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谷堂:今日赴笔架,明朝红满天

2021-09-10 07:22胡遵远
清风 2021年15期
关键词:南溪剧社凤山

胡遵远

詹谷堂,是安徽省金寨县第一个党支部、也是今日皖西地区(寿县划归淮南之后)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始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和红32师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追求共产主义理想,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他的名字,至今在大别山区广为传颂……

笔架山下播火种

光绪九年(1883),詹谷堂出生于金寨县南溪镇(当时属河南省商城县管辖)葛藤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寒,直到14岁时他才开始读书,21岁中秀才。1914年秋,他应聘到河南省固始县志成小学任教,并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秋,詹谷堂又以教书和讲学做掩护,在志成小学发展本校教师曾静华等人入党。

詹谷堂认为,党组织首先应该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于是,他决定把党组织发展工作的重点放在家乡的最高学府笔架山农校。为此,他常以讲学和看望在笔架山农校教书的弟弟詹甫堂为名,将传播马列主义和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书刊送给笔架山农校的罗志刚、李梯云、周维炯、漆德玮等进步师生,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到该校建立党组织。

1924年10月初,一个艳阳初照、秋高气爽的上午,詹谷堂和曾静华踏上了赴笔架山农校讲学之路。一路上,詹谷堂和曾静华触景生情。詹谷堂脱口而出:“四季秋最美。”曾静华随声对吟:“七彩赤奇艳。”詹谷堂接着道:“今日赴笔架。”曾静华续:“明朝红满天。”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在讲学期间,詹谷堂和曾静华利用休息时间,以听取学生老师意见的名义开展活动,先后找农校学生李梯云、周维炯、漆德玮、漆禹源、漆海峰、李声武、罗志刚等谈话,他们都表示愿意加入共产党组织。

在讲课结束的当天晚上,这批学生按照事先的约定先后到来客房集合。詹谷堂庄严宣布:“从今天起,你们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我和曾静华同志是你們的入党介绍人,请举起右手宣誓。”宣誓结束,詹谷堂说,从今天起,笔架山农校党小组就成立了。根据工作需要,由李梯云担任组长,请大家服从他的领导,开展好党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小组就这样在笔架山农校诞生了,不久后发展成为党支部,这是金寨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此后,笔架山农校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又一批党员。随后,笔架山农校党支部和詹谷堂在家乡建立的南溪党支部一起发展为特别支部,詹谷堂任书记。

演出台前斗顽凶

笔架山农校党支部建立后,主要开展两种活动:一是通过“读书会”向青年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一是运用演剧社、歌咏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演剧社演出的白话剧《过年》,演的是一对夫妻为过年争吵的故事:丈夫要将过年买米的钱拿去买香纸敬神,妻子反对,双方争吵激烈时,妻子一气之下,将家里一座木雕神像甩到粪窑里。

一次,在地藏王大庙大殿上演《过年》时,先是地方上廖、易、王三大家族的族长聚众起哄,后又联名上告到商城县政府,说学生无视神灵,是过激派,要求解散演剧社,开除演剧社学生周维炯、漆德玮等人。学校被迫挂出了“开除周、漆等学生”的公告牌。但这个公告牌当即被学生砸烂,一些支持演剧社的进步教师也集体罢教。周维炯、漆德玮等人还带领50多名学生到商城县政府请愿。县政府无奈指令学校向演剧社道歉,宣布开除学生公告无效,并撤了校董廖石甫的职务。

笔架山党支部通过“读书会”“演剧社”等活动,团结了很多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中大部分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成为鄂豫皖苏区党政军中的骨干。

1926年7月31日(农历六月廿二日)是南溪火神庙会期。詹谷堂决定利用庙会人多的机会,举行一次反对封建主义的大宣传。当天上午,南溪上、中、下三保农民协会动员了1000多农民,举着写有“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的红绿纸三角旗,来到火神庙集会,加上前来烧香朝拜的四乡群众和詹谷堂任教学校的师生,足有3000多人。

火神庙前,詹谷堂站在讲台上,讲穷人如何受剥削,吃苦受累、做牛做马,富人是如何剥削穷人,富了又富的道理。语言通俗易懂、风趣诙谐。台下群情激愤,民强小学的师生带头高喊:“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减租减息!”台下听众应声高呼。

正在这时,人称“笑面虎”的南溪大豪绅陈玉英伙同商城县民团团总周凤山一起来搞破坏。周凤山用马鞭指着詹谷堂嚎叫:“你身为读书之人,不守师道,却在这里鼓动百姓抗租抗税,想使地主无衣食来源、政府无俸禄供给,岂不是有意捣乱吗?”

詹谷堂怒不可遏地推开周凤山的马鞭子,反驳道:“我向乡亲们说的是国民革命的宗旨,宣传的是三民主义。你身为民国官员,竟敢反对三民主义,大伙说怎么办?”1000多名农协会员高喊道:“打倒周凤山!”“拉周凤山游街!”

周凤山看人如潮涌,不禁胆怯起来,赶紧溜走了,陈玉英也跟着溜走了。詹谷堂便带着农协会员和学校师生高喊“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减租减息”的口号,在南溪上、中、下三保游行示威。

视死如归见英雄

1929年5月,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胜利后,党组织决定在南溪彭氏祠成立学兵团,由周维炯和詹谷堂负责;建立政权机构,成立商城县苏维埃临时办事处,詹谷堂任办事处副主任。

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根据地的日益扩大,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1929年7月,湖北夏斗寅部的两个团会同商城县民团头目顾敬之、柯寿恒等民团共3600余人,分三路向商南地区进攻。红军奋战数日后,终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遂向鄂豫边黄安、光山方向转移。詹谷堂因根据地工作需要,留下坚持斗争。

主力红军转移后,敌人开始疯狂地搜山。8月18日,给詹谷堂送饭的乡亲被当地恶霸发现,詹谷堂不幸被捕。

“你就是詹谷堂吗?”审问时,顾敬之趾高气扬地问道。“既然知道,何必废话!”詹谷堂大声喝道。顾敬之一愣,停了一会又问:“詹谷堂,你办的是什么党?”“我办的是党上之党!”詹谷堂巧妙地回答。

顾敬之见问不出究竟,气得不断挠头,强忍怒火继续问:“詹先生,你熟读圣贤书,还是个秀才,为什么要干共产党?”“为了消灭你们这些吃人的野兽!”詹谷堂的回答让顾敬之气得说不出话来。顾敬之再也不顾斯文,暴跳如雷,拍着桌子大声吼叫:“打!给我打!狠狠地打!”

皮鞭、木棍雨点般地落在詹谷堂身上,他昏了過去。“用凉水浇!”一盆凉水泼过去,詹谷堂苏醒了。顾敬之还没有来得及问,只听詹谷堂说道:“打吧!杀吧!共产党是打不垮,杀不完的!”敌人的第一审讯失败了。

第二天早晨,顾敬之奸笑着走到詹谷堂跟前,用拉家常的口吻说:“你今年才46岁,家中还有老母、妻子、儿女,你这样死了……”“我死了没有关系!革命的种子已经撒出去了,不久遍地就要开花结果。革命的星火已经点燃,很快就会燎原!你们的末日就要到了!”不等顾敬之话讲完,詹谷堂的话语就像排炮似的轰过去。

顾敬之惊怒交加,但还是捺住性子往下问:“你说共产党有多少?在哪里?”“多得很!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下就有多少共产党员!”詹谷堂嘲弄般地回答。气得顾敬之像一条疯狗乱蹦乱跳,他恶狠狠地威胁:“你再不讲,我就要你的命!”“你杀了我詹谷堂,灭不了共产党!”“上刑!上刑!”顾敬之气急败坏地吼道。

用烈火烤,用烙铁烙,詹谷堂咬紧牙关,再次昏死过去。当天下午,詹谷堂被带出了牢房。他和10多个同志一起被押往刑场。詹谷堂感到最后时刻到了,他奋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一阵枪响,同志们一个个倒下,詹谷堂又被带回牢房。原来这是敌人让他陪斩,妄图以此摧垮他的意志,妄想从他身上获取有用口供。

继续提审,继续用刑,詹谷堂依然有问有答,但敌人想要的东西却一字不吐。

继续陪斩,继续摧残。在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詹谷堂面前,顾敬之束手无策!

8月28日的晚上,顾敬之抱着侥幸心理,再次对詹谷堂进行了审讯,依然毫无结果。半夜时分,被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的詹谷堂被拖回牢房。他感觉自己的血快要流尽了,想在生命最后时刻给自己的“母亲”——中国共产党做个告别的留言。他挣扎着站起来,用手指蘸着自己伤口流出的鲜血,在墙壁上一笔一画地写下“共产党万岁”。

当他将最后一笔写完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后倒在地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猜你喜欢
南溪剧社凤山
干杯!
王凤山:三分“严”+七分“慈”=十分“爱”
去北陵公园怎么走?
戏剧演出
冲锋剧社在唐县
落凤山四景
Ho Feng—Shan何凤山
教室里的趣事
用歌声刺穿敌人的心脏
凤山的弥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