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语言文字,提升语文素养

2021-09-10 12:13莫月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核心素养

莫月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结构模型的提出,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推动社会的发展?本文阐述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言文字;核心素养;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2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大家慢慢开始接受行为要点概括,具体表现为读、说、听、写,突出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只有开放并且富有活力的教学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一、以教材为载体,解读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

以往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教师侧重于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其实,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一篇课文后能够基本理解并把握内容,但掌握了内容却不一定就会表达。因此,教学的难点不在理解,而在“会运用”。“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是指口头语言表达以及书面语言表达。“运用”是指能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并且能有方法、有创意地运用语言文字。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一课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体会出课文表达的蒙汉情深这一情感。除了引导学生感悟按顺序写草原特点、草原之行等方法之外,还需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恰当地运用“动词传情”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换词、比较等方法来体现作者用词的妙处。透过三个“飞”字,学生就能触摸到文章的情脉,这就是语言文字能传情达意的魅力。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飞”字的用法,感悟出一个动词连续反复运用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可谓“文字有情感”。文中三四段中多个“握”和“敬”字也是用动词传情,引领学生结合文章的意脉和作者情脉,体会出反复恰当地运用动词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不断训练语言文字夯实基础

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不是自己拼命地讲,需要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做到精讲巧练,讲、练、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布置一些语言文字运用的作业,以用动词传情为例,让学生们观察身边的一个人,重点观察动作,并连续恰当地使用同一个动词,写出自己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写得好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存在不足的进行完善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逐渐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可巧妙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其中既有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有真情实感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有参透文本来体悟人生哲理的感悟理解能力的培养,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文中“美丽”的内涵的解读之意有哪些?这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居里夫人美在哪里?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能够跨越百年?谁能说说?”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明白到居里夫人的美丽是美好的品德,执著的追求,她淡泊名利,服务社会,只有这种美才可以跨越时间,成为永恒。

再如,《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陌生的历史背景,较长的篇幅,故事人物复杂而难解的语言,如要一板一眼地学,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倘若这时让学生充分准备,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晏子、楚王等角色,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演一演《晏子使楚》,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而且令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想象力、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故事人物的心理也会揣摩得细致入微,效果不言而喻。

三、开展多形式阅读实践,提升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领会语言文字的内涵,前提是要充分地实践,在实践中探索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最终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共性认知。朗读能使学生眼、耳、口、脑都动起来,可以在阅读中识字、记词、感知语言、积累语感,还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运用同桌读、分小组读、表演分角色读、竞赛读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全面领悟,达到提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的目的。多形式的朗读可以为学生增加语言文字积累机会,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于一些表情达意的词也有更深的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运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在教学《将相和》时,我构建了一个特定的情景下,让学生设想并演绎廉颇、蔺相如的对话场面。再让学生以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向廉颇质疑:你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蔺相如?你知道蔺相如不是因为怕你,而是为了保护赵国而避开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最后,让学生写一个“报道”,向赵王报导将相和好的过程。这堂课上,我有意让学生通过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媒体操作方法的交互作用,颠倒时空,把自已融人课文情景,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

综上所述,以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应用学习并非是生搬硬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种教学艺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实践,从而推动学生不断增强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断在实践中渗透和深化;同時,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华,蒋丽.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综合素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8)

[2]卢结玲.关注语言文字运用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天地,2016(21)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核心素养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训练思维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