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2021-09-10 07:22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西柏坡老区青海

编者按: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滹沱河畔到宝塔山上,从遵义古城到沂蒙老区,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及多个革命纪念地。最近,新华社开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专栏,以融合报道方式探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17个革命纪念地,追寻初心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传统,重整行装再出发。

阳春三月,革命老区西柏坡,湖水荡漾,春意盎然。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大字,总是引人驻足、拍照。

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进京赶考”。如今,每到3月,西柏坡就会迎来一个参观热潮。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

2013年7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并在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主持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总书记对‘两个务必’的深刻思考,让我记忆犹新。”参加座谈会的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深情回忆。

今年76岁的闫青海经历了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见证了老区西柏坡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1948年秋,3岁多的闫青海得了一场重病,奄奄一息。绝望的父母把他包裹起来,放在石碾子上,本想就此放弃。没想到,住在西柏坡的董必武夫妇发现了他,并将他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改革开放后,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闫青海,带着村里壮劳力外出“闯荡”,还开了全村第一个“农家乐”,经营起第一艘观光船,成为西柏坡村首个“万元户”。

如今,西柏坡村人均年纯收入早已过万元,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

“共产党救了我的命,还带领我们彻底摆脱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闫青海激动地说。

曾参加座谈会的西柏坡镇梁家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陈素梅清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

“我一直把总书记的话记在心里。”陈素梅说,“作为一名老区党员,在老区发展上,要顾大局。”

10多年前,梁家沟村规划建设新民居,先拆谁家的老房子成了棘手难题。陈素梅率先站了出来,带头拆了自家房子。

3年前,为提升旅游环境,西柏坡打造“红旅小镇”,陈素梅又一次率先关掉经营多年老餐馆,响应号召进“小镇”重新开张。那一年,受到村民广泛认可的陈素梅,高票当选为梁家沟村村委会副主任。

2018年,集山区、老区、库区特点于一身的平山县实现脱贫摘帽。现在,平山县正立足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全域旅游,聚焦绿色产业,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努力让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平山县委书记董晓航说。

我们的传家宝:西柏坡精神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办公,这里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见证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瞻仰旧址。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黨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1949年3月23日,土坯房前,老槐树下,握别依依不舍的父老乡亲,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自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进入繁华城市、执掌全国政权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怎样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在动身“进京赶考”前,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北角,一间简陋的长条形土坯房成了会场。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是因为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我们党才能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继续警醒大家。

今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西柏坡的干部群众对此体会颇深。

柏坡岭上鼙鼓阵阵,滹沱河畔生机勃勃。

从“两个务必”的见证者到践行者,西柏坡广大干部群众用扎扎实实的行动,为西柏坡精神写下生动鲜活的注脚。

9100多万名党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叮嘱,昂首阔步走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

猜你喜欢
西柏坡老区青海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西柏坡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大美青海
毛泽东在西柏坡使用的办公桌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党建价值
建国以来西柏坡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及发展对策
革命老区展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