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磨难的藏经洞

2021-09-13 05:40
少年博览·小学低年级 2021年8期
关键词:藏经洞王道士经卷

藏经洞里发现了5万多件古代各类的珍贵写本,其中95%的汉文写本是佛经。非佛典文献虽然只占了5%,但涉及(shèjí)内容非常广泛。这些经卷文书就是大名鼎鼎的“敦煌遗书”。

清朝末年,一个名叫王圆箓(lù)的道士来到了莫高窟。他看到残破的庙宇和流沙满室的洞窟感到很痛心,下定決心要重修莫高窟。

千疮百孔的莫高窟维修费用十分昂贵,王道士就到处化缘,筹集(chóují)资金,得来的钱财除了应付日常生活,剩下的都拿来清理和修整洞窟了。

在公元1900年的一天,王道士和几个民工在清理洞窟内的积沙时,发现了墙壁上的裂痕(lièhén)。他们拆掉表层绘有精美壁画的墙面,发现了一道小门,打开后竟然是一间密室。

令他们惊讶不已的是:在这个小小的石室里,整齐有序地堆放着很多经卷文书、古画、造像、佛器等。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藏经洞”。

其实,藏经洞一经发现,这样的思考就没有停止过。现在,大家普遍认可的是“避难说”和“废弃说”。

西北地区在古代战乱频繁(pínfán),莫高窟的僧人为了躲避战乱,将部分不方便携带(xiédài)但是又不舍得丢弃的经卷文书、佛像、法器等等藏在密室里面,目的是防止战争将这些典籍或者佛教用具毁坏。

猜你喜欢
藏经洞王道士经卷
眼缘
王道士的笑
敦煌吐蕃佛寺隆福寺及藏经洞之探究
西夏文大宝积经卷八十八“摩诃迦葉会”解读
是非百年:王道士与藏经洞
八至十世纪的敦煌杜氏家族研究——兼及藏经洞文书的“偏向性”
何以归罪王道士?
今夜
唐代《妙法莲华经》卷的修护与研究
国之不幸,庶民何辜