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冷友斌:破局品牌桎梏,国产奶粉“城寨渐兴”

2021-09-10 07:22包亚婷
时代商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飞鹤奶粉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

关于飞鹤的成长路,冷友斌告诉笔者:“做飞鹤奶粉,每次决策都是冒险的,成功就成功了,一旦失败就没有任何挽留余地,但是整体上来讲,飞鹤乳业每一步都没有离开正确的路,预见性也比较强,且走在时代的前边。”在谈到飞鹤乳业“正确的路”时,这位土生土长的黑龙江农垦人说:自己从小和奶牛、农场打交道,骨子里对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也坚信除了扎身奶粉事业,不会给自己第二个事业靶向。

“土生土长”的乳粉奮进者

从小,冷友斌的家里就靠养牛来给黑龙江北安市的赵光农场交奶。每次拎着自己亲手挤的牛奶送到农场的时候,冷友斌的心里都有一种满足感:将来一定要学有所成,积极投身于奶粉事业。于是冷友斌选择了去上海学习乳业相关知识,毕业以后就自告奋勇去了赵光农场当技术员。在当时,赵光农场主要生产普通全脂粉。

冷友斌懂产品专业技术、好做市场调研,积极推进婴幼儿奶粉的研发,那时候全国市场基本上没有婴儿奶粉,冷友斌预估:婴儿奶粉的需求量很大,一定要研发出特色产品才能让农场保持高效益回报。也正是因为自身的不懈钻研和努力,在1991年冷友斌就被赵光农场破格提升为副厂长。

随着婴幼儿奶粉新品的推出,赵光农场的效益依然没有提升,因为产品销路成了问题。那时候还没有超市和母婴门店,所有奶粉产品的营销路径非常单一,全部靠供销社和柜台来进行销售。

于是冷友斌决定结合自己所学的营销知识倡议农场做奶粉广告、搞市场宣传活动来提升产品销量。于是冷友斌建议农场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团队,在渠道奶粉市场比如山东和河南等容量较大的地方开拓市场。

“那时候我们的‘土营销’很不专业,比如,每次参加产品推介会,外资企业穿西服打领带、拿着电脑。我们就摆一个桌子、支个棚子、摆个产品,没有人搭理。这也导致了我们在产品营销上的弊端。这之后我就想到 借力“外脑”。1996年我们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市场营销系合作,通过市场调研帮助我们做营销方案。这是我们第一次有了营销方案,这之前都是拍脑袋、找批发市场、喝酒应酬。”

就这样,冷友斌借力“外脑”,和高校进行深度合作,让其为飞鹤“解剖”,从而为飞鹤铺出了一条在市场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发展路径,包括如今“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定位,也是大力启用“外脑”后的结果呈现,“土八路”打法在新的营销市场上已经行不通,必须要走出原来旧体系的“舒适区”。“后来,我们又和山东卫视合作一档栏目做电视节目,介绍产品。这个营销非常奏效。此前我们很难攻下山东北部市场,通过这档节目市场就有了改观。我们才懂了什么叫做营销、公关,也发现单靠自己是不行的。”往事历历在目,冷友斌依然为当时的敢于营销创新而兴奋。

带着“飞鹤”品牌延续乳粉梦

经过不到两年的努力,冷友斌再次升任为厂长一职。其大刀阔斧的为农场把关产品技术和营销方案,让当时的飞鹤奶粉和三鹿、红星、龙丹等品牌比肩而立。

随着乳粉产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大锅饭”制度也桎梏着当时的飞鹤奶粉市场化的发展。为此冷友斌在农场内部实行薪资绩效考核制度,在当时这种考核制度让老员工非常抵触,有些老员工的工龄比冷友斌年龄还要大,实施起来更是寸步难行。最后,绩效考核制度也在一片反对声中无疾而终,冷友斌对此表示:“在当时的市场环境里,这种先进超前的管理方法势必会跟旧制度产生分歧,失败的结果也可想而知。后来我们只好推阶段性改革,保留工龄基础之上再推绩效,整整推行了2-3年才有了成效。”

20世纪9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浪潮也让乳粉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赵光农场也迎来了股份制改革,冷友斌决心放手一搏,他在2000年带领着一批老部下负债1000多万元买下了农场股份。当时赵光农场全年销售额在3000多万,雄心勃勃的冷友斌把2001年的销售目标定在了1个亿。

但是好景不长,2001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决定整合旗下乳制品企业,成立完达山集团,并将赵光农场并入完达山集团体系,刚刚准备大干一场的冷友斌被迎头一击。如果合并,飞鹤品牌即将消失。

但是他并不失去斗志:“农场被兼并,但我可以留住“飞鹤”品牌商标单干。”当冷友斌决定“出走”单干的时候,“那时候农垦局不让我走,但是我一直坚定要自己干,所以我成为农场的异类,但是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件好事,激励我把飞鹤乳业做好。当时,我们的目标也很小,就是赶上完达山。我还记得,把厂子交出去的那天开早会,我就跟员工讲自己单干的决定,我说如果大家愿意跟着我干的话,第二天早上告诉我。等第二天早上,基本上我的管理团队一个人都没落下,连工人在内100多人都决定跟着我出来了。好多人晚上来我家找我,说就要跟我干。这也坚定了我出来自己做的信心,同时我也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带出来这么多人,一定要养活他们。”冷友斌回忆道。

而早在赵光农场被兼并之前,冷友斌就用个人借款的方式买下了克东乳品厂,也正因为这次前瞻决定让冷友斌延续了他的“飞鹤”梦。他表示:“当时就想着国有厂改制以后,万一厂子不够用就可以用到克东乳品厂,没想这个乳品厂在农场被兼并后反而成就了我的飞鹤梦。”凭着对产品技术的专业和管理经验的丰富沉淀,冷友斌带着“飞鹤”商标和近百号员工在几近废弃的克东县乳品厂,正式踏上了飞鹤事业的征程。

2001年5月,克东县乳品厂正式开工,那时候的乳品厂一片荒凉,冷友斌进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造乳品厂,借钱为乳品厂修路、大面积植树,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归属感,也抡起袖子一起打造飞鹤的“根据地”。

2001年8月28日,冷友斌启动了飞鹤奶粉的地址变迁。为了尽快盘活乳品厂,冷友斌还召集所有的员工开了一场供应商大会。那时候的辛苦历历在目:“那几年非常困难,到哪去都没有钱。压力非常大,鼻子起了疖子,但白天要跑市场,只能晚上抽空打针,最后鼻子上还留下了疤痕。好在那时候大家心很齐,立场也很坚定。那时候我放权放得非常大,主要的精力就是做销售,克东乳品厂因为当时正在改造,为了让生产赶得上销售,我们就在外面的工厂代工生产飞鹤奶粉,每个厂我们都派驻自己的质检员,按照我们的配方加工奶粉,除此之外的人都跑销售。”

在冷友斌的飞鹤创业生涯里除了敢想敢做,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敢用外脑”,并善于寻找。这在冷友斌还在赵光农场工作时就组织和高校合作进行产品营销,以及后来的引进品牌咨询机构全力打造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来壮大飞鹤奶粉的品牌影响力不无关系。对冷友斌来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借力“外脑”促飞鹤品牌升级

2002年,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创立。冷友斌带领下的飞鹤品牌正式在国内市场拉开序幕。

同年,冷友斌深刻感知到自己在思维体系上的欠缺,于是决定去北京大学学习工商管理课程。“一方面当时太累想调整一下状态,另一方面也想真正改變思维,多学习一下,还有一个目的依然去寻找“外脑”。这次出去学习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找到了外力,给飞鹤重新做了战略规划。其中提到的一点就是做高品质产品。这一点也得到了我的认同,因为我知道原来的方式做不起市场。”冷友斌回忆道,也正是在外脑的助力下,飞鹤推出了一款高端奶粉,售价为10.8元,超过了当时市场上最贵的售价为7块多钱的三鹿奶粉。“当时我们新品打‘配方奶粉’的特色,新添加了CPP营养结构分子,有利于宝宝肠胃消化和吸收;除了产品概念具备新特点之外,我们在营销渠道路径下功夫,给下面的经销商留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这样双管齐下,飞鹤在2005年销售额就做到了4个亿。”

产品销量的破局并没有让冷友斌沾沾自喜,精细化运营思路在飞鹤管理体系内快速复制执行,冷友斌带领营销团队迅速调整管理架构、扎根开拓外围市场,并深入安徽、江西、河北、陕西等省,快速开拓了长江以北的渠道奶粉销售市场。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让飞鹤在大江南北捷报相传。

在飞鹤销量高速增长的那些年,冷友斌也时刻警醒自己:“就怕大家会膨胀。卖得好的时候别人恭维你,包括经销商、同行,如果大家因此而膨胀,这对企业是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在开会时候我常说,让大家一定低调、沉住气。”

2003年,克东乳品厂升级改造完成,飞鹤终于有了自己的加工厂,日生产能力能做到300吨。

飞鹤奶粉销量趋于稳定后,冷友斌开始把挣来的钱全部投入到工厂和牧场的建设上。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乳粉人对冷友斌的这一行为感到费解:那么多加工厂,奶源供应也充足,为什么还要自己种植牧草,自已养牛,自己加工生产?而且在2007年内原料奶的生产量就达到了3633万吨,相比十年前整整提升了5倍。奶粉企业根本不需要为奶源供应量的问题所担心,只有把销售渠道铺设好就可以躺赚了,那冷友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006年,冷友斌带着团队去美国考察了当地的奶牛大牧场,发现当地的牧场对品质的把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他决定要自建牧场。在当时,国内还没有自建大牧场的乳企出现,冷友斌开始大张旗鼓的挖人,正好找到了曾经在美国做牧场管理的一位中国籍博士,于是开始了飞鹤牧场建设的征程,2007年,黑龙江克东和甘南的牧场奶牛正式产奶。而在牧场打造的同时,冷友斌又布局建设了两个奶粉加工厂,也就是现在的甘南和廊坊工厂。

这一前瞻性的举措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完全显现了冷友斌的大格局。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让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遭遇了毁灭性打击,也让国产奶粉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归结到零点。在国产奶粉哀嚎声中,飞鹤乳业恰巧因为自有奶源和自有工厂的产业链布局而逃过一劫。

事情的结果是,因为 有着自己可控的牧场,飞鹤乳业的奶源未被检测出任何产品质量问题,引得消费者纷纷前来购买飞鹤奶粉。如果说国产奶粉的品牌信任价值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那飞鹤就是“竹树阴中独自芳”,这一事件让飞鹤的销量快速增长。

那飞鹤在赢得消费者信任后做到自产自销就足够了吗?冷友斌的野心不足于此,他还要打造飞鹤全产业链建设。但在当时,打造全产业链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没有外部资金的引入根本撬不动产业链杠杆。怎么办?冷友斌思考了很久,决定融资30万美金,让飞鹤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飞鹤在美国上市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转折。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把飞鹤的产业链打造好,这个事情我们内部团队思考了很久,是我们飞鹤品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路径吧。”

2009年8月18日,飞鹤乳业在美国纽交所敲响了开市钟声,飞鹤乳业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国乳企。

从融资上市到决定从美国退市也是飞鹤在品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思考,冷友斌告诉笔者:飞鹤是黑龙江土生土长的一个品牌,它在我心里是一种民族荣誉感,更是国产品牌成长史中浓重的一笔。”于是在2013年,飞鹤正式从美国退市。至于何时能在国内主板上市,飞鹤副总裁魏静表示:飞鹤发展到今天,不为上市而上市。我们步步为营,有更远大的计划。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的竞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国际品牌的不断抢食更让国产奶粉举步维艰。除了快速退出一二线市场,国产奶粉的销量更是一落千丈,只能徘徊匍匐在三四线市场甚至乡镇店。

而对飞鹤来说,虽然三聚氰胺事件反而助长了其销量,但是发展瓶颈却在2014年开始凸显。那时候飞 鹤年销售额做到了30亿,但在整个国产奶粉市场的冲击下,飞鹤奶粉的后期增长出现了乏力局面。冷友斌表示:“当时的市场情况是,不搞活动、不做促销产品就卖不动,我判断这是不对的。中国应该有1-2个品牌能站出来和外资抗衡,把中国市场的未来交给外国奶粉,这是中国乳企的耻辱。”

2015年,冷友斌通过同学的介绍,认识了君智咨询董事长谢伟山,正式开启了品牌合作模式,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君智项目组发现飞鹤在很多地方市场占有率极高,但是消费者品牌认知还比较薄弱,于是,谢伟山团队结合飞鹤全产业链的实力和过硬的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的品牌战略定位,这也与外资奶粉形成了差异性。”

此后,飞鹤品牌战略全线围绕“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定位来开展,不论是研发、采购、生产还是市场销售端,都做到全线定位聚焦,并积极在产品结构上锁定产品和品质的高端化,让消费者对飞鹤品牌有了高端安全产品的定义。

有华人的地方要有飞鹤奶粉

2016年,飞鹤奶粉高端产品系列同期增长80%,跃居国产奶粉第一;2017年飞鹤高端品类实现了200%的增长,全年销售额达到70多亿元。2018年,飞鹤乳业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00亿元。“效果非常明显,我们真正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解决了渠道的痛点”冷友斌表示。18年时间,冷友斌带着从农场走出来的员工,在克东乳品厂从零开始培育飞鹤品牌,直到如今把飞鹤奶粉打造成为百亿销售额的国产奶粉品牌正式进入乳粉品牌第一梯队。

面对今天的百亿成绩,冷友斌告诉笔者:“飞鹤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黑龙江农垦老一辈人的精神:有思想、身子正、充满正能量。飞鹤发展至今,我们团队对飞鹤有着根深蒂固的热爱,所以就能吃苦,打硬仗。我们要以归零的心态做200亿元,而不是停留在100亿元。当然发展到现在,飞鹤还有很多不足,目前飞鹤乳业的渠道仍以地面为重,真正的大数据、互联网的应用,我们不及年轻企业增长的快,这是我们需要弥补的短板。另外,组织结构和年龄的问题,我们的产品要卖给90和00后,但是我们和他们在喜好、购买方式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我们要去了解消费者,把消费者的痛点找出来,并为他们服务。除此之外,国际化品牌的打造也是飞鹤乳业面临的挑战之一,这一步必须迈出去。我们现在在中国做到最大,消费者也不认为你是世界品牌,我们距离真正的大品牌还差一段距离,而在我看来一定要将品牌转化成为价值。未来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飞鹤奶粉,才是飞鹤真正的荣誉。”

众所周知,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都会把本国最好的奶粉提供给本国的孩子,绝不会优先考虑出口国外。而飞鹤也是本着这样的态度让中国的宝宝能喝到为其量身定制的奶粉。

但这些年,国产奶粉的路并不好走。飞鹤、伊利、蒙牛这些国产奶粉品牌一直采用避开国际大品牌在一二线城市的正面交锋,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来搏击销量。自然,销量上去得很快,但是却一直进不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陈列柜。

所以在《赢在中国》的飞鹤乳业纪录片发布会上,董明珠现场信誓旦旦道:等我有孙子的时候,我一定让他喝飞鹤奶粉。这句话深深击打着我们中国人的心。在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依然严重存在的时候,董明珠作为一个企业家也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开始做出了表率:飞鹤这样的国产奶粉品牌值得中国消费者去重新认知。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飞鹤品牌的诞生地,也是丹顶鹤的故乡——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的丹顶鹤崇尚个性忠贞,一生只找一个伴侣。这种鹤类对任何事物都保持独立看法,宁可独孤一生也不选择对现实将就。这和飞鹤创始人冷友斌的个性极其相似,锁定飞鹤事业后,他精雕细琢了18年,从不将就屈服,全心致力于打造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自然55年的安全生产记录也让飞鹤蝉联五年有着食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成为首家摘得该奖项的婴幼儿奶粉企业。

2016年,在国有乳企配方奶粉销售额都处于低谷时期时,飞鹤凭借多年来品牌口碑的积累,突破了眼前的僵局,逆势增长高端销售额高达80%,成为国产奶粉销量之首。而在2017年的飞鹤战略成果发布会上,飞鹤在高端奶粉销售增长200%,在国产乳业中排名第一,也成为全球婴幼儿奶粉亚洲的第一品牌。

2018年,飞鹤成为中国奶粉品牌第一个规模过百亿的品牌,位居中国奶粉市场第二。同时,飞鹤乳业总裁蔡方良还提出“2019年实现销售额150亿元,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品牌”的目标。

对此,乳业专家宋亮表示:中国奶粉市场第一品牌是销售额130亿的惠氏,如果飞鹤2019年能够突破150亿,第一的位置将会改变。从目前看,飞鹤的主要市场集中三四线城市,且中国60-70%的人口都出生在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同时飞鹤也开始向一二线城市延伸。

其次,飞鹤在消费者教育和客户维护方面独树一帜,并投入了大量了人力,光专业消费者教育团队人数就在15000-30000名。此外,在市场竞争激烈态势下,飞鹤给渠道商的利润空间也足够大,越来越多的渠道商愿意支持飞鹤,就像买股票一样,赚钱的股票大家都愿意买,就形成了一种羊群效应。

而冷友斌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表示“一个好的战略者或者说一个好的定位,第一要有基础,没有好的品质没有产业链做保证,有再好的定位也不行;第二就是团队,尤其是核心高管团队对这个战略的坚定不移的执行;第三就是综合实力,比如研发、产业链、奶源设备、资金等,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條完整的全产业链

为了更好的把控奶源,飞鹤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了10年的时间,在北纬47度,被称为“世界黄金奶源带”上建立了中国婴幼儿奶粉第一条完整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从源头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饲养,到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乃至售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程可控。

目前飞鹤有8个大型专属牧场,其中有两个是有机牧场,在那儿生活着的6万头奶牛,就连吃的牛饲料都是从30万亩专属于飞鹤的亩地由人工种植、加工的,保证饲料是健康,安全的有机生态料的同时实现了原奶100%的自给自足。飞鹤还建立了五座现代化的世界一流工厂,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模式。

全产业链不仅可以带来较高的、可持续的盈利,并且在食品安全上也更有保障。

如果说产品品质是提高企业核心发展的唯一基础,那飞鹤今天取得成绩是令整个母婴行业都刮目相看的。

但是冷友斌并不满足,他的心病来自于:国产奶粉拿不下北上广深,就是个二线品牌。飞鹤虽然成为了亚洲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却并没有全面进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国际大品牌正面交锋。

这个时候,冷友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让飞鹤成为中国消费者认知的第一奶粉品牌。通过多年的乳业探索与终端消费者的调研,飞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定位“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而“中外体质差异”也成为了国产奶粉在国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只专注研究中国宝宝体质

飞鹤在奶粉品质上的追求从不止步,在“用科技提升中国宝宝体质”上从不怯步。2011年,飞鹤根据中国母乳的“黄金标准”,结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高度适应性上进行了研发,成果显著。以“星飞帆、超级飞帆”为核心的母乳化超高端配方奶粉,成为了国内首家通过临床喂养试验验证的奶粉品牌。

为了秉持“源创新”理念,飞鹤从研发创新与生产源头出发,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的投入。57年来,飞鹤潜心专注于中国宝宝体质和母乳营养研究,积极承担国家863项目、科技部十二五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实力在业内首屈一指。

此外,飞鹤还搭建起飞鹤哈佛营养中心、佛蒙特大学、北京研发中心和齐齐哈尔甘南实验室两国四地研发平台,持续深化中国母乳宏观结构扩展研究。2018年12月飞鹤凝聚行业顶级科研力量成立中国乳业首家院士工作站。2019年4月飞鹤乳业与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建“婴幼儿配方奶粉全产业链创新中心”,全面提升产业链工艺标准与企业科研创新水平,携手打破行业壁垒,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

为了能从一线市场收集到消费者反馈,飞鹤设立了400专线客服电话,微信专家咨询系统,全产业链产品可追溯系统,和全国消费者进行零距离互动。为了追求更好,他们“以身试奶”。在飞鹤工厂入口处,张贴着所有飞鹤员工的孩子照片,他们都是喝着飞鹤奶粉长大的,这里面也包括了冷友斌及飞鹤核心团队的孩子。

2018年6月,飞鹤启动“5.28中国宝宝日”,倡议中国父母进行“新鲜陪伴一小时行动”的活动,高效陪伴给予宝宝更适合的爱。对此,飞鹤品牌副总裁魏静表示:目前,国内的0-3岁宝宝没有属于自己的节日。那飞鹤发起这个项目的初心是在消费者教育上要承担社会责任感,对父母而言:陪着不等于陪伴,而陪伴过程中的每一天都不可逆,所以放下手机,给宝宝高质量的一小时陪伴非常重要。

如果说品质和服务是企业的制胜法宝,那公益就是企业情怀的翅膀。从“飞鹤爱心工程基金”到“中国小康牛奶行动”,从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到2017年春节期间“寻找曾经的年味儿”主题活动,飞鹤做过的公益也已经不计其数。就在今年,飞鹤又向齐齐哈尔1市8县,以及吉林省镇赉县、陕西省陇县共11个贫困县市捐赠医疗设备,设备总价值高达1.76亿元。冷友斌告诉笔者:齐齐哈尔是我的根,飞鹤就是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的,不能忘本。

中国消费者心智重建,挽回国产奶粉的尊严

当冷友斌想要用飞鹤来挽回国产奶粉尊严的时候,笔者是信服的。因为飞鹤在创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向我们传播着正能量,虽然肩负振兴国产婴幼儿奶粉的大旗,但仍丝毫不敢忘记应该要对民族做出贡献,这大概就是飞鹤人致力创造的“飞鹤梦”吧。

对于未来飞鹤的定位,冷友斌表示:“飞鹤要成为一个国际品牌,现在已经开始在做全球布局,并在北美搭建两个工厂,预计在2019年五六月份正式投产。”这也意味着中国乳粉品牌无论是企业实力还是品牌影响力都已成为全球乳品行业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飞鹤的梦想是让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飞鹤奶粉。以飞鹤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无论是配方的科学性还是产品的品质控制都可以经得起世界级的竞争。作为中国奶业品牌,做大做强做优,我们责无旁贷。”

对此,飞鹤副总裁魏静也表示:飞鹤要通过利用新技术、大数据、新营销模式电子商务模式等,以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需求。

2017年12月23日,飞鹤完成了对美国第三大营养健康补充劑公司VitaminWord的收购,这正是预示飞鹤将从传统的奶粉企业升级为现代化的营养保健食品公司,而羊奶和保健品是其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

截至目前,飞鹤在全国和10万家母婴门店进行产品销售,并和1800个经销商产生了深度战略合作。

虽然国产奶粉任重道远,但是总有一个品牌需要先行站出来,正视中国消费者的未来,植入中国消费者的心智,并挽回国产奶粉的地位。

作者简介

包亚婷,母婴前沿创始人兼总经理,具有媒体创业经历,互联网品牌操作经验,深谙品牌营销之道,对新媒体运营有着深刻见解。作品《母婴·中国:互联网浪潮下的实体逆袭》《母婴·中国:乳业追梦人》。

2014年深入了解母婴行业,发现母婴品牌的营销体系薄弱,对内容“智”造欠缺概念营造。于是创办母婴前沿网,母婴前沿网,是以深度撰写母婴行业内容为主的母婴垂直类媒体。从母婴人切入,其撰写的母婴优秀企业家和创业者的人物深度报道淋漓详透,在媒体公众号和搜狐,网易,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同步全渠道覆盖扩散,并被权威网络媒体和知名杂志多次转载报道,置顶首页。

猜你喜欢
飞鹤奶粉
市值蒸发千亿 飞鹤加码羊奶粉等细分品类
业绩增速放缓飞鹤能否维持高毛利率
中国乳业的飞鹤样本
奶粉危机
奶粉易溶解,才是质量好?
飞鹤乳业意谋港股上市洪流欲借资本市场实现百亿营收梦
奶粉放冰箱对吗
奶粉罐上没写的秘密
冲调奶粉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