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1-09-10 01:14刘文梅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德育教育小学

刘文梅

摘要: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关键时期,也是成长成材的重要阶段。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高低,不论是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成长,还是国家未来发展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道德修养,小学教育工作者应结合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把握各种契机,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前言:小学是学生塑造个性、提升思维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再加上小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可塑性。在日常教育培养中,教师应把握各种契机,强化德育教育,为学生正确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能够给其未来的学习发挥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小学教师应给予充分重视,积极探索更新颖有效相的德育教育路径。

一、及时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现阶段,很多学校虽然已经设置了思想品德课程,但课程的次数与所用时长相对较少,运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也是其教育效果难以得到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教师应从思想层面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充分重视起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学习,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教师还要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全面性特点,基于当前已经开设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有效开展心理素质、生命教育等教育活动。另外,还要重视德育教育渗透性,对学生日常行为举止做出合理规范,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促进德育教育内容的连续性、可实践性得到显著增强[1]。

二、优化德育教育方法

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为小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科学指导,小学教师也要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引用更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来增强德育教育有效性。以此来突破传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诸多局限。比如,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班会演讲的方式来理解、内化理论知识,并将自身见解、独特想法积极主动表现出来。对此,班主任可以在每周的班会上,设置演讲环节,确定一个选题,结合不同时期的热点话题,或者是时事来明确选题,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加强探讨与交流,并在在此过程中产生深刻认识,为之后的学习发展提供科学指导[2]。

三、课堂教学与德育有效整合

德育教育应贯穿到整个小学教育阶段,优化其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以此来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此過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各学科相关知识内容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指导性作用,不同学科内容也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拓展认知视野,给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比如:小学音乐教材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能够给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提供有力支持。如,《国旗国旗我爱你》《歌唱祖国》以及《爱我中华》等。通过这些歌曲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产生深入体会,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为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带来积极影响[3]。

四、重视榜样宣传,优化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仅通过课堂教学引导是难以取得理想成果的。对此,为了不断增强德育教育效果,教师应突破传统授课模式的种种局限,引导学生从学习身边榜样精神入手,将德育教育有效延伸到课堂之外,以此来提升德育教育水平。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发现身边榜样”的活动,让学生对身边的到的榜样进行寻找,对模范事迹做出深入了解,并将了解到的内容整理成学习材料,在班级内宣传学习,以此来促使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榜样身上的良好品质。如,生活中更多乐于助人、自强不息,以及拾金不昧等榜样事例都是值得学习的德育模范事迹,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德育事迹归纳整理,粘贴到班级的宣传栏上,进而在班级内形成更加浓厚的榜样学习氛围,促进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五、有效组织德育实践活动

除了课堂、榜样学习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有效性,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整合现有资源、条件来进行德育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课堂、榜样所学。

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活,以此来帮助父母分担压力,也能够充分体会到父母平时为了家庭的操劳,从而真正懂得感恩。或者是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整理床铺、自己洗衣服等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慢慢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独立自主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等等。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生活实践活动,既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充分体会到,在学习生活中要怎样为人处事,以此来不断深化德育教育。此外,教师也要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坚持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进一步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以此来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不仅有助于拉近师生距离,也能够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此来有效突显、增强德育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

结语: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高低,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广大小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引用多媒体等较为新颖、先进的教学方式与资源来优化的若与教育,以此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身边吸取正能量,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此来促进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达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

[2]杨婷.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3]常志霞.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J]. 学周刊,2015 (27):89-89.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德育教育小学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