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

2021-09-10 01:43胡光伟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要性

胡光伟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创建良好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质量,为环保措施的开展提供数据基础和政策指导的必要性日益增加,文章将简要分析当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措施,为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要性;现状;策略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开展了多年的环境保护问题虽然成效显著,但在快速的城市规模扩大、人口集中加速的现代环境下依然面临很大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建立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先行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一、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环境监测可及时反映各地区以往的、当前的环境状态,通过先进的监测手段获取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掌握全局的、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分布、演变规律、植被情况、污染程度等信息,为环境生态发展方向预测、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和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另一方面,环境监测是一种动态性的监测,能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指导。环境监测是实时监测,长久的开展,能有效反应区域的环境保护成果,为评估保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有效评估,为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措施的调整提供细指导,促进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可靠性,节约环境保护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工作异常重要,但是,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却相对滞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环境监测的水平,但是,我国的环境监测发展是相对落后的,区域上,东西发展不平,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城市优于基层山区,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基层,通常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由于当地政府环境监测意识薄弱、社会经济落后、技术设备缺乏、资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等多种问题,导致环境监测机构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监测工作没能有效开展。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环境监测任务很重,国家也批准设立了很多有资质的监测机构,但是,目前市场上具有独立监测能力、技术水平高、监测成果转化率高的机构并不多,造成这种局面的一大原因是監测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比如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测过程监督机制,缺乏规范统一的监测流程、技术标准有差异,监测机构没有建立完善的日常工作管理体系,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怠慢、资金配置不合理、对监测流程、标准、监测报告撰写管理不严格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检测质量。

3、技术设备缺乏,专业人员不足

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性工作,目前,专业技术设备不足和专业人员缺乏是影响监测质量的重要原因。环境监测是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监测人员的,一些监测设备还必须建在特定的地方,比如高山上、河岸边、山谷下风向等,但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基层山区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缺乏技术设备没法开展监测活动。有的监测机构缺乏专业人员,由其他岗位兼任,或者环境监测机构内部人员缺乏环境监测重要性认识,没有认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导致检测机器闲置,监测员变成闲职没有发挥作用,或者部分人员开展了监测工作,但监测不规范、不全面、成果转化差等,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需要改善的重要方面。

4、环境监测技术落后

环境监测技术落后直接导致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会对区域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现实中,很多地区都存在监测技术落后的问题,比如没能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还在使用传统落后的监测方法,环境监测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不能及时评估和应对新出现的环境问题,监测网建设不全面,导致监测的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降低等等。

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策略

良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保障高效的监测效率和优质的监测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1、加强环境监测意识教育

环境监测质量要想提升,应先加强环境监测的宣传教育,提升区域领导、相关监测机构、监测分析人员的监测意识,让其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进而转变思想,将环境监测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

2、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单靠意识建设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法律、制度、规范、组织管理等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硬性保障。比如,应完善环境监测结构的资质评审工作,确保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应完善环境监测机构的奖惩制度,严禁弄虚作假、勾结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严惩监测机构弄虚作假破坏环境的行为,对在推动环境监测及区域环境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监测机构、企业给予嘉奖;应完善监测标准制定,尽心统一规范化管理,提高监测活动的科学性和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应建立完善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制度,为监测结构的正常运行、监测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良好基础。

3、加强监测设备投入和技术人员培养

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是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的两大核心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应加强技术设备建设,尤其在重点城镇、重点污染区域、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特殊地段等,配备必要的监测站、监测仪器、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等,为监测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经验较少,总体监测工作相对滞后,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加强国内设备的研发十分重要。应加强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技术能力强、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专业监测人员,并对现有的技术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是提高监测质量的必要举措。

4、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监测技术是决定监测水平的重要条件,监测技术一个方面体现在监测技术设备上,一方面体现在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上,还体现在监测的方法上,要想提高监测水平,必须聘用专业的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监测方法进行环境监测。监测技术设备和监测人员不必赘述,而监测方法,就必须不断探索新方法、标准化程序,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比如,加强生产控制、环保验收程序管理,规范监测选址你、取样、样品处理、实验过程、监测仪器校准、试剂材料的使用、监测数据的采集、监测数据分析保存和传输、监测点管控、监测报告撰写等的管控,多方面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与效率。

结语: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环境保护的先行工作,对掌握和指导环境保护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环境监测起步较晚,相对滞后,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强环境监测意识教育,完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设备水平,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监测技术,积极推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进步,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卷宗,2020,10(9):324.

[2]赵燕, 赵丽鸿, 刘倩.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大科技,2019(48):280.

[3]闫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装饰装修天地.2020(7):171.

[4]王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商情.2019(36):139.

[5]常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科学与信息化.2020(2):183.

[6]彭文韬.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科技风.2020(6):154.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要性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