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

2021-09-10 01:14薛冠军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高中生班级班主任

薛冠军

摘要:如今,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行,班主任面临越来越多的工作挑战,除了要教给学生学科知识,督促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外,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职责,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情操的人。但是,德育教育工作并非字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需要班主任付诸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前言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良好的德育教育会对高中生未来的发展道路产生积极的影响。高中班主任作为连接学校、学生、家长的纽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有着明显优势,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好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高中班主任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1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过程中一个较特殊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已经初步形成了较独立的意识,接受外界讯息的能力逐渐增强,不再以教师、家长为中心,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极力排斥师长的劝导,逆反心理极强,而判断力相对较差,这就导致他们容易受负面东西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甚至比家长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还长,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接触交往过程中,应该最易发现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可是事实上,很多班主任并没有及时发现与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表明,一些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是存在问题的。

1.1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目标不明确。

“新课标”对德育教育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德育教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可是,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时却有极大的随意性,根本原因主要是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目标缺乏明确性,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空洞无物,流于形式。

1.2德育教育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

德育教育的内容是“用来形成学生品德的社会思想的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等等。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紧扣时代脉搏,选取时代主题。

1.3德育教育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缺少互动。

想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相长”在德育教育中同样适用。其实,班主任和学生在道德素质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多数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采用的工作方法是“我说你服”、“我管你从”,学生成为了德育教育中的被动者,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交流与互动。班主任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学生也只是表面听从。这就极易激化师生矛盾,从而阻碍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学生心理造成创伤。

2高中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高中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2.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威信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其行为举止以及思想品德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

对高中生而言,高中阶段是求学生涯中非常关键的阶段,承担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易怒、恐慌等不良情绪。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思想趋于成熟但容易走极端,对各种问题有着独特的判断,不再唯命是从。因此,高中班主任要充分把握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比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诚实守信,谦虚礼让,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班主任自身必须要率先垂范,严于律己,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才能在班级里树立威信,从而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2培养优秀班级干部,夯实德育教育工作管理基础

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长期霸占着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权威不容侵犯,班级日常管理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毫无民主可言。这样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不但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还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要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发扬民主精神,建立民主制度,切实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培养优秀班级干部是确保班级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适当放权,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由班干部带头解决好班里的日常事务,既可以充分展示班干部的才能,又能在班级管理中营造良好氛围,从而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3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也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因此,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学校教育,班主任要善于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家庭背景,特别是那些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班主任最好能够联合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德育教育工作放置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明确是非评判标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总结

总之,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以“德育为首”,积极探索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践中,我们力戒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紧扣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林.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研究[J].考试周刊,2013.

[2]裴静.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4.

[3]覃英志.浅议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23.

[4]裴静.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4.

猜你喜欢
高中生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