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电企业环保外委检测项目管理方法

2021-09-10 15:43王海衡董波田龙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2期

王海衡 董波 田龙

摘要:本文主要以第三方技术监督机构为主体,梳理火力发电企业环保外委检测项目进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关键信息。

关键词:环保检测,项目分包,开口合同

1、概述

由于环保形式的严峻及电力企业污染物排放管理的日趋规范,电力企业的合规排放是企业环保管理的重要工作。依据排污许可证自行监测的要求,煤电企业的废水、烟气排放等需具备政府认可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1]进行定期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电力企业依据相关要求和制度对污染物指标进行公开,此项工作是环保自行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环保检测市场的重要输入。

本文主要以第三方技术监督机构为主体,对各委托发电企业的环保外委需求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分包,经过近五年的外委项目管理历程总结项目经验,梳理项目进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关键信息。

2、环保外委检测项目的管理难点

环保外委检测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各发电单位的污染物监测因子,其主要依据是电力企业排污许可证自行监测、环保技术监督的制度要求及监管部门或监督单位的环保监督检查等提出的检测要求[2]。

其难点一在于检测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排污许可证更新、制度变更或临时性的监督要求等,使检测内容在计划初期无法准确确定,对项目容量预估及预算统计等带来不确定性。

难点二是检测风险的管控,检测风险是指由于检测单位主观工作失误或客观原因(如疫情原因导致业务停止)等导致检测数据无法按时测出或检测报告无法按要求出具等事故,虽分包合同中对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及违约责任等,但其违约赔偿无法弥补电力企业因检测数据空白而造成对合规排放缺失有效证据支持的損失,出现某单位因缺失月度碳元素测量数据导致碳排放交易款项以顶格上缴造成重大财务损失的案例,因此,检测风险需要委托单位有明确认知,不可以为以合同条款来转移责任风险而一劳永逸。

难点三是工作要求有变动可能。因制度及监管部门的要求,检测方法的变更需要检测机构配置相对应的检测仪器,现场工作环境的改变需要检测机构对入场人员进行适应性调整,各地监管部门对认证资质等也会有要求上的变化,经项目招投标后确定的单位在项目实施阶段出现资质要求不符等导致当地电厂的检测无法进行。

3、项目的有利因素

源于自行监测工作的强制要求,并且对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疏漏在社会、企业及业务管理层面均出现了给与相应处罚的案例,企业自身及监督部门都对此项工作给与足够重视,特别针对外委工作的年初立项的空白阶段均给与一定的支持。环保工作与安全工作并列为最高优先级的工作要务,在具体流程推进上得到了不少的支持作用是本项目开展的有利因素之一。

其次,随着自行监测的需求发展及市场化检测机构的涌现也为检测工作提供了庞大的技术供应,同时在进程中技术不断提升、竞价机制下的项目成本逐渐降低、技术服务机制不断完善,企业与检测方同样在项目过程中不断磨合,寻找自身的市场定位,明确义务与权责,推进自行监测项目的成熟与发展。

4、精准管控检测方案是成本管理的关键

在项目初期应详尽整理各单位的检测方案,特别应明确常规检测的重复性试验次数及现场检测的点位数量,例如同样的厂界噪声检测项目,不同单位对噪声测量的位置和数量有不同要求,若统一报价则会造成后期检测实施过程中工作量的界定问题,若按单位报价应明确点位总量及单价计价单位,以项目计价与以点位计价将会对检测费用造成成倍差异。

各单位检测方案的确定是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同时报价应依据各单位的项目方案进行单独报价并汇总,这样有利于后期对各单位的项目核对及总价核算,便于后期对各单位的成本分摊。

根据检测方案的各项检测项目及数量确定预算单价与预算总价,单价以历史价格、市场询价及成本估算来确定,某些检测项目的历史价格或市场价格遵循市场行情保持窄区间的波动,但随着检测项目数量增加,单一检测成本会逐步摊薄,例如现场检测的人工差旅成本会分摊在各项检测项目中,检测项目与数量越多,其对应成本分摊至各项中应越少,因此,应关注项目数量的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减少,合理管控项目支出。

5、备选方案控制检测风险

经过项目运行,为应对检测机构的检测风险较为稳妥的方法是选用备选方案,在环保外委检测工作中除了统一分包之后应备选备用方案,如电力企业和当地检测机构签订开口合同,若主合同运行正常,则备选方案可不产生费用,若主方案出现异常情况,可选用备选方案出具检测数据,以此来管控检测机构的检测风险。

对于检测指标超标等情况,对于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愈加严格的生产环境下,超标排放一定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和财务损失。外委检测是对达标排放的证明而非试探性检测,电力企业自身应该结合自身检测条件开展污染物检测,对接近限值或波动较大的指标一定要及时预警,提出整改方案,保证排放指标在控受控,而外委送样获得资质报告应为合规工作的证明结果,而不是盲测。

对于检测时效性上,各类规章制度对检测间隔及频次有了详尽规定,为保证检测结果按时出具,应在年初检测方案上详细明确时间节点,特别是牵扯多部分协调的工作事项,需设立工作计划及工作责任书,要求各个环节的流程性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时间点,从多方面保证外委检测工作的按计划进行。

6、项目实施评价

在项目前期招投标过程中,通过项目条款进行具体的工作的要求,但在无法要求项目执行细节,在项目验收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项目实施进行总体评价。一是安全风险管控,对现场检测环节的安全风险管控进行跟踪评估,外来人员入厂工作是近期电力企业安全事故高发的情形之一,严格管控外来人员的工作活动是安全风险管控的重要要求。二是评价执行时效性,对于检测时间预约、项目执行、结果产出及报告编制等于项目前期提出时间性要求,并且于项目实施阶段及时进行跟踪,对于不符合项需要跟进整改,通过提升沟通机制、落实沟通人员或以制度下发等形式明确改进方案,在项目执行中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做到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且解决方案具备可持续性,减少项目管理成本及资源消耗。三是评价计划外工作情况的反馈效果。除以依据项目前期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的以外的工作均属于计划外工作,根据项目实施经验,计划外的工作变动较多,且占据全年项目管理工作量的大部,在项目前期应与检测机构确定变动空间,确立良好的沟通链条,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沟通协调时,关注沟通效率及反馈效率,形成特定的沟通机制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7、自行监测发展方向

8、小结

电力企业的环保外委检测是环保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扎实落实环保检测的顺利进行,获得达标排放的检测证明,是排放监管、信息公开及碳排放交易的重要基础。该项目管理前期注重谋划,能够在项目前期进行预见和规范可规避或解决大部分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计划外情况需要及时跟进,与项目进程中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在项目验收时关注多方面评价,其当年度的工作机制可有效的作为下一年度工作的设计素材。

参考文献:

[1]焦国嵩,马立科,石仁德.企业自行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生物化工,2021,2.

[2]李莉娜,唐桂刚,万婷婷 . 我国企业排污染状况自行监测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J]. 环境工程,2014(5):86-89,94.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国家电投集团平顶山热电有限公司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国电投南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