农意识的约束作用,文化层次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能够获取农业专业技术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所以,我们更应强化农业科技培训的宣传,使农民能够接收更多的农业技术。第二,利用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依托电视、网络以及报刊等媒体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加强政策引导,培育示范典型,提高农民参与农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转变生产观念,敢于冒风险,逐步实现依靠农业科技致富的目标。农民培训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就能做好的,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

3.3 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为着力推动农业专业技术培训,还需不断增加培训投入。第一,组建一支具备中、高级职称优秀人员、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师队伍,并对其加以系统培训,构建完善的培训制度。第二,结合培训课程需求聘请权威专业的教授或专家进行授课,提高课程培训实效性。第三,完善农民培训的教学设施,让培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影像资料等,将农业专业技术以一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得以展示,便于农民理解并掌握。第四,深入研究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其与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结合,实现取长补短,进而对农民进行全面地农业专业技术培训[3]。

3.4 加强培训方式创新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绝不仅仅限于室内理论授课,还需加强培训方式创新,虚心征求当地农民的意愿,尽可能地采取农民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培训方式,比如说,通过“田间课堂”,让农民在田间地头就能和培训讲师进行交流与学习,能够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促进培训实效性的提升。同时,大力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组织农民参观、开展经验交流会等培训形式,不仅能够让老师了解到足够多的生产情况,也能使学习气氛更加活跃,使得农民生产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4]。

培训时,还要关注特殊天气环境下是否会发生农作物病虫害,如有异常出现,就要组织培训指导农民及时开展抗灾复产工作。如某市经过几次台风洪涝灾害,特别是晚稻生产,爆发了严重的稻飞虱、细菌性条斑病,对水稻生产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邀请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进入灾情较为严重的粮产区讲授稻飞虱以及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让村民掌握好农业技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损失。

比如说,在蒙自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就采取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学习和跟踪服务等培训形式,紧密围绕农民素养、现代农业创业、水果栽培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政策与技术知识,同时,还教会他们许多先进农业科技、互联网营销等知识技能,提高其农业生产能力,整个培训过程中,参训农民学习积极性很高,并顺利通过了培训后的考核,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也掌握了扎实的农业生产技术,自身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3.5 增加农业技术培训资金投入

如果缺乏足够的农民培训资金,就会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任务依旧繁重,唯有努力探索出全新的培训方法和途径,才能促进农民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帮助农民逐渐摆脱小农思想的束缚,主动参与到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掌握新的农业专业技术,运用科学思想充实自己的头脑,打造一支“文化层次高、技术素养强、懂得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骨干队伍,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增效的目标[5]。

3结束语

总之,培训农民专业技术是一项社会化惠民工程,也是提高农民素质水平的有利途径。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工作,需要提高农民对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重要性的意识、大力加强农业专业技术的宣传、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方式创新等,使农民素质水平显著提升,进而拉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影兰.如何提高新型农民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实效[J].北京农业,2014(09):269-270.

[2]李艳辉,徐进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验和体会[J].河南农业,2015(1):62-62.

[3]陆红梅,袁珈红.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民培训探析[J].新农民,2020(8):5-5.

[4]陈慧.创新农机培训方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J].农民致富之友,2019,596(03):98-98.

[5]李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培训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8,No.572(03):209.

猜你喜欢
途径农民重要性
耕牛和农民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农民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