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稔子繁殖技术应用研究

2021-09-13 01:1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起苗菊酯甲基

山稔子又名岗稔、桃金娘等,是一种常绿小灌木,生于丘陵坡地,为酸性土指示植物。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山稔子利用价值丰富,极具开发潜力,生产应用前景良好[1-2]。一些学者对山稔子的人工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做了研究,对当地的山稔子开发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7]。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广东省茂名市山稔子野生资源,本文以山稔子优良单株为材料,进行了山稔子种子繁殖与芽条扦插试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公园苗圃,属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年日照平均时数1 916 h,年平均气温23.2℃。全年无霜,降雨量为1 500~1 800 mm。土壤为红壤土,弱酸性,林木生长茂盛,病虫害发生较少。

1.2试验材料

在山稔子果实成熟期(7~9月),选取表皮呈紫黑色、无病虫、饱满多汁的果实为播种材料;选取已移栽驯化2年的山稔子秋梢为扦插材料。

1.3试验方法

1.3.1种子繁殖

(1)种子处理。将采好的果实放入盆中,用清水浸泡1 h,待果皮基本泡软后,用手搓果实,将种子挤出果皮。用筛网滤掉果皮,反复漂洗、揉搓,搓去黏合着种子的果肉。捞去漂浮在水面的轻种子,留下饱满的种子。清洗好的种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待播。

(2)苗床选择。苗床建设在地势平坦、排灌良好、通风透光性好的区域,土壤为红壤土,弱酸性。

(3)整地,起垄做床。在无雨天气,使用锄头深翻整地,敲碎土壤,用钉耙将地整平,同时除去苗床上的杂草、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用锄头起垄,整成宽1.2 m、高15 cm、长15 m的育苗床,垄面四周要高出其中间垄面5 cm左右,以防止浇水时种子随水流出苗床。

(4)苗床处理。播种前10 d,将200 g水溶复合肥与800倍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溶液混匀,淋施苗床,对苗床进行消毒、施肥,然后在苗床上铺1层薄膜,10 d后掀开薄膜,再用钉耙稍微松土,以保证无消毒液残留,避免药液影响种子发芽率。

(5)种子消毒和播种。将已晾干的种子使用800倍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溶液浸泡10 min后滤出,再与细沙混合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种完毕后覆盖1层薄膜和1层遮阳网,同时,距离床面3 m高处常年设置1层遮阳网,保证一定的荫蔽度。及时做好通风透气淋水工作,保持插床温湿度利于芽条的生长需求。

(6)苗床管理。每20 d喷1 000倍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溶液及2 000倍叶面钾肥,除草,保证苗床适度湿润。

(7)起苗入袋。约180 d后种苗长至平均高度为2.5 cm左右,将苗移入到装有营养土的营养袋(0.5 g复合肥/袋)中,继续培育。起苗前1 d,要对苗床浇足水,以利于第二天起苗装袋,起苗时注意不要破坏山稔子根系。

(8)苗期管理主要为水肥管理、除草、间苗、防涝排涝等。当种子萌发、子叶长出后去掉薄膜,留用遮阳网,待小苗长出3~4片真叶后,喷湿0.1%水溶复合肥,1 h后淋施1遍清水,避免烧苗,促进小苗安全生长。小苗入袋后7~10 d,随着植株不断生长,喷湿0.3%水溶复合肥,每30 d人工除草1~2次,合理间苗,保证苗床适度湿润、通风透光及种苗的生长空间,减少病害传染。雨季时,及时疏通好沟渠,做好防涝排涝工作,避免雨水浸过苗床,小苗要用薄膜覆盖,禁止雨水打伤小苗。山稔子抗病虫害性较强,栽培过程中若感染病虫害,叶片会呈现铁锈斑状,及时喷洒800倍液甲基硫菌灵并摘除病叶,防止病害的扩散与发生;喷洒800倍高效氯氟氰菊酯,有效杀灭害虫。

1.3.2扦插繁殖

(1)插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良好,通风透光性好的地方做插床,插床长15 m,宽1 m,东西向。插床基質用红壤土,厚15 cm,整平后将200 g水溶复合肥与800倍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溶液混匀,淋施苗床,对苗床进行消毒及施肥,再用地膜覆盖密封,10 d后扦插。

(2)芽条选取与处理。将挑选的粗壮、无病虫害、芽头长势好的山稔子秋梢选留2芽4叶,剪成10 cm长的芽条,剪切面呈45°斜面,将留存的每片叶剪去1/3。将500倍根司令生根剂溶液与800倍甲基硫菌灵混配,拌入适量的滑石粉,调成稠装浆液,在剪好的芽条下部约2 cm处蘸上浆液,即可扦插。

(3)扦插。将芽条与插床平面呈垂直角度进行扦插,扦插完毕后做拱,覆盖一层薄膜和一层遮阳网,同时,距离床面3 m高处常年设1层遮阳网,保证一定的荫蔽度。及时做好通风透气淋水,保持插床的温湿度利于芽条生长。

(4)苗床管理。每20 d喷1 000倍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溶液、2 000倍叶面钾肥,除草。

(5)苗期管理。山稔子芽条成活后,及时移出插床,转入装有营养土的营养袋(0.5 g复合肥/袋),继续培育,做好水肥管理、除草、防涝排涝等工作,保证苗床适度湿润,使得小苗健康生长发育。

2结果与分析

2.1种子繁殖

从播种到小苗萌芽约60 d,从起苗到苗长至平均2.5 cm约120 d。起苗数量为3 433株,袋苗成苗数量为2 936株,种子繁殖成活率85.5%。

2.2扦插繁殖

从扦插到出根成活约120 d。起苗数量为2 606株,袋苗成苗数量为2 104株,扦插繁殖成活率80.7%。

3讨论与结论

作为中国南方常见的酸性土指示植物之一,山稔子是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干燥环境亦能适应;较耐干旱、贫瘠,不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苛刻,在旱瘠土壤上亦生长良好。采用生根水对芽条进行处理,可有效促进芽条出根。山稔子作为一种野生资源,具有独特的植物优势,在风景园林绿化、食品加工、保健品开发及医学药物的研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本试验结果为山稔子种植提供了借鉴,对开发利用茂名市山稔子野生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才华,晏小霞,王祝年.桃金娘开发利用与栽培管理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15,35(1):22-25.

[2]覃杰凤.桃金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热带农业,2011(2):63-64.

[3]陈火君,江晓燕.桃金娘开发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7(3):109-111.

[4]赵志刚,程伟,郭俊杰.桃金娘的资源利用与人工培育[J].广西林业科学,2006(2):70-72.

[5]李标.桃金娘开发利用探讨[J].热带林业,2009,37(4):26-27.

[6]杨治国.桃金娘扦插繁殖试验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2005(2):21-22.

[7]郑树芳,赵大宣,邱文武,等.野生植物桃金娘的开发利用[J].广西热带农业,2010(6):53-54.

基金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9KJCX039)(广东省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吴华青,刘鑫,骆雪莲,王祥,林荣远)

猜你喜欢
起苗菊酯甲基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中原地区樟树引种栽培管理技术
植树造林苗木的起苗和选苗技术分析
新型坯用甲基与坯用甲基的性能对比分析
欧盟拟禁止联苯菊酯在温室使用
10例儿童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特点分析
谈水曲柳的大树移植栽培技术
超高效合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茶叶中联苯菊酯
美国白蛾的为害特点与防治技术
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价格稳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