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科技背景下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2021-09-10 07:22张萍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经历着深刻变革,在这场变化中,金融科技的发展对行业支撑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浪潮已清晰可见。在金融行业数字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线上服务和营销,以信息化和金融相结合来获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实现。商业银行以数字化为支撑推进自身转型发展,获得新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开展日常业务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中小银行面临的数字化转型趋势,探讨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小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快速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迫切要求,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中小银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19

金融科技方面的创新业态层出不穷,但究其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应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的支撑,实现自身业务发展模式与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促成既有商业模式的变革和重塑,这一转型过程并不以里程碑事件为完成标志,也很难一蹴而就,而将是贯穿于银行经营管理全程、循序渐进的迭代式变革,其表象是创新业务不断涌现、客户服务水平和业务效率持续提升,内核和本质诉求是组织整体经营运转质效的显著增强。对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数字化转型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是全面提升各业务板块可持续发展能力,谋求生存空间的需要。然而中小银行因其发展规模、客户群体、资金支持等多种因素制约,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还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1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1.1 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清晰

对中小银行机构来说,以非互联网公司的名义进入互联网金融业务中,一方面需要具备庞大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则需要厚积薄发的技术储备。具备以上两个条件,中小银行转型数字化领域,才能明确基本的转型战略,这也是当前商业银行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竞争中比较迷惘的一点。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发现大部分中小银行缺乏精确细致的金融科技定位,在互联网金融中应该重点发展哪些业务、抢占哪些市场领域、迎合哪些目标客户群?由于定位模糊,大多数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都是跟风而行,缺少对自身和目标市场的精准分析。

此外,在具体的执行层面,对中小银行机构而言,虽然对创新有着明确的概念,但對如何推动普遍缺乏明确定位和发展路径指引,部分甚至还存在对金融科技与信息科技的理解上产生混淆,思维停留在使用信息科技系统保障业务运行、简单实现数据统计的初级阶段,在理解金融科技定位上存在较大偏差。

1.2 数据治理水平不高,数据价值待挖掘

虽然大多数已开始建立相应的数据治理机制,但对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价值挖掘、数据管理等各个方面,尚未完成闭合的完整应用体系,使得数字化转型面临基础数据支持问题。一方面,在数据采集上,因为客户数量普遍较少,单纯依靠自有客户数据,难以进行完备的数字建模;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大多受经营地域限制,对于区域性客户群体分析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元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存疑,导致产生数字决策失误或风险衍生的可能性。

1.3 大数据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制度建设

在金融秩序的维护方面,银行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数字化转型的管理制度方面,完全依靠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创造更优质的发展环境。尤其在大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需要深度挖掘大数据的潜力,并与互联网金融的各项业务相融合。研究发现,中小银行在数据整体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发展尚不完善,集合式数据管理欠规范,在日常数据管理中,数据信息大多散见于各业务管理部门内部,数据归集结果欠缺,难以及时联通。即使在部门之间发生信息传递,往往也是单维的、不连贯的,加大了数据集合管理难度。缺少大数据管理制度,导致银行机构的大数据信息如一盘散沙,难以产生聚合作用。

1.4 数据应用效率低,场景转化受阻

基于偏弱的数据管理能力,虽然大部分中小银行可以进行数据的初步处理,但因之导致的分析结果往往缺乏现实指导意义,使得在数据应用的具体场景转化方面受到较大限制。以银行业务营销为例,表现出的结果就是营销手段较为单一,对年轻一代尤其是“互联网一代”的需求分析不到位,缺乏专业化的营销管理系统,使得获客成本高企,效率低下,数字化营销机制明显缺乏。对存量客户的管理方面,因缺乏专业化的客户管理系统支持,较少利用客户画像、KYC等专门化的数字分析工具,使得ROI效果分析失真,无法准确定位实际客户的真实需求,这一点也体现在对同业客户的分析上,缺乏整体性判断与洞察,往往基于简单的“人脉”网络进行展业。

2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探索

数字化转型切忘盲目,需要制定战略性发展步骤,明确不同业务板块与互联网金融的契合层次,并针对性地从宏观业务、具体业务和框架建设方面开展银行机构的数字化赋能,实现数字化融入银行制度建设和主要业务中。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当前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围绕三个方向进行。

2.1 实现中小银行业务渠道的数字化转型

中小银行机构业务渠道的数字化转型,是金融机构打造线上服务、网络银行和大数据融合的重要基础。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发展契机,对中小银行来说,也为信用卡申领、贷款办理、查账转账等业务开辟了新渠道、新思路。以办理小额贷款为例,客户对银行的诉求已经不是进行线下办理,而是更加希望通过线上申请、在线审批和发放的方式,节约时间和流程。中小银行应该主打服务能力提升,提升各项业务的办理效率,简化流程、降低业务办理时间,这是客户在互联网环境下对银行机构的基本诉求。

为此,中小银行应该借助外力,引进信息化技术服务机构,同时强化团队和人才建设,搭建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渠道,如银行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及各类主流软件的嵌入程序等,同时加强银行与购物平台、商超APP、各行业领域的主流机构相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中小银行业务的推动,为客户的互联网行为创造渠道基础。

2.2 提升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运营能力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的是提升服务的效率,一方面实现内部管理、业务运行的信息化运转,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的高效率;另一方面则是实现银行机构与目标客户群体的无缝衔接,零距离实现金融服务和数字化营销。2020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纳入其中。对银行机构来说,即便在传统业务的开展过程中,“数据”也是最核心的资源和依据,针对数据做好运营,提升银行机构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从效率中获得更大的业务提升空间。

提升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必须要做好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整理和深层次运用,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大数据分析团队,结合客户群体的投资、消费、咨询数据及外部服务机构的大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为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结构、信用卡营销、商业合作、贷款等业务提供舆情分析、风险导向和客户管理提供建议,有助于银行数字化运营能力的提升。

2.3 实现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营销能力提升

“用户画像”是金融机构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必然举措,这是大数据衍生出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根据目标群体的消费、搜索、阅读和社交信息等,通过贴标签的方式营造出精准的客户特点图像。对银行机构来说,用户画像的目的是了解客户的长期喜好和短期需求,为精准的数字化营销提供指导,提升客户黏性,增强客户对银行数字化服务的体验性,助推银行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营销。实现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营销能力提升,需要综合性地利用各类互联网技术,并结合线下营销模式,积极推动大数据分析、互联网营销渠道建设、数字化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挖掘目标客户的合作潜力,实现数字化营销的共赢局面。

此外,提升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营销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升级产品开发和渠道建设。紧密围绕社会经济特点和客户需求,开发种类齐全、目标精准的产品,既能满足大部分人的普遍需求,也要有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个别特殊群体。渠道建设则要把功夫做到细处,在移动客户端、电脑客户端的平台建设中,务必以用户体验为第一要义,以方便客户、提高效率为原则,接入各种服务平台。

3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应对策略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要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从战略高度实现精准定位,将数字体系建设与产品创新、客户服务、数据治理、风险管控等业务时间紧密联结,着重运用数字化的思维和逻辑化语言构建全新的業务发展体系,以期适应愈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3.1 尽快建立完善的数字治理管控体系

中小银行应尽快从战略定位的层次,明确建立全局化数字治理管控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前、中、后台部门数据集中着手,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数据形成自下而上的集中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化,打通数据互联互通体系,实现实时共享,真正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同时,要建立覆盖全业务体系、全机构、全产品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符合业务发展逻辑的数据模型,加强数据挖掘和对信息的智能化分析能力,通过分布式数据库的建立,在强化数据梳理和离线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结合对金融行业相关大数据信息的引入,提高对人员可视化分析的支撑力度,为将来探索建立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交互式人工智能领域做好准备。

3.2 不断完善数据治理,提高信息质量

中小银行要明确信息系统各入口的信息准入标准,力求规范化、标准化,从源头上提高新增信息质量,对底层数据表结构进行重新规划,对于已进入系统的信息,要建立完整的筛选、更新、应用和预警机制,实现数据信息存续周期内的闭合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原来普遍存在的原始信息可用性低、数据冗余、数据分散等不利因素影响。在提高数据治理能力的同时,还要从宏观上建立根本性的数据思维,着力搭建立足于高质量信息基础上的数据分析逻辑和分析方法,并据以实现数据应用系统对具体业务指令的自动识别和主动干预,做到实时效应、及时预警,减少非必要的人工判断,在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信息应用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其对银行管理层面、应用层面的决策支持作用。

3.3 加快推进数据的场景化应用

中小银行要充分注重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合理利用,加快成果转化效率,可以考虑在各业务条线匹配数据分析专岗,将分析结果进行模块化、定制化的专门应用,并积极与场景化使用需求进行嫁接,加强对不同客群进行画像,根据其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因循客户特定行为、具体金融服务需求、账户使用偏好等不同特点,实现数据分类管理,并在数据仓库中长期留存,为后期的风险防控、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使之为运营、获客等不同管理需求提供帮助。数据应用的层次,也不仅仅局限于信贷领域拓展、财富管理展业等,应形成可从业务层推进至管理层的数据渗透,实现从经营情况到具体业绩指标的全景化、多维度数据分析。

4 结语

在银行传统业务高度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只有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才有可能跟上先进同业的发展节奏。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谋现在,更是在谋未来。对于这一变化的必要性、紧迫性,中小银行管理层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学习借鉴同行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判发展趋势,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和谋划,确定好短期、中期、长期的转型目标,明确方向和实施步骤后加以推进,尽快谋求转型。

参考文献

孙建一.探路中小银行抱团探索数字化转型[J].中国银行业,2018(11):19-21.

王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及路径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9(14):106-107.

李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J].中国金融,2017(17):31-32.

杨德勇,梁晶怡.科技赋能金融,推动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J].青海科技,2020,27(05):6-9.

巴曙松.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银行业面临转型机遇[N].中国城乡金融报,2021-01-08(A07).

张晓莉.浅析我国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1(01):96-98.

潍坊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张萍

猜你喜欢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债市“新常态”下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防范
中小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思考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