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新进展

2021-09-10 01:14金睿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金睿

摘要:纵观当今世界经济,风起云涌,看十年世界经济格局变换,巨型寡头不断在更替。美国,仍然固定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是人才、金融、科技等稀缺资源的聚集地,是典型的资源进口、输出成品的典型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过去十年中,总产值排名靠前的企业不断更替。互联网企业例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异军突起。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数据挖掘、做信息汇总成为了当今企业的重要工作要素。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中国实际国情,中国总人口约14亿,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市场。如何稳固国内市场,并且把握好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需要面临的重大责任和挑战。打造名族品牌工程也是近两年国家的新兴战略。相比较日本及欧美,中国的百年企业数量还不是很多,甚至屈指可数。中国企业不仅自身要做大做强,而且还要肩负着带动周边兄弟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下,更应该明确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方向。在中国拥抱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存在诸多不定的挑战,比如如何更好的走出去,在国内市场以外的市场如何站稳脚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走出去、民族品牌、中国国情

一、中国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政策

202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疯狂的肆虐着神州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并且十分有效的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播,尤其是在今年2020年12月30日,国家更是宣布了中国新冠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2020年4月1日全面复工复产以来,国家在社保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补贴,“六稳”、“六保”等政策密集出台。中国不仅在经济方面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在受到疫情阴霾笼罩全球的时候,中国政府挺身而出,在有效控制中国国内疫情的基础上,又帮助了全球其他国家,无论是在经济方面和医疗方面。全面落实深化“一带一路”政策,提高“一带一路”质量,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更是中國企业更好走出去的良好保证。稳定住了对外贸易,就从而稳定了对外贸易经济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时也承担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担当。在《对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商务部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指出了要点:深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

二、中国企业的破局

中国的企业正担任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企业面对全球经济市场如何更好的走出去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全球接近70亿人口,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不相同的。在历史背景、宗教信仰、语言、当地的风俗和法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别的国家来说,中国企业的进入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是积极作用,可以带动当地的生产总值提高,从而带动就业率上升,增强当地消费水平,从而也拉动了当地生产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困境。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外交行为,所代表的更是中国国家和政府的形象。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中国于2003年正式加入,加入时间并不长久,本身科技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中国企业走进世界大市场的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市场占有比较低。中国企业在自身发展的期间,依靠自身国内市场的大部分精力更甚至于全部精力还是放在国内专业的领域中,往往忽略了国际外部市场带来的一些列效应,从而使得国内供大于求,落后的产能过剩,落后的产能释放不出,缺乏购买市场,生产与利润不成正比,从而更加缺少资金去升级更新企业自身生产能力,容易进入恶性循环死胡同。

近两年,国家层面推出名族“品牌工程计划”,比如制造行业的格力集团、食品制造行业的鲁花公司、白酒行业的茅台集团等。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为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国“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由中国速度转变为中国质量、由中国产品转变为中国品牌”。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由中国拥有14亿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约四分之一的国情决定,中国市场跃居全球第一大经济市场。中国更是成立了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进博会成立的意义在于,在供给侧改革这一重大课题下,国内一些成立水平低的企业,在产品升级迭代等方面压力得到了环节,技术方面会迎来提升,对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国外市场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与理解,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对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0年在上海闭幕。经过学习、借鉴后,中国企业自主产品如何有效的走进世界经济大舞台是一门重大课题。在中国领先世界的一些技术上,这些企业走进世界经济市场,是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的。比如激光技术,我国在这项技术上,遥遥领先别国技术水平,领先世界16年。例如大族激光这家企业,这家企业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提供激光、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具备多项国际发明专利,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家拥有“紫外激光专利”的公司之一。这家企业的业务不仅服务全国,更是在外海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从销售前期的使用技术辅导,到销售安装再到后期的服务和管理,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辅导。像这类似的企业中国还有很多,例如在高铁、桥梁、潜水、陶瓷、丝绸、反卫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这一类企业,在中国企业国家化进程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拓宽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道路。利用自身优势带动企业自身多元化发展或者带动其他企业在别国拓展新市场。除这一类型企业,中国市场更多的是中小微企业,沪深两市有3000多家企业,新三板板块也有10000家以上。这些企业可能技术上没能够世界领先,但同时也是一家具备竞争力的企业。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字眼已经随处可见于世界各个角落。但是,这些企业往往是通过被其他企业贴标或者有专门的渠道中间商来帮你促成向别国市场的商品输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别国市场相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是陌生的,也是难以立足的市场。从而降低利润,增加中间商渠道销售成本是不可避免地动作,是一种间接出口的行为。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东地区依靠石油、美国国家依靠芯片、澳大利亚国家被称之为“坐在矿车上”、“坐在羊圈里”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优势和长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既是竞争关系,同时又是在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关系。当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发生经济行为的时候,势必就要打破别国市场的平衡关系,这就像是动物世界里面的生物链,当外来物种入侵的时候,往往形成一种没有天敌的局面,繁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物种是外来的,并不习惯此处的自然环境,因为存活不了,可能会消失或者会继续迁移到下一个栖息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动物如此,文明程度处于最顶端的人类亦是如此。

制定长期战略目标,实战于短期战术目标。这得益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长期经验,是中国企业到别国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前提保障。“机遇与挑战”是同时存在的。中国有一家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公司全称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具有全球领先能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IT、无线电、微电子、通讯、路由、程控交换机”等细分领域龙头的民营企业。自1987年创立于广东省深圳市,到目前为止,华为已经在全球约17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分支机构。华为得益于ICT技术的经验和优势,与各国政府都有着深度的合作关系。除中国市场外,欧洲的市场占有率约公司总业务体量的占百分之29,远超过欧洲本土竞争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华为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曾经也经历过巨大的亏损。因不熟悉巴西国家当地的法律条款,迫使承受16亿美金的赔偿。近两年,随着华为企业5G业务的腾飞。以美国为首的独裁向华为进行了明确的制裁动作,并联合多个国家同步进行。其中,代表公司有美国高通公司,高通公司也是一家全球技术领先专注于5G领域研究与技术掌握的高科技型企业。自2015年5月15日开始,美国国家就宣布将华为列入限制出口公司名单,导致的后果就是台积电、高通、中芯国际等企业禁止对华为进行芯片供应。

有造血能力的企业是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长期有效发展的有利生存本质和多元化开展的业务的先觉条件,也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发展的对策,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里主要包含了企业自身的技术掌握情况、市场拓展情况、公司管理水平、融资的便利条件以及风险意识的把握。

对于技术掌握情况,首先是要整合资源,将有利于企业发展,自身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深度挖掘。对于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公司所处行业的不断升级,学习探索,使公司产品不会落后,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对于市场拓展情况,也就是理解为市场占有率的抢占,销售业务的向上有序的平稳发展,这一方面直接体现了企业的造血能力和存活能力,对市场的清晰认识、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对有利于提高销售体量以及降低销售成本的科学把握等方面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对策的方法之一。公司管理水平是决定了一家企业能走多远,能做多大的企业内部不可或缺的重要认知,公司决策层的前瞻性、公司中高层的管理能力、底层员工的积极性与執行能力,提高生产水平是保证生产力的第一要务。融资的便利条件,外部资金的扶持注入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强力保证,民营企业自身确实存在融资困难这一特征。目前我国已经借钱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经验,对海外市场的企业拓宽融资通道,加速金融产品的创新。风险意识的把握是一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直接外部因素,也是一种边际效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依法治国成绩越来越显著,法律意识越来越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拓展海外市场业务,必须熟知交易双方国际的法律条款,法律是保障,更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专业的体现。

四、影视行业的机会

2020年上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各个行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冲击。下线业务受冲击最为明显。其中电影院在6月份以前是禁止对外营业的。电影院是带动电影行业发展的基本。据2019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电影院约12400家,全年产生约640亿票房。在国家和国家文化交流大的框架下。国与国之间存在着相互的文化输出。其中,电影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它可以浓缩本国的文化,通过观影,也可以了解别国的文化。单说2019年,国外电影上线率约占总共上片率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引进批片(即国外电影),目前的数字要比中国电影出口海外的数量要多。这也不得不承认就这一行业来说,中国电影制片水平还有广大的进步空间。美国的好莱坞影视基地约有150年的历史,奥斯卡金像奖一直都是全球电影的风向标以及制定规则的参照物。再其次就是欧洲市场,三大金像奖:德国柏林金熊奖、法国戛纳金狮奖、意大利威尼斯金棕榈奖。每逢海外电影节举办期间,中国购买方很多,国外很多片商对我们部分购买方的专业程度并不是很认可,态度也不是很好。然而中国的电影节国外买方来的数量还不成规模,直接看不到他们的身影。随着北京电影节、上海电影节以及海南三亚电影节的规模不断做大,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了部分空间。电影节是一个聚人气、聚财气的载体。依托中国世界第一大市场,同时也伴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在未来,中国电影节会成为全球最具人流量的第一大市场,也同时会成为成交量最大的市场。当然,这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提升中国电影行业人员的总体业务技术水平,鼓励扶植电影行业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等共同努力下,类似于《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生》好的作品会越来越多。

五、总结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距今仅有43年不到的时间。中国国际化的时间不长,中国企业国际化时间更短,缺乏值得借鉴的前人经验,自身经验不足。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这个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来说是有促进作用的,是可以影响到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加速。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清晰的看到自身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战略调整。增强企业自身的能力,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迎合,总结经验,更有把握的进行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和不断的提高别国市场的占有率。

参考文献:

[1]崔兴华. 国外中间服务投入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基于WIOD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J]. 经济管理,2021,43(03):26-42.

[2]宋南. 基于市场规模变动的制造业企业研发与投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