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21-09-10 00:45刘海燕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生物技术防治林业

刘海燕

摘要:生物技术是集数学、物理、化學、生物学、医学、信息技术等知识与技术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之一,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本文主要分析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方面关于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林业经济及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有效提升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实现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及可能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措施进行综合性论述,为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生物技术;林业;病虫害;防治

前言

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绿色植被,加大对林业的保护与开发是我国当前及未来发展的新生态经济战略,而林木资源不仅能实现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也能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绿色经济,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它是一项利国利民,为子孙后一代留下宝贵的环境财富的重要举措。林木中的病虫害是阻碍林业健康生长的有力杀手,若要实现林木的双重价值,那么对病虫害的防治就应放于重要位置,而防治技术中的生物防治是所有技术中的最能实现绿色、环保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危害的绿色防治措施。

一、林木病虫害起因

引起林木病虫害的起因主要是由生长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的,它主要是将林木的原本生理机能、组织结构及外部形态会发生异常改变,进而影响了它的生长、发育或生存,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过程。目前可能引起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非生物病原,另一种是生物病原,下文对此进行了简要论述:

1、非生物病原。主要是因为体内包含因缺乏营养物质而引起的树体内水分供应失调。引起这类病的主要是与外界环境有关,例:温度、日照、酸雨及土壤内部含有过量的盐类、药害、肥害等,以上这此都是林木生病致病因素,其特点是患上此类病林木间相互间出现传染情况较小,但也会造成一定伤害,这种病害主要有林木黄叶病、林木小叶病等。

2、生物病原。也称病菌。其特点这类病害均会吸取林木上的营养物质,阻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被病原物危害的植物称为寄主植物,简称寄主。患有这类病的林木主要是因体内含有真菌、细菌、病毒和类病毒、植物菌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螨类和藻类等。这种病具有典型的可相互传染。其典型疾病主要有:杨树腐烂病、松苗落针病、根癌病、松材线虫病、枣疯病、林木根朽病等。

二、主要病虫害

1、林木黄叶病

(1)症状黄叶病主要发生于杨树中,其病症特征主要体现在患病杨树植株的叶片颜色会有显著变化,叶片开始由绿色转为淡绿,患病越重叶片就会越来越趋向于黄白甚至出现乳白色,有些患病植株的叶片会出现卷曲或干枯,这种患病的叶片会因叶绿素降低而导致的光合速率下降,进而无法为植株的正常生长提供营养。

(2)防治措施

①对于已经患病林木幼苗,应及时采取铲除的方式,切断与其他树苗有相互传染的可能,同时也要对健康树苗进行严格检测,对于有潜在患病风险的树苗也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②对于处在休眠期的树木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土壤结构改良,例:可在秋末或早春时节施用有机肥料以促进土壤肥力增加。

③育苗期时要选择质地优良的杨树进行剪截插穗。

④要在栽植时要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害苗木进行栽植。

2、林木小叶病

(1)病症。这种病主要生长于果树中,而苹果树患病率较高。危害部位主要在果木的枝梢,进而使枝梢上叶片越来越小。叶形狭长,较脆且叶边缘呈上卷状态,严重时病枝会逐渐枯死。病枝截断后,下部新生的小枝条还是小叶而且病枝上不会有花芽形成,病树的生长态势会极度衰弱,发枝率也在下降。

(2)防治措施。对于果园要进行科学管理,具体可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料,同时也要适当辅以锌肥以改良土壤结构,改良土壤补锌是防治小叶病的根本,此时可选用默赛欣鲜,按每袋兑200公斤水的标准进行喷雾。

3、松材线虫病

(1)症状。这种病跨越树龄的范围较大,无论是树龄较小的还是树龄较长都有患病机率,一旦出现发病,最先发现针叶会失去光泽且逐渐萎蔫,颜色也会由灰绿变黄,直至最后变为红褐色,而后全株迅速死亡。本病是由墨天牛传播的茎干线虫病,它是通过取食与产卵进行传播,成虫会携带松材线虫,取食松树时,线虫经虫伤会进入树脂道中危害。6-9天后,木质部细胞会出现死亡,1个月后发病会达到高峰。

(2)防治措施

①切断病区传播来源,加强植物检疫。禁止引进病区的树苗,选种时首先抗病力强的树种,例:雪松或火炬松等,及时淘汰病树产及时进行烧毁。

②科学使用各类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舞毒蛾病毒等,具体用量需要结合说明科学施用。

③科学使用仿生制剂。如灭幼脲、杀铃脲、甲胺基阿维菌素、吡虫啉等。

三、综合防治措施

1、注药法。树干注药是防御林木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之一,具体操作是在树木周围钻些小孔,通过这些小孔不断的进行药液输入,这样可直接针对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药,对于患病部位的药物效果直接、作用显著,这样可有效保护林木,因其实际操作中方法简单,实用,还是一种有效的降本方式,对于周边环境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是经济实用的好方法。

2、涂白法。涂白法是将树木周围涂上一层白色,这层白色是为防止昆虫的虫卵产在林木上,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关于林木的涂白剂应有严格的科学配比,通常是由水、生石灰、石硫合剂原液和食盐及动植物油等组成,其配比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将调制好的涂白剂需要涂于树干自地面以上的1-1.5米即可。

3、保护病虫害的天敌。这种方法是根据生物链的“一物降一物”原则,采取保护天敌措施,利用天敌消灭虫害,进而减少林木的发病率,这是最简单有效且不浪费一人一力就可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的方式,例:啄木鸟、麻雀等。因此作为林木管理人员需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天敌,为它们提供良性的栖息环境。还可在林木中放养些害虫的天敌,只要天敌的数量增加了,那么林木上的害虫也就少了。

猜你喜欢
生物技术防治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