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群众文化活动现状调研

2021-09-10 20:05马艳侯蕾
百花 2021年1期
关键词:广场群众活动

马艳 侯蕾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方向,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调研工作。

此次调研工作本着坚持需求导向原则,细致深入地了解全省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着重针对广场舞、合唱这两项群众基础广范、喜爱度和参与度高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参与人群、活动场地、重点喜好、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调研。我省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西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发动各级公共文化机构,通过文化工作者、志愿者以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等形式,广泛听取需求,征询群众意见。

根据各单位报送的群众文化活动情况统计表及工作报告,结合我省群众文化活动实际,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此次调研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开展,基础统计样表附后,另:此次调研未含商洛地区数据):

一、全省广场舞和群众合唱主要情况

(一)全省由本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各类公共文化机构主办的广场舞和群众合唱团队数量众多。

全省共1771支,经常性参加活动人数共241.32万人次,其中安康地区此类团队数量最多,达313支;宝鸡地区经常性参加人次最多,达80.86万人。全省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团队和群众合唱团队数量共计为1713支和1490支,其中西安地区此类团队数量最多,分别为1977支和777支(详见表1)。全省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团队和群众合唱团队经常性参加活动人数共计为899.8万人次和121.54万人次,其中安康地区广场舞经常性参加人次最多,达389.5万人;渭南地区群众合唱经常性参加人次最多,达56.46万人(详见表2)。整体来看,广场舞团队的数量和经常性参加人次均高于合唱团队的数量和经常性参加人次。从地域角度来看,关中各地市广场舞团队和合唱团队平均数量和经常性参加人次均高于陕南地区,陕北地区最低。

(二)全省各地最受群众喜爱的主要广场舞类型为健身操和民族舞,陕北地区群众喜爱的主要广场舞类型除了健身操和民族舞外还多了秧歌这种形式。

全省各地最受群众喜爱的广场舞曲目为《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这里要特别提到,铜川地区最受欢迎曲目《铜川美了大西北》、汉中地区最受欢迎曲目《美丽汉中我的家》、韩城地区最受欢迎曲目《韩城秧歌嗨起来》等都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曲目,通过广场舞的形式增加了曲目的群众熟悉度和传唱度,对宣传当地文化和增强当地群众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省各地最受群众喜爱的合唱曲目为《我和我的祖国》和《歌唱祖国》,此类曲目的演唱可增强演唱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全省各地群众了解和参加文化活动主要渠道有三种。

一是线上宣传,主要是通过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通知等;二是线下组织,主要是通过政府组织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或是街道、社区等进行宣传、开展活动;三是群众自发组织,主要是通过微信群等进行自愿、自发性的组织。群众参加活动路程的平均时长均小于1小时,大部分在15分钟到30分钟之间,由此可见与此类活动覆盖面较广、群众参与较便利。

(四)全省各地开展广场舞、合唱等活动的支撑项目和活动机制主要有四种。

一是政府财政支持,例如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活动、文化馆免费开放等;二是展演或比赛,例如市、县举办的广场舞大赛或合唱比赛,街道、社区举办的文艺汇演或节庆日演出活动;三是当地群众知晓率高、参与度高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四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

二、群众文化活动在促进文旅融合、助推经济发展

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创作具有当地文化、旅游特色的文艺精品,开展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积极推动文旅融合。

例如:韩城市“新时代的建设者”欢歌大舞台活动在司马迁景区进行,吸引大批游客参与;宝鸡地区文艺工作者创作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农特产品元素的音乐作品《家在渭水边》《我在太白等你来》《美丽的关山草原》等,多次在省、市级的旅游推介会上演唱。

(二)扩大当地大型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力,促进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

例如:铜川市已经举办了27届的消夏广场文化活动,充分整合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盘活了演出会场周边的“夜间经济”;“长安夜·我的夜”西安夜游嘉年华活动推出了6大系列、28项夜间消费业态及10大夜游板块,不仅让市民、游客体验西安文化的“月光之旅”,同时有效促进夜经济发展。

(三)利用传统节假日等节点,大力宣传非遗,从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例如:省文化馆在传统七夕节举办陕西新农村巧娘才艺展示活动,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影响力,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当地传统手工业;安康地区依托传统“龙舟节”开展民俗展演、美食文化节、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将周边文化、美食、非遗、旅游相关资源整合调动起来。

三、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路建议

(一)群众文化活动投入经费不足

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經费虽逐年有所加,但用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还明显不足,以政府为平台组织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次数和参与人数均有限,少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还需要依托当地群众自发组织。

建议:1.地方政府应持续增加对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应经常性开展政府发起、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实施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同时要注重活动的创品牌、上高度、出精品,通过保证品牌活动的连续性开展,增强带动效应。

2.各地可以依托每年的“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开展活动,借助相对成熟的版块设计、省市给予的支持,事半功倍地组织好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在兄弟县区的横向比较中,交流借鉴,取长补短,得以快速提升。

3.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数字化水平,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群众与文化活动如影随形、触手可及。“互联网+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单向度的直播式传播,借以让更多人的人能参与并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而且是双向度的深入参与和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为充分地利用省市公共文化资源,获得在线的辅导和帮助,并且以网上社群化的交流互动,激发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从经济成本上讲,也可以适当弥补当前部分地区线下活动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的尴尬,在有限的经费之中,呈现更为丰富的内容,营造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二)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满足不了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例如:部分县(区)缺少大型综合性演出剧场;部分县(区)文化馆馆舍面积不足,设施设备陈旧,无法有效发挥阵地作用;部分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场地面积小,灯光、舞台等硬件设施不达标;还有少数社区因无场地至今未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建议:1.当地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城乡规划,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省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环境条件、文化特色,合理确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2.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阵地、有场所。对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三)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缓慢

目前群众文化活动队伍人数少、老龄化的现象突出,更重要的是专业人才馈乏,特别是群众文化辅导人才严重不足,例如:部分县(区)文化馆编制少、专业人员稀缺;部分乡镇、街道文化站人员编制长期得不到解决,或人员编制长期被其他单位及其他岗位占用。

建议:积极打造一支各级文化馆(站)专业干部和文化志愿者相结合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保障并解决基层文化馆(站)业务人员的编制和职称问题,完善文化志愿者的招募体系和奖励激励机制,吸引社会上更多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参与其中,保证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均有专业人员指导,使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群众文化活动利用新媒体宣传手段还不充分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利用传统媒体宣传比较到位,但是利用新媒体宣传手段还不足。例如:少部分县(区)文化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还未建立微信公众号或未在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信息;部分群众文化活动未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建议: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线上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还可以组织大型线上活动,让有才有艺的“群星”纷纷行动起来,例如通过抖音拍摄录制自己与活动相关的原创小视频参与线上评选,从而使更多的群众真正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参與者、展示者、欣赏者、分享者。

结束语

通过此次调研,今后将继续加大广场舞和群众合唱的经费投入和场地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在促进文旅融合、助推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针对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符合当地实际的解决方案,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充满生机、欣欣向荣,真正的扎根人民、服务群众。

猜你喜欢
广场群众活动
“活动随手拍”
广场
新华广场记忆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