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军魂

2021-09-10 07:22王通化高立英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李琦军魂人民军队

王通化 高立英

红色,是党旗的颜色,是国旗的颜色,也是军魂的颜色、人民军队的本色。人民解放军面对任何困难都奋勇向前,遇到任何灾难都舍生忘死,他们不负历史、不负人民、不负时代。他们用信仰、热血和青春铸就了一脉相传的中国军魂。这军魂将穿越时空的星河,在浩瀚的天际上绽放出不灭的光芒,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在新时代奋力拼搏!

请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当……”长江之畔,武汉江汉关大楼静静矗立。整点响起的钟声,仿佛这座城市的心跳。

滔滔长江水,巍巍黄鹤楼。穿越沧桑岁月,目睹时代风云,一条江、一座城见证了什么?

时间是可以触摸的,也是可以聆听的。

22年前,一首献给抗洪英雄的赞歌《为了谁》,在祖国大地唱响。这首歌的MV拍摄地,就是抗洪一线的英雄城市——武汉。22年后,歌手祖海再次为武汉唱响这曲献给英雄的歌,献给抗疫一线的英雄——白衣战士。

一首歌曲,穿越时空。“你是谁?为了谁?”老百姓的声声传唱背后,是一支军队的永恒叩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答案,就在一支支闻令而动的队伍中,就在一次次舍生忘死的冲锋里,就在一声声舍我其谁的请战间。

答案,铭刻在习主席的嘉奖通令中:“全体人员牢记我军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之际,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的医疗队雷霆出征,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支援湖北的第一支医疗队。

这一夜,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迷彩列阵的画面燃爆网络,给焦虑中的武汉市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星夜驰援,急如星火。进驻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进驻火神山医院、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一个个“第一时间”,见证着分秒必争的“军队速度”。

军令如山,闻令而动。不分军种,不分战区,不分隶属关系……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多个医疗单位的4000多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抵达武汉后,由联勤保障部队统一指挥和管理,确保第一时间攥指成拳、冲锋陷阵。

在抗击疫情的80多天里,荆楚大地不仅见证了一次举世瞩目的陆空兵力大投送、卫勤力量大集结,更见证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后全军卫勤力量的第一次大抽组、大联合、大协同。

是什么凝聚着他们的力量?是什么激发着他们的能量?

这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口號:“不分你我,只有我们。”细细品之,令人不禁想起罗荣桓元帅的一句话:“我军有特点,历来就是反对‘我’的,用只是用‘我们’。”

罗荣桓元帅讲这番话,是在1929年。那一年的古田会议,人民军队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张考卷,人民军队牢记习主席嘱托,冲锋在阻击疫情第一线,接收最危重的病人,接管最危险的病区,接手最危难的任务。

这支军队为什么能赢?一直以来,无数研究人民军队的中外学者追寻着答案。他们的答案虽各不相同,指向却异常清晰:这是一支有信仰、有灵魂的军队!

一个民族的品格、一个国家的风骨、一支军队的军魂,正是在一次次大风大浪的洗礼中焕发光彩、昂首挺立。

人民军队的军魂,是靠一个个子弟兵擦亮的。回顾抗疫一线,那些舍生忘死的身影,叠印成红色基因的标识和初心使命的密码。

那是呼吸系统专家李琦的身影。55岁的李琦,是背着呼吸机上“战场”的。他说:“这是我们的阵地,这是我们的战位。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

那是护士吴亚玲的身影。那天,得知母亲去世,吴亚玲泪如雨下。病房里的她,“没法送母亲最后一程,没法给母亲最后一个拥抱”,只能面向家的方向,含泪三鞠躬……这位坚强的姑娘说:“守住阵地、守住战位,就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深夜,火神山医院上空星光璀璨。天上的星星,给人方向。李琦、吴亚玲等一个个舍生忘死的身影,就是这支军队在抗疫战场冲锋的路标。

习主席深刻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

一支军队何尝不是如此!90多年过去了,伟大的军魂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熠熠生辉。它穿越时空追附万物,赓续人民军队生生不息的精神谱系,照亮我们砥砺奋进的漫漫道路。

(选自人民网,有删减)

【读后思考】

1. 请仔细阅读文章,说一说“军魂”是什么。

2. 请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军魂”。

猜你喜欢
李琦军魂人民军队
读《大国军魂》有感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无头兵马俑
半梦半醒半睡之间
洪水漫家园军魂筑长城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南中国海军魂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廉政建设研究述要
抗战时期人民军队英模的作用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